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三百二十五章 阿布思野望

盛唐崛起 第三百二十五章 阿布思野望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从上阳宫回来,杨守文那颗一直悬在半空里的心总算是放回了肚中。

武则天已经见到了,并且从她身上,没有感受到什么敌意。想想也是,武则天是什么人?千古女帝!怎可能对他这么个小人物在意?如今,又有了杨承烈这么一层关系在里面,相信武则天也不会在为难他。杨守文总算是不用再提心吊胆。

只是,杨承烈要重归仕途?

杨守文觉得有些悬乎!

别看他对杨承烈说的是慷慨激昂,但实际上对杨承烈的前程并不是非常看好。

武则天还能坚持几年?

杨守文实在是记不太清楚了!不过记忆里,武则天在位加起来不过十五六年,而后一场神龙政变,迫使她从皇位上退下来。现如今,武则天登基已经七八年了吧。也就是说,最多还有六七年的光景,武则天就要退位,那时候杨承烈怎么办?

说起来容易,大不了隐姓埋名。

那时候杨承烈能甘心吗?他杨守文又愿意吗?

人的欲?望,会随着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大,欲海难填,不就是这么一个意思?现在杨承烈说的轻巧,了不起退下。可到那时候,他能退下吗?该如何全身而退?

杨守文发现,他和杨承烈似乎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劝说杨承烈拒绝?

杨守文甚至相信,当时在上阳宫内,只要杨承烈敢说出一个‘不’字,他父子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一个问题。可不拒绝,等到七八年后,他们又该怎么全身而退?

而且,杨承烈也不可能拒绝!

晚饭过后。杨承烈早早休息了。

青奴一反常态的没有缠着杨守文,而是乖乖的跟随着老爹。

杨守文独自站在池塘上的回廊上,看着池塘里的莲叶与荷花。心思显得有些沉重。

身后,脚步声响起。

杨守文扭头看去。就见吉达循着回廊走来。

天色已晚,回廊尽头处的栏杆上,插着两支火把,照映池水波光粼粼。吉达走到杨守文身前,那张俊朗的脸上,带着杨守文从未见到过的凝重和严肃,让他心里一沉。

“大兄,有事吗?”

“我准备走了丫丫电子书。”

吉达比划手势:“明天一早。我会离开洛阳。”

“大兄要离开洛阳?为什么?难道是我有怠慢之处?”

吉达却笑了,摇摇头:你不要误会,我要离开洛阳,不是因为你。

想当年,我曾发誓要成为塞北第一勇士。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也一直是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兄弟,认识你我很高兴,我也很幸运,能够和你结拜为兄弟。只是我突然发现,来到中原之后。我在这优渥的环境中,渐渐失去了勇猛精进的心。

吉达的梦想,杨守文当然知道。

他看着吉达。一时间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吉达接着道:那天杨从义的一刀,让我意识到,超强的身手不是练出来的,而是要从一次次搏杀中成长。而在中原,这样的机会太少,对我而言并非一件好事。

我准备去北庭,一来看看我姐姐,二来我听说那边很乱。

我要去那里磨练我的枪法,凝练我的杀气。所以。我已经决定,明日一早就离开。

吉达说的斩钉截铁。让杨守文竟无法劝说。

他说完之后,便转身离去。

杨守文看着吉达的背影。张了张嘴,可终究是没有唤住吉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吉达的目标就是成为塞北第一勇士!虽然不知道‘塞北第一勇士’这个称号对他究竟是什么意义,但他却始终坚定理想,一步步前行。

来到中原,杨守文觉得自己都有些松懈了。

可是吉达却没有一天休息,每天都在练习枪术。

成为‘塞北第一勇士’的道路也许会很曲折,很危险,但吉达每前进一步,都会感受到靠近理想的幸福。相比之下,自己最近以来,未免浑浑噩噩,有些颓废。

寻找幼娘,却没有任何线索。

父亲将要走进危险中,可他却是束手无策。

一时间,杨守文感觉自己实在是太没有用了,更为自己这段时间的懈怠感到羞愧。

这一夜,杨守文失眠了。

他在榻上辗转难寐,一直到天将方亮。

黎明时分,一场暴雨忽至。

杨守文激灵灵从榻上起来,披上一件衣服,赤足从楼上跑下来。

他先跑到了吉达的房间,却见里面收拾的整整齐齐。吉达的行囊,还有他片刻不离手的那杆大枪都不见了踪迹。杨守文心道一声不好,便转身冲进了雨水之中。

穿过门廊,他来到前院。

吉达牵着马,身上背着一个包裹,披着一件雨披,从马厩出来,手持那杆大枪。

“大兄!”

杨守文大叫一声,吉达停下了脚步。

他冲着杨守文摆摆手,示意屋恩奇把院门打开。

“大兄,这么大的雨,明天再走行吗?”

