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一百零八章 祚荣(4/5)

盛唐崛起 第一百零八章 祚荣(4/5)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杨守文没有再说什么,拎着包袱走下佛塔。

李元芳则站在佛塔的窗后,目送杨守文单薄的身影,消失在那满眼枫红的曲折幽径里。

“嘶!”

李元芳骤然变了脸色,倒吸一口凉气,两手轮流揉动胳膊。

“大将军,怎么了?”

“这小混蛋来着的……只凭这一手鹞子手,如果在长安,绝对能横扫所有的坊市。”

之前,李元芳披着斗篷,背着手,手臂被斗篷遮掩。

而这时候,他伸出胳膊,就见手臂上青一块紫一块,更有好几道血淋淋的爪痕。

敬虎三人露出惊讶之色。

李元芳号称奉宸卫第一高手,同时也是整个南衙禁军的第一高手。

可现在看来,他刚才和杨守文交手的时候,应该吃亏不小。

“不过放心,那傻小子到了晚上也不会好受!我从小练莽牛功,刚才和他交手,少不得他的双手也会被我莽牛功所伤。这小子了不得,才这般年纪,就有如此身手。

他老子当年在奉宸卫号称能徒手搏虎,不过和他比起来,还真是差得远了。”

敬虎道:“大将军,为何我没听说过杨承烈此人?”

“废话,他入奉宸卫的时候,连我都还在吴中呢。

我也是听别人提起此人,说他少年得意,被圣人赏识,后来还娶了荥阳郑家的第一才女为妻。不过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得罪了一些人,无奈之下只得离开神都。”

“第一才女?”敬虎笑道:“我看他那浑家,也普通的紧。”

一旁张超叹了口气,轻声道:“敬虎,怪不得公子说你是憨虎。

公子刚才不都说了,他娶了郑家的第一才女。他如今的浑家姓宋,是昌平本地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好吗?估计是后来分开,亦或者是那位郑才女出了意外?”

李元芳道:“张二郎说的不错。

有道是红颜薄命。大体上果真如此。郑家女郎容貌极美,而且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只可惜,她身子不好!杨承烈被派去均州的时候,郑家女郎执意跟随同往。你们也知道。均州那地方苦的很,郑家女郎过去之后没多久,听说就过世了。”

说完,李元芳叹了口气,眉宇间更透出凄然之色。

敬虎等人面面相觑。看着李元芳也不敢说话。

他们知道,李元芳怕是想起了自家的事情……事实上,李元芳和杨承烈的经历颇有些相似。只不过杨承烈是少年得意,而李元芳则是少年凄苦,经历也颇为坎坷。

他早年曾娶了一房妻室,两人非常恩爱。

可惜当时李元芳只是个小吏,家中条件又不好。后来吴中发生瘟疫,娇妻也在那场瘟疫中离去。此后,李元芳也没再续弦,膝下也没有子嗣。只一个人孤零零生活。

“好了,不说这些了!”

李元芳从回忆中清醒过来,一摆手仿佛要驱散内心中的那一缕愁思。

“敬虎,你三人留在这边,一定要听从杨承烈的指挥。”

“喏!”

敬虎三人闻听,连忙躬身答应。

杨守文回到家,已经是正午。

掌缘有些发红,而且伴随着一种刺痒。他立刻明白,这应该是之前和李元芳教授是受得暗伤。

把包袱交给杨承烈,然后立刻敷上了药膏。

那药膏是用虎骨配置而成。功能活血化瘀,颇有神效。

待敷好了药膏,杨守文又来到卧房,就看到杨承烈坐在案边。案子上摆放着一个金丝楠木制成的盒子。盒子已经被打开,里面放着一枚铜牌,式样非常的奇特。

“父亲,这是什么?”

“龟符奉宸!”

杨承烈醒悟过来,朝杨守文微微一笑,“就如同兵符。也是左奉宸卫大将军的身份证明。你看,这上面不是写了龟符奉宸第一的字样,就代表着李元芳的身份。”

说着,他长出一口气,仿佛自言自语道:“当年我也有一块,不过是奉宸十五。”

“什么意思?”

“这奉宸卫,分左右两府,设将军一人。

除此之外,还有十二奉裕,以前也叫做千牛备身。十二奉裕之下,便是备身……当年我在百名备身之中排名第一,整个左奉宸卫里,也只有十四人在我之上。”

似乎想起了当年的风光,杨承烈有些意气风发。

杨守文笑了,在杨承烈身边坐下之后,拿起那腰牌把弄了一会儿。

“父亲,李元芳说,居庸关很可能守不住。”

“我知道……他上次出现,我一开始的确很生气,不过后来倒是隐隐约约猜出了些许端倪。”

“什么端倪?”

“居庸关如何被破。”

“啊?”

杨承烈微微一笑,从杨守文手里拿过腰牌,放在了随身的挎包里。

“兕子还记得,咱们上次从孤竹回来的时候,遭遇粟末靺鞨人的追杀吗?”

“当然记得。”

“祚荣自乞乞仲象死后,接掌了部落。

此人狼子野心,从他那贼老子开始,对朝廷就颇为不满,更屡次兴兵作乱。两年前李尽忠造反,乞乞仲象和祚荣父子就是契丹人的先锋。后来乞乞仲象死了,祚荣率余部迁至天门岭,更重创朝廷大军。当时都督王孝杰,也死在那一战中。

祚荣这个人很有手段,这两年我听说他召集了高句丽移民,东守桂娄故地,据东牟山修建城池,颇有自立的嫌疑。而且,他在去年与东突厥结盟,又怎会坐视东突厥出兵而置之不理?据我所知,今年东牟山遭遇水灾,所以物资极为短缺。

若我是祚荣,一定会趁着东突厥出兵的机会,狠狠捞上一笔。”

杨守文闻听大吃一惊,“父亲,你的意思是……”

“前年开设孤竹的时候,我曾建议王贺,让他呈报都督府,尽量不要接纳粟末靺鞨人。可惜后来,却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当时从营州迁徙的胡人中,参杂了大批粟末靺鞨人。所以这次东突厥出兵之后,我就一直担心粟末靺鞨人会有动作。”

祚荣,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大祚荣。

此人对大唐素有敌意,多次反唐,后来还自立震国,号震国王,史称旧国,也就是后来的渤海国。

大祚荣建国之后,占居了东北地区的东部和南部,以及朝鲜半岛北部和俄罗斯沿海州一带地区,多次寇边,给大唐制造了许多麻烦。一直到后来,唐中宗亲政,派使者前往招抚,大祚荣这才接受了招安,并且派次子大武艺入侍唐廷……(未完待续。)

PS: 第五更可能要十二点后,大家不要等了,早点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