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三百零二章 梅影初现

盛唐崛起 第三百零二章 梅影初现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梅娘子出现了!

这对于杨守文而言,绝对是一个意外的喜讯。⊙,

原本,他还在想着怎么才能找到梅娘子,可没想到梅娘子居然自己送上了门。上次在昌平,杨守文力竭之下被她所乘。如今,她再次打上门来,杨守文自然不会罢休。

不过,对于沈佺期和贺知章而言:梅娘子是谁?

好在庄毕凡毕竟做了十年的洛阳尉,对江湖事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

听到‘梅娘子’的名字之后,庄毕凡不禁蹙起了眉头。

“庄县尉,有问题吗?”

在沈佺期想来,既然已经知道了凶手的名字,想必抓捕起来不会费事。

庄毕凡苦笑道:“县尊,这梅娘子神出鬼没,与竹郎君、兰夫人并称岁寒三君,是江湖中极有名气的刺客。梅娘子化身百千,至今也没有人能说清楚她的样貌。

而且……”

“而且如何?”

庄毕凡支支吾吾,露出为难之色。

倒是杨守文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道:“还是我来说吧。传闻这梅娘子是不少勋贵的座上客,所以就算是知道她在那里,想要抓捕此人,恐怕也不是一桩易事。”

“岂有此理。”

沈佺期闻听之下,勃然大怒。

“此等江湖浪客,岂能如此张狂?

庄县尉,你待会儿和青之一同去他府上,询问他府中其他仆从。我这就进宫,与圣人禀报此事。”

沈佺期的反应,不但是吓了杨守文一跳,就连贺知章也被吓到了。

“云卿且慢。”

贺知章连忙拦住了沈佺期,把他拉到了旁边。

如果沈佺期真把这事情捅到了武则天的眼皮子底下,那可是犯了大忌。但凡有名有姓的人家,谁不养几个门客?哦,这年月已经没有门客的说法,‘结交’江湖人士。

唐朝本身就是个尚侠义的时代。你这么直挺挺捅上去,让那些勋贵该如何是好?

杨守文眯起了眼睛,看着站在断桥上,一边听贺知章劝说。一边犹自流露出不满之色的沈佺期。历史上沈佺期是怎么死的?杨守文记不太清楚了!可是,在坊市中可是有流传沈佺期收受贿赂的事情。以前杨守文相信,现在嘛,却不太信了。

这分明就是个不通世事的书生。

别看他入仕已有二十四年,可实际上在唐中宗和武则天的护佑下。没有受过什么磨难。

即便是在酷吏横行的时代,来俊臣那些人也不敢对沈佺期动手。

唯一一次,他是揭穿了一个贪官的嘴脸,结果被那人反诬,以至于差一点流放。幸亏武则天及时发现,赦免了他的罪名,又把沈佺期召回,此后便留在了身边。

这就是个书呆子,写写应制诗,做一些文章。他很擅长。

可是……

好在贺知章的口才不错,总算是劝住了沈佺期。

但是看他那不情不愿的模样,杨守文突然有一种预感,一旦武则天死了,沈佺期的下场必然凄惨。武则天活着,能护着沈佺期。可如果她死了,沈佺期必然会作为武则天的宠臣,而遭受到李唐集团的打压和报复。那时候,他的日子不会好过。

杨守文对沈佺期倒是产生了一些好感。

这个人很正直,甚至正直的有些愚蠢……

可这种正直。不正是他前世一直在努力维护的品质吗?

若有可能,倒是要想想办法,保全沈佺期。别的不说,这终究是一代文坛宗师。

贺知章陪着沈佺期回衙门了。杨守文则在庄毕凡的陪伴下,返回铜马陌。

一进家门,他就把杨从义和乌尤找来,让庄毕凡询问情况。

庄毕凡倒是不客气,和杨从义、乌尤等人谈了一阵子后,便向杨守文告辞离去。

“什么情况?”

