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 第535章 全球瞩目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第535章 全球瞩目

作者:咬文嚼纸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55 来源:笔趣阁

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网友们的激烈讨论,将盘古科技推到最前台。

这段时间几乎所有的夏国民众都知道盘古科技将要做重建治疗的临床实验,不少残疾人的家属也翘首以盼,希望本次临床实验能够成功,实验成功是临床推广第一步。

更有不少残疾人每天拿着手机耍着微博,就是希望能够了解临床实验最新的消息,他们期盼着能够看到沈默从病床上坐起来能够下地行走。

为此,不少残疾人和残疾人的家属都在盘古科技的微博下面留言,表示自己对盘古科技的支持和对沈默的鼓励。

“盘古科技加油!这一次临床实验一定要成功啊!”

“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也有机会能够接受重建手术,我也希望能够行走。”

“五年前一次意外让我失去了右手,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生活,今天我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祝愿盘古科技能够临床实验成功,祝愿幸运的沈默能够一直幸运下去。”

“祝福沈默,也祝福我的未来,我会坚强等着那么一天!”

网友们在盘古科技官微下面的留言既是对盘古科技的祝福更是鞭策。

盘古科技生命科学院有两次临床实验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一个是两年前基因调控治疗肝癌临床实验,一个是今天的重建实验。

也有个别网友在留言时冷嘲热讽,蹭热度。

“个人感觉是噱头,断的腿能够重新长出来?这不是科技,是魔术好不?反正盘古科技现在已经非常强大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个人猜测,这是临床实验是一定会成功的,但是成功之后就没有然后,一定会议技术、费用等原因拒绝真正的患者。”

在网络时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杠精。

一个键盘一部手机就能和全世界战斗。

很显然,这条留言发布之后,遭到了网友们的一致抨击。

“坐等打脸。”

“坐等打脸。”

“坐等打脸”

“……”

“盘古科技成功治疗肝癌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厕所里拿着手机冲锋,你有什么资格批评盘古科技?”

米国,n、《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都转发了相信的新闻报道。

报道归报道,但是报道的方式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例如n就以荒诞的魔术为题,对新闻的正式性进行了怀疑。

《纽约时报》要稍微严谨一点,他采访了斯坦福大学生命科学实验室的教授科克。

科克是基因学和分子细胞学方面的专家,他看到盘古科技的这条消息之后就直接说道:“不可能!这是绝对不能实现的临床实验,盘古科技在进行荒诞的科学尝试。”

科克还对盘古科技的实验进行了猜测,他说道:“他们或许会尝试将别人的腿或者是一个假肢接在患者的身上,但这绝不是患者真正的四肢。”

科克说得信誓旦旦,这是基于他对生物和医学的了解,但是很显然,科克没有看过盘古科技关于基因调控的论文,他的学术水平还是停留在斯坦福大学自己的实验室。

在科克等米国生物医学专家的心里,世界的医学最好水平一定是米国,是在类似于斯坦福大学这样的优秀米国高校实验室,而不是在夏国,不是在新崛起的盘古科技。

盘古科技生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们看着社会各界对这次临床实验的祝福,也是斗志昂扬。

高思绮将这次临床实验主导权让给小王,王东林,生命科学实验室在这几年的发展中不断的涌现了一批能力强有担当的新人。

小王团队的成员正在和江大附属医院外科专家团队进行对接,对临床实验进行最后的推演,确定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萧铭对生命科学实验室有绝对的信心。

江城大学经管学院的李教授也给萧铭打来电话询问情况。

“萧铭,还有几天就是论文答辩了,我这边看新闻是盘古科技有一次重大的临床医学实验,我们要不要把论文答辩的时间往后面挪一挪?”

李教授这是处于关心的角度,他十分清楚论文答辩和医学实验孰轻孰重,他也希望萧铭能够在论文答辩的时候心无旁贷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萧铭对此早有准备,他说道:“李教授,我们在选择医学实验的时间时考虑了这一点,时间不用改。”

“那行。”李教授说道:“我期待你的好消息。”

江城大学附属医院,沈默已经在这里住了一周。

这一周可以说是他生命中最舒适的一周,吃饭、洗漱甚至洗澡都有人专门护理,他不用在考虑明天能够卖多少废品,赚多少钱。

这种生活方式让沈默觉得相当不好意思,同时也坚定了他成为正常人信心。

小王的实验组这段时间并没有闲着,在江大附属医院,实验团队们进行着实验最详细的准备。

他们需要检查沈默的健康状况,需要测试分析沈默的基因序列,需要在超级小初的帮助下对沈默的重建治疗进行计算机建模和实验步骤推演,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一周以上。

此外,在盘古科技的安排和媒体记者们的要求下,对沈默护理的全过程都对媒体开放。

媒体们也亲眼看到沈默的确是残疾,盘古科技的这次实验绝对不是忽悠。

五天后,全国各医学类高校以及实验室的专家组浩浩荡荡一百余人抵达江城。

盘古科技十分慷慨,让一百名专家入驻盘古科技园总部顶楼花园酒店,享受全球最优质的酒店服务。

专家们在短暂的休整之后,在第二天就前往江大附属医院,他们需要掌握实验的全过程。

不少专家这一次来就是要找盘古科技的茬,给盘古科技的实验挑毛病。

王东林对此表示欢迎,毛病挑得越多,对生命科学实验的促进作用越大。

不过有些人恐怕就不是挑毛病那么简单。

拥有外资背景的沪市著名私人外科医院,沪市丰业医院的外科专家,米籍华人彼得潘首先向盘古科技提了一些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