可是吉达却好像没有听见,径自牵着马走出了院门丫丫电子书。

杨守文又冲到了大门口,站在台阶上,看着吉达在大雨中搬鞍认镫,翻身跨坐斧头的背上。

他朝杨守文比划手势道:兄弟,不要再挽留我了。

我就是害怕你会挽留我,所以才起了一个大早上路。你不用担心我,我会照顾自己。倒是你要多保重,这中原人的心思很复杂,你可要时时留意,不要放松警惕。

还有,记得练武,切莫要懈怠。

权势也好,名气也罢。都比不得手中的枪更可靠。

我走了,等我练好了身手,一定会回来看你……那时候。如果你没有进步,我会很生气。

“大兄。稍等。”

杨守文喊了一声,转身跑进院内。

这时候,铜马陌已经有不少人醒来,看到这一幕,都感到很惊讶。

黑妞更连忙跑到了后院,通知杨承烈和杨氏。她不知道,杨守文和吉达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杨守文拎了一袋子清平调跑出来,也不顾大雨瓢泼。走下台阶来到吉达马前。

“大兄,把酒带上。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知道大兄不喜欢吃酒,但带着它,你会记得在这中原还有一个兄弟盼你回家。”

阿布思吉达的眼圈红了!

他接过酒囊,拔掉了塞子,对着囊口咕嘟就是一大口。

不过,他的确是不会喝酒,以至于这一大口酒,呛得他剧烈咳嗽起来。泪水合着雨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他把酒囊塞上塞子,放在了身边那匹突厥马的马背上。

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他笑着比划道:酒很好。我当然会记得我兄弟在中原。

兕子,你保重!

然后,他一催胯下马,便径直离开。

杨守文侧身让开路,看着吉达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的巷口外,不知为何却感到万分难过。

和吉达相识的日子并不长,加起来还不到一年。

可是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和吉达共同经历了太多的事情。

昌平血战,饶乐千里追杀。他们在草原上劫掠震国送给突厥的礼物。更斩杀马贼无数。从幽州南下,他们在平棘抓捕凶手;荥阳广武山上。他们共同应战刺客。

一直以来,吉达就好像杨守文的影子一样。默默在他身后守护着。

现在他要离开了,杨守文感到万分痛苦。

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他有些失魂落魄站在大雨中。这时候,杨承烈走过来,手持一把油纸伞来到杨守文的身旁。

“兕子,吉达在努力成为强者,他追求自己的目标,你应该高兴才是。”

“我是很高兴,可是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觉得难受。”

杨守文装作抹去雨水,顺势把脸上的泪水也擦掉丫丫电子书。

他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来看着杨承烈,强笑道:“老爹,你不用担心我,我只不过是一时有些控制不住罢了。分别什么的,我最讨厌了!怪不得大兄要偷偷上路。”

“呵呵,他已经上路了,你也要努力才是。”

“孩儿明白。”

“对了,明天我也要走了,你可不要再给我露出这小儿女之气。”

“父亲,你要走?去哪儿?”

“我不是和你说过,五月初三是明师忌日,我要去为他上坟。

我明天出发,到终南山至少也要一天的光景,五月初一才能抵达。然后我要在山下斋戒一日,五月初三正好上山祭拜。然后,我要去长安,去拜访一下高祭酒。”

“干嘛?”

“二郎也到了就学的年纪,高祭酒是他义父,已经说了几次,要他去长安求学。”

“哦!”

杨守文点了点头。

杨承烈说的高祭酒,就是前赵州刺史高睿,如今官拜国子监祭酒。

只是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长安,很少过来洛阳。神都虽好,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终究还是比长安在地位上弱了一筹。那长安,才是这个时代的世界中心……

老爹要去终南山祭师,二郎要去长安求学。

大兄已经踏上了成为强者的征途,而他似乎还在碌碌无为。

这让杨守文多多少少产生了一种羞愧,他回到房间里,换了一身衣服之后,便坐在书桌前发愣。

大家都有事情做,自己又该做些什么呢?

第二天,杨承烈也离开了铜马陌。

不过他这次离开,却不是一个人。也许是太久没有和老爹在一起了,杨青奴缠着杨承烈,非要跟着他一同前去。对此,杨承烈自然不可能拒绝。他其实对女儿也想念的紧。

只是青奴跟着。就需要有个人照顾。

于是杨守文让家里的突厥女奴跟随杨承烈左右,同时杨从义和赵宾二人带着四名老军随行。

“我如今不过是一个平民百姓,又不是家财万贯的商贾。带这么多人做什么?”

“老爹,你现在是大名鼎鼎的杨青之老爹。这个身份就很了不起了。

带上几个人,也可以壮壮声势。外面人看到了,也会高看两眼。这叫做包装,你听我的就是。”

杨承烈,竟无言以对。

但他最终还是听从了杨守文的劝说,带着八个奴仆,和杨青奴一同离开了洛阳。

在他离开洛阳的第二天,郑灵芝从荥阳返回。

他带来消息。说是郑镜思要郑虔回荥阳一趟,毕竟算算日子,郑虔出门也有四十多天的时间。

郑虔这一走,铜马陌也变得更冷清了!