杨守文坐在小楼的门廊上。捧着一碗热腾腾的汤饼,正跐溜跐溜的吃着。

昨天在总仙宫净顾着吃酒了。

回来之后,又拉着苏颋和贺知章吃了一坛清平调。今天早上,更是行色匆匆,吃了一碗粥水就去了衙门。此刻,已经近午时,阳光照在庭院中,肚子却骨碌碌的叫起来。

好在,杨氏早就料到了这种结果,命人准备好了羊羹汤饼。

奶白色的羊羹,下入汤饼之后,撒上葱花,白绿分明,令人胃口大开。

只可惜,少了一口辣子。

说起辣子,杨守文心里面不免泛起了嘀咕。

此时,辣椒仍生长在美洲大陆,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还有近千年的光阴。想要吃上辣椒,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茱萸也很辣,可毕竟不是一个滋味。

也不知道,这唐代的航海技术如何?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派人前往美洲大陆。此时的美洲大陆,应该还是一片蛮荒吧。杨守文甚至开始想象,如果唐人先发现了美洲,不晓得还会不会有那个流氓的汤姆大叔出现。

要知道,唐人的探险精神,可是比之欧美人更加强大。

这时候,杨从义和乌尤等人进来,杨守文便收回了思绪。

他把汤饼吃完,便递给了杨氏。

有娜塔把湿巾送来,杨守文接过,擦去因为吃汤饼而出的一头汗水。

这一身汗出来,宿醉的感觉完全消失,整个人就好像又活过来一样,顿时精神抖擞。

“乌尤,扎布苏是你的手下,他外面可有得罪什么人吗?”

乌尤闻听,连忙摇头道:“回禀阿郎,扎布苏平日里也不出去,怎会得罪人呢?他这个人性子爽直,不管是谁都能说得来,关系也很好,却没想到被人给杀了。”

说着,他脸上还露出了一丝悲伤之色。

杨守文闻听笑了,“照你说来。他如果是这样子,怎可能被人杀害?”

说着话,他便把目光挪到了杨从义身上。

杨从义摇头道:“阿郎,我与扎布苏不熟悉。

他是乌尤的人。我很少与他接触。加之大家的习惯不一样,所以更很少一起交谈。”

杨从义是瓜州人,说起来对吐蕃人也不陌生。

只是似他们这种人,怎可能和乌尤他们走的很近?对此,杨守文没有半点的怀疑。

“那你们可知道。他最近和谁走的近?”

乌尤愣了一下,轻声道:“他和谁都能说上话,小人对此也不太清楚。”

没有得罪人,又没人知道他和谁走得近?

杨守文的眼睛顿时眯缝起来,看着乌尤,只看得他似乎有些慌乱。

“那你可知道,扎布苏最近在忙什么?”

“哦,前几日他收拾小楼,听杨娘子说,阿郎想要把那小楼推倒。所以经常叫他过去帮忙。”

杨守文便扭头,向杨氏看去。

得到了杨氏肯定的回答之后,杨守文便没有再继续追问,而是挥手让乌尤下去了。

“这人好端端的,怎就死了呢?”

杨氏坐在门廊的一角,一边缝补衣服,一边嘀咕起来。

在她身旁,小金静悄悄坐着,瞪大一双眼睛,好奇看着杨氏手中的针线活。

“对了宝珠。你和扎布苏不是挺熟悉的吗?”

“啊?”

从小楼里走出来的宝珠脸色一变,“杨娘子,奴怎么会和那吐蕃獠子熟悉?”

