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 第605章 付出总有回报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第605章 付出总有回报

作者:咬文嚼纸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55 来源:笔趣阁

在萧铭的授意下,自然科学院只出售技术合作不会实际经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拥有不错的物质基础条件下,继续保证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

钱是个好东西,但是不能迷失自己。

萧铭大伯萧建国所创办的垃圾分类处理公司顺利获得了自然科学院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为此他们付出了100万的专利费,每处理一吨垃圾还要给予自然科学院2元的垃圾处理专利授权费用。

自然科学院和萧铭怎么分利润又是另一码事了。

自然科学院的学生和老师都不是傻子,萧铭的大伯来谈生意,即便萧铭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过这件事,但是萧铭的面子还是要给,给萧建国的条件就要比其他公司的条件低得多。

垃圾分类处理的确和很赚钱,但是不是盘古科技主要的主要的赚钱方向,将该技术有偿的公开,既无伤大雅又能够带动整个夏国的垃圾处理链条,其中惠及的企业和就业者不计其数,这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盘古科技一家把所有的垃圾处理钱全部赚完。

被垃圾分类搞得最头痛的城市就要数沪市了,三家沪市垃圾处理公司处理拿到了相关的技术使用权,他们赶着回去改善垃圾处理厂的设备。

专利费和每吨垃圾处理都要给自然科学院一点利润,这样看起来相当不划算,但是综合成本一看,垃圾处理公司绝对稳赚。

少去了源端、运输端的垃圾分类的流程,为垃圾处理公司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垃圾处理厂的分类处理也只需要交给吞噬ii菌落完成就行,至于在后端的分类是否需要自然科学院开发的智能机器人套装,这个就要看各自企业的情况,有些愿意选择长期成本较低,但是短时间价格较为昂贵的分类机器人,有些还是愿意综合成本较高,但是短期资金压力较小的人工分类,两种方式都行。

沪市,老港垃圾处理站。

这里是沪市最大的垃圾处理中心,总面积比夏国门考特区的面积还要大0.3平方公里。

老港垃圾处理中心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带了三点水,位于海边。

如果这里不是垃圾处理中心,老港地区将是沪市风景最优美的临海地块,这里无论是开发房地产还是开发商业区,开发商都是稳赚,周围用户的房价也会一个劲儿的往上涨。

自然科学院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为老港垃圾处理中心带来了新的可能。

老港垃圾处理公司花费三千万从自然科学院这里购买新一代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并且邀请自然科学院的学生们前去进行技术指导。

这是一笔大单,老港每天处理的垃圾在2万吨左右,按照它和自然科学院的协议,每吨垃圾会给予自然科学院4元的专利费,自然科学院每天的纯利润就在8万元。

这些付出对老港垃圾处理公司来说是绝对值得的,因为新的垃圾处理技术会大大缩小垃圾处理场地的面积,节约出来的土地用于开发房地产,稳赚!

这才是老港垃圾处理中心打的注意。

同样的场景在燕京、深市、蓉城等垃圾处理中心上演着,新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将完全代替垃圾填埋技术,节约的土地将投放市场用于房地产或者商业中心的开发。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垃圾处理中心和相关行业都搭上了新处理技术的班车,那些售卖分类垃圾处理桶的,开发垃圾分类app软件,血亏。

“如果将自然科学院算作一个公司,估值已经上亿了,恐怖如斯!”有经济专家看着春节前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处理革命,为盘古科技自然科学院算了一笔账。

还有教育专家评价道:“高校存在的意义本来就是为了科研,为了让科研落地造福社会同时变现,但是随着大学的扩招以及不少大学将招生数量和学费作为第一盈利手段,不少大学仅仅成为了培养普通工人的平台。只有江城大学自然科学院干净利落的完成了大学的本质工作,商人萧铭也算是教育家萧铭了。”

“很可惜,自然科学院不是上市公司,不然我就会狂买股票了。”

在盘古科技内部,也对自然科学院的成功给予极高的评价。

如果说盘古科技基础科学院是盘古科技的尖端科技诞生地点,不断为盘古输出人才,输出科技研发。那么盘古科技和江城大学合作的自然科学院则是盘古科技的应用性科技实践场所,学生在自然科学院熟悉了科研的完整流程,会极大的爆发出专研科研的决心,他们中优秀的个体将进入盘古科技基础科学院继续深造、学习。

元旦之后,自然科学院也按照当初建院之初写入学院章程的规则给学生们发钱,这一次学生们获得了50万到10万不等的奖励,夏国环保相关部门也给自然科学院颁发了杰出科研贡献奖。

自然科学院的学生们兴奋啊!这是真切的收获,金钱和名誉双收,当然最大的收获还是明确了对科研的那份热爱,和对盘古科技的绝对向往。

不少学生当初在大一刚进校的时候对大学生活的定义还很简单认真学习,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

现在这种定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努力学习,认真科研,做一点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成果出来。

人在生活无忧,财富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考虑的一定是理想。

你让一个穷得叮当响,为房贷秃了头的学生去专心科研,去思考为夏国科研事业奉献青春?

不排除真的有这样大无畏的科研人,但是这种设定一定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萧铭和江城大学合作创建自然科学院就是要选拔优秀的科研人才,并且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萧铭在和学生们谈话时也说道:“进入自然科学院你们就按照学院的安排专心做好自己的事,生活上和物质上的困扰就不要再去想,我能保证你们的大多数,毕业就能够买房。”

不用等毕业,拿到四十万奖励的班长杨力,第二天就把钱汇给镇上的父母,让父母在县上贷款先买一套房再说。

在这种情况下,萧铭亦然成为江城大学最火热的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