仲夏到来,天气越来越热丫丫电子书。

杨守文在经过两天的低迷之后,又恢复了活力。

他决定,动笔《三国》。

要知道,他曾答应过李过,要为他写一部关于结义兄弟的故事。那么,还有什么故事能比《三国》更加精彩?而且。他有一种预感,他在洛阳的日子,怕不会太多了!

五月初三。估计杨承烈已经登上了终南山。

杨守文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根据记忆抄写《三国》。

大玉在外面疯了几天,终于回来了。它栖息在院中的大树上,似乎有些不太适应中原这炎热的气候。悟空四兄弟在后院里玩耍,如今的它们,长的也越发雄壮。

小金蹲在门廊上,看着正在午睡的一月,显得格外安静。

杨茉莉在一旁打盹儿,杨氏则在客厅里坐着针线活。整个铜马陌被宁静祥和的气氛所笼罩。

《三国》,不好写啊!

杨守文翻看着《三国志》。不断将里面的熟悉的人物摘抄出来,以方面后期的写作。

就在他看得津津有味之时。费富贵从前院走进来。

“阿郎在吗?”

他走进客厅,低声问道。

杨氏指了指楼上,费富贵便顺着楼梯上去。

“富贵,有事吗?”

“阿郎,外面有一个人,自称吕程志,说是有事求见阿郎。”

吕程志?

杨守文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愣了片刻,旋即就想起了这吕程志何方神圣。

不就是吕八,那个曾经假冒王贺的吕书生吗?他居然自己找上门来?杨守文颇感惊讶。

放下笔,杨守文起身伸了一个懒腰。

“走,咱们去看看。”

他和费富贵从楼上下来,与杨氏打了个招呼,便走出八角楼。

悟空四兄弟见他出来,立刻迎上前,围着他打转,摇头摆尾的,一副亲昵的模样。

杨守文挨个摸了摸它们的头,然后往前院走。

来到客厅,他就看到吕程志坐在那里,而在他的身后,则站着一个灰衣小厮打扮的青年。那青年的个头不低,应该在六尺靠上,脸上则是一派忧虑和焦急之色。

“吕先生,怎地今天有空来我这里做客了?”

杨守文笑着走进客厅,吕程志忙站起身来,微微欠身,脸上则露出了尴尬表情。

前次,杨守文登门拜访,邀请他出山帮忙。

他当时不但是拒绝了,而且言语中对杨守文颇有不信任之意。

可没想到才不几天的功夫,自己却要求上门来。这也让吕程志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当杨守文走进来的时候,他才会觉得尴尬。

“杨公子,我……”

“坐,先坐下再说丫丫电子书。”杨守文一副非常热情的模样,不等吕程志把话说完,就堵住了他后面的话,然后把他按在席榻上,“早就想请吕先生来家里做客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还想着过几天让人过去邀请,没想到吕先生自己却找上门了。”

这话什么意思?

吕程志张了张嘴巴,苦笑道:“杨公子,有道是无事……”

“对了,我记得吕先生当初在昌平时,曾对我酿出的清平调赞不绝口。”

“呃,是。”

吕程志正向往下说,却再次被杨守文打断。

“正好,我阿爹前两日来的时候,给我带了新出的清平调,还要请吕先生品鉴则个。

说来也不巧,若吕先生早两日过来,说不定还能见到家父。”

我特么知道他不在才来的好吗?

想想当年杨承烈可是在他手下做了三年的事,如果被杨承烈发现自己,天晓得他会不会和杨守文同一个态度?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

杨守文这是故意的,分明是报复他上次拒绝招揽的事情。

吕程志感觉,事情有些难办了。

可这件事,他思来想去,认识的人之中,似乎也只有杨守文能够帮忙。

他咬咬牙,刚想要开口,却见身后的那个灰衣小厮抢身出来,扑通就跪在了杨守文面前。

“求杨公子就我家公子则个。”

这跪的,杠杠的,听得杨守文都觉得心疼。

他顿时愣住了,看着那小厮,又看了看吕程志,意思是说:吕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郭十六,你先起来说话。”

吕程志苦笑一声,起身把那小厮搀扶起来。

“杨公子,我这是实在没办法了,思来想去只能厚颜来求公子帮忙。”

吕程志既然已经把话说明白了,杨守文自然也不好继续刁难,于是问道:“吕先生有话慢慢说来。

对了,他让我就他家公子,又是哪个?”

“说来他家公子,杨公子也认得。”

“谁?”

“你可还记得之前总仙会,曾有人以牡丹令为题,赋诗一首?”

杨守文想了想,点头道:“好像有些印象。”

总仙会那天,杨守文和武则天杠上了,一直被武则天点中。但是在此之前,倒是有一个人站出来,作了一首以牡丹为题的诗。那也是总仙会上,唯一一首不是杨守文作的诗。

“那个人,名叫郭四郎,乃咸阳郭氏子弟。”

吕程志犹豫一下,深吸一口气道:“不过呢,那首诗其实并非郭四郎所作,而是出自十六之手。十六是郭四郎的仆从,也被称作捧剑仆。他倒是心思灵巧,并且也有些文采。郭四郎对他也很看重,但这一次,也是因为十六,惹来了杀身之祸。”(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