“可是我昨天看到你和他在伙房那边有说有笑。”

宝珠顿时露出恍然之色,“哦。扎布苏昨天不是说去南市嘛,奴就托付他顺便买点碎布头回来。”

那丝帛店里,常会有一些零碎的布头。

普通人家会把那些布头买回来,做缝补之用。

杨氏听罢之后,立刻露出了了然之色。

而杨守文也只是看了宝珠一眼,便坐在门廊上发呆。

良久之后。他突然站起身,“大兄,从义,陪我去一趟小楼。”

阿布思吉达从一旁的厢房内走出,和杨守文点点头,便径自走出了庭院。杨守文则带着杨从义,跟在吉达身后直奔院落中的另一幢小楼走去。那小楼,坐落在庭院的西南角,周围显得有些荒凉。小楼看上去非常破旧,不晓得有多久没人住过,以至于那墙壁上透着一股子斑驳之色,给人一种苍凉和荒冷的奇妙感受。

杨守文站在这小楼门前,面带沉思之色。

他想了想,迈步走上了门廊,伸手把房门打开。

这小楼约七八米高,分为两层。

楼下是一个客厅,楼上则是两间卧室。

客厅的斜面墙上,供奉着一个神龛,不过里面空荡荡的,已经没有了佛像的踪影。

杨守文先是在客厅里转了一圈,然后便上了二楼。

站在窗前,他举目向外眺望,就见那漕渠从窗下流过,远处那铜马雕像更是格外清晰。

站在这里,可以眺望铜驼暮雨。

站在这里,可以聆听到太平禅寺的晨钟暮鼓。

“这里的视野倒是极美,比之我那住所的视野还要好几分。”

“是啊,可惜当年霍献可就是死在这幢楼里,以至于鬼气森森。我听说,这宅子的最后一任主人搬进来之后,就建造了阿郎现在居住的楼阁。只可惜楼阁尚未建好,就死了……这楼,邪性的很。阿郎想要拆除,最好还是快一点拆除为妙。”

“你是说,咱们住的那幢楼阁,是后来建造的?”

杨守文扭头向杨从义看去,就见杨从义点了点头。

“是啊,霍献可死后,这宅子先后换了三个主人。

先是一个西域来的胡商,大约三个月就死在床上,据说死时的模样与霍献可极为相似。后来又有一个关中过来的豪商盘下了宅子,可惜住了半年,便突然间遇害。

第三个主人,是从江左而来。

那人盘下宅子之后,请高人为他化解煞气,而后开工建造了阿郎现在所住的楼阁。

只是在楼阁建好前的一个月,他从江左返回洛阳,在途中被盗贼所害。

在那之后,这宅子就没了主人。洛阳人更称这里是凶宅,只要住进来就会有危险。”

杨从义说完,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道:“当然了。阿郎有神人护佑,那妖魔鬼怪定难靠近。”

杨守文哈哈大笑,摆手示意杨从义,他不在意这些。

不过,杨从义说的这件事情。倒是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凶宅?

怪不得他总觉得这两座楼阁不太般配,他住的那座楼阁,高出这楼阁近五米,几乎遮掩了大半的阳光。若是住在这里,定然会产生一种压抑的感觉。想必这就是那所谓高人讲述的化煞之法。也就是说,在这楼阁里,死了三个这宅子的主人?

“大兄,你怎么看?”

杨守文突然扭头,向阿布思吉达看去。

吉达微微一笑,指了指杨守文。那意思是说:你已经有了看法,何必来拷问我呢?

“从义,从今天开始,你带人住进来。”

“啊?”

“你找六个人过来,三人一班,轮流守在这楼阁之中。

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可是日夜值守?”

杨守文点点头,“没错,就是日夜值守。”

“喏!”

杨从义躬身领命,杨守文便转身走下了楼阁。

“另外。你下午去一趟北市,找沈庆之,为我打听一些事情。”

“什么事?”

