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 第600章 订单,订单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第600章 订单,订单

作者:咬文嚼纸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55 来源:笔趣阁

萧铭这里说的大单是指夏国高铁公司准备将量子通讯应用在夏国的高铁沿线上。

高铁在行驶的过程中,乘客手机网络依靠沿线的基站是最常见的。

但是在漫长的旅行中,在高铁快速的奔跑中,信号不稳定是常见的事,这也极大的影响了乘客的体验和高铁的口碑。

最近几年,高铁公司已经在和夏国的三大通讯商商谈合作,想办法增加高铁各路线沿线基站的数量,争取做到重点路线信号全通。

但是三大通讯商建基可没有那么简单,铁路沿线的路况、未来的维护等等都是需要考虑。最重要的还是建设费用,粗略的计算,只是建设南北线主要铁路线的基站,预算费用就在三百亿软妹币以上,今后每年的维护还需要一定的费用。

花费高,工程量大,效益低,这是目前高铁实现信号全覆盖的主要困境。

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在高铁列车上部署中心服务器,在每个车厢部署多个ap进行全覆盖,让后让高铁形成局域网,供给乘客免费上网。

部分高铁的确这样做了,只是效果非常不好。

首先是信号也收到周围基站的铁路环境的影响,有高有低,有时候是4g信号,更多的时候是3g甚至2g信号。

而且高铁的乘客人数也有多有少,在乘客较多的时候,高铁车组的中心服务器基本上会被挤爆,所有的乘客都能够联得了wifi,但是所有的人都上不了网。

这样,高铁上花了高价设置的中心服务器和在每列车厢布局的ap,基本上就是形同虚设。

但是量子通讯给了高铁不一样的选择,量子通讯服务没有距离和速度的限制。只要在每一辆高铁上建设一个量子通讯小型基站,用小型基站和位于大城市的服务器连接,基站再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数据的转换,转换为普通网络信号,然后通过分布在各个车厢的ap建立内部的局域网,那么乘客任何信号的网络设备都可以上网。

而且位于车厢的量子通讯基站是没有用户和速度限制的,能够满足乘客在旅行中的网络需求。

预期将三百亿的合同拿给三大通讯商,建立不知道效果怎样还需要每年维护的路边基站,不如交给盘古科技量子通讯公司,在每列高铁上建设小型的量子服务基站。

目前,高铁公司通讯方面的团队已经在园区内和于洪等高层洽谈。

此外,宇航电子公司(虚构)也在前往江城的路上,它们准备和盘古科技洽谈量子通讯在夏国空间探测科技应用的合作。

宇航电子科技公司和夏国的空间、探月工程有深度的合作,夏国空间探测器的各类通讯和传感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就有宇航电子科技的身影。

按照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月球到地球的信号传输会有延迟,如果更远的火星、木星、天王星甚至太阳系的边缘,这种延迟时间更长。

太阳系边缘的信号抵达地球需要一光年的时间,这种信号延迟极大的阻碍了空间探索的发展。

试想,要是空间探测器在太阳系深处遇到了困难,需要人类的指令才能够的摆脱这种困难,那么无距离、无地域限制,能够及时传输型号的量子通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宇航公司的刘总说道:“但是有量子通讯设备则不一样,探测器在现场发现的情况能够及时反馈给地面指挥部,我们有什么指令也能够瞬间发出去。量子通讯设备在探测器上的应用,至少能够让夏国的空间探测技术前进一个时代。”

刘总甚至还预计了未来夏国探索宇宙空间的步骤:“第一步肯定是火星,紧接着是小行星带、木星、土星甚至太阳系边缘。在我们有生之年,或许能够亲眼看到太阳系外面的样子。”

对任何合作萧铭都不会立马拒绝,会认真听取对方提出的合作协议。

萧铭最感兴趣的还是夏国的空间探索工程,在几年前微核电池问世时,盘古科技就会探月中心有合作,为探月设备供应了微核电池。

今天能够和空间探索相关公司合作,萧铭还是很乐意。

但是萧铭有一个条件,盘古科技的工程师将参与合作的项目。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合作达成。

在萧铭的授意下,盘古科技正式挂牌盘古量子通讯有限公司,于洪兼任总经理。

量子通讯有限公司也快速组建了官网,并且公布了这段时间的合同信息。

“盘古科技量子通讯有限公司和夏国高铁集团签订量子通信服务订单……合同金额130亿软妹币。”

“盘古科技和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空间设备量子通讯研发订单……合同金额5亿软妹币。”

“盘古科技和江城航空公司签订量子通讯服务订单……合同金额2亿软妹币。”

全球没有一家通讯能够像盘古科技量子通讯公司那样,以极短的时间拿到百亿软妹币以上的订单,市值迅速来到夏国第四,全球前二十。

“于洪的部下今年过年要加鸡蛋!”萧铭亲自为于洪点赞。

西方国家惊恐着看着量子通讯服务在夏国正在快速推进,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也发生了,量子通讯能够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那是否会应用于军事领域?

这种事情也只有萧铭自己才知道。

……

苏一这段时间已经无数次接到了米国实验室的催促,她知道自己自己不能继续在这里摸鱼了,需要赶紧进入生命科学实验室的核心层。

苏一需要表现出自己过人的能力。

十一月,苏一正式提出生物分成垃圾分类处理技术。

这是正在米国实验室研究的项目,苏一将其作为自己的投名状。

一周后,学生们合作将该方式和吞噬ii菌落以及计算机垃圾分类相结合,撰写出详细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

稿件交到萧铭这里,萧铭看着二十多页的简单论文,觉得自己有必要去看看学生们的成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