“你附耳过来。”

杨守文摆手,示意杨从义靠近。而后在他耳边低声细语了几句,杨从义连连点头。

总仙诗会的消息,愈演愈烈。

一日光景,洛阳城大街小巷中,都流传着杨守文斗酒诗百篇的故事。

与此同时,《西游》的故事伴随着杨守文的声名鹊起。在百姓之中也渐渐流传开来。

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那《西游》是讲述的什么。

可听说是杨守文的作品之后,就立刻打听起来。只是,当初《西游》只刊印了一千套,洛阳城中不过有三百套左右,大都是在世族勋贵手中,民间并未有流传。

一时间,寻找《西游》的声音越来越多,想要了解《西游》内容的人,也越来越多。

杨守文对此,并没有在意。

总仙会之后,他反而变得低调很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父亲,看起来已不用孩儿去推波助澜,这杨青之已经是声名鹊起。”

狄府花园中,狄光远恭敬站在狄仁杰的面前。

狄仁杰的气色,看上去比前些时候更差了。虽然已经是初夏,他仍穿着厚厚的衣服,脸色苍白如纸,整个人更显得骨立形销。他手里,是一册诗选,里面是杨守文在总仙会上所做的八十一首诗词。听了狄光远的话,他把诗选轻轻放在桌上。

他看上去很疲惫,整个人似乎都垮了一样。

而事实上,他的确是快要垮了!

事情要从十天前说起,狄仁杰接到了李元芳送来的一封密信。

按道理说,李元芳和狄仁杰没有任何从属的关系。他是左奉宸卫大将军,而狄仁杰虽是宰相,但却无法节制李元芳。可是,李元芳还是给他写了这封秘密书信。

李元芳此去魏州,是奉旨调查一桩案子。

可是到了魏州,他却发现了一件和狄仁杰有密切关联的事情。

狄仁杰的幼子狄光昭,是魏州司功参军。狄仁杰曾是魏州刺史,并且在任上为魏州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使得魏州百姓为狄仁杰建立了一座生祠。可是,狄光昭到了魏州之后,一开始还好,传来的口碑也非常出众。可随时间推演,狄光昭在魏州根基日渐牢固之后,心态也在悄然之中,发生了变化,整个人更发生了转变。

李元芳的信中写道:狄光昭贪婪暴虐,百姓苦不堪言,更一怒砸了狄仁杰的生祠。

在这个时代,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华夏百姓的忍耐性极强,如果不是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他们是不会奋起反抗。更不要说,狄仁杰曾经有恩于魏州百姓。这种情况下,他们依旧砸了狄仁杰的生祠,也可以想象得出来,狄光昭在魏州所做的事情,真已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狄仁杰一辈子爱惜名声,没想到……

李元芳肯定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欺骗他,所以狄仁杰在接到了书信之后,就病倒了。

也正是这原因,他没有出现在总仙诗会。

听到狄光远的话,狄仁杰总算是回过神来。

刚才,他拿着杨守文的诗选,可事实上心思却飞到了千里之外的魏州,思考着该如何解决狄光昭的事情。

“二郎,从现在开始,你不妨与杨青之多走动,不要有任何想法和念头,只尽量与之交好即可。总仙诗会,成就了杨青之谪仙人的名号,也算是让他站稳了脚跟。

听说,公主和他已经有所走动,咱们就不必再去多此一举。

终究是圣人家事,我们现在不管做什么,都可能是两边不落好,倒不如袖手旁观。

不过,杨青之既然有如此才学,你和他多走动一下,对你必有好处。

左右当初是你把他请来洛阳,现在探望一下,也在情理之中,此事你自己把握。”

“孩儿明白!”

狄光远看着老父那苍白的面容,也不禁有些心疼。

他知道,三郎的事情,恐怕是真的伤了老父的心……狄仁杰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再经此事刺激,变得更加羸弱。

“父亲,那三郎的事情……”

“三郎的事情若属实,自有律法处置。”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沉吟半晌后,突然道:“二郎,扶我回房更衣,我要入宫面圣。”

“现在吗?”

狄仁杰苦笑着点点头,“是啊,早一些向圣人请罪,三郎便多一分生机。

李元芳绝不可能就此事欺骗我,而且他既然写了书信给我,也必定写了书信给圣人。与其圣人到时候找我责问,倒不如我去主动请罪。顺便,有些事要与圣人商议。”(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