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三百七十二章 揣测

盛唐崛起 第三百七十二章 揣测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斜阳,夕照!

官道上戒备森严,巡逻的民壮更是往来频繁。

杨守文在抵达遭遇伏击的地方时,发现那些武僧的尸体已经被人拉走,但仍有官军守在道路中央。负责巡查的官军军官,杨守文也不陌生,正是那个王海宾。

不过,看到王海宾在,杨守文却蹙起眉头。

他策马上前,“十七郎,你怎在这里设立关卡?”

此前,他叮嘱杨茉莉,让他到了长洲后,找王海宾围困普会寺。可现在王海宾出现在这里,也就是说那包围普会寺的官军另有指派,也可能是根本没有行动。

王海宾连忙躬身行礼,“征事郎,我是奉刺史之命,在此守卫。”

“那崔刺史派何人包围普会寺?”

王海宾一愣,摇摇头道:“这个末将就不清楚了……末将只知道,刺史传令命我率本部兵马在这条路上警戒。其余事情,非末将所能知晓,还请征事郎勿怪罪。”

杨守文下了马,站在路中央。

他向周围看了两眼,沉声道:“崔刺史还有别的吩咐吗?”

“那倒是没有,只说若见到征事郎,务必要保护征事郎安全返回长洲县。”

原来,这支兵马候在这里,是等杨守文前来。

杨守文点点头,“那刺客的尸体呢?”

“已经被送往县衙。”

“如此,立刻召集兵马,随我回县城。”

“喏!”

王海宾忙领命而去。杨守文则再次上马。

一行人很快来到长洲县城外。不等他们进城。就见薛崇简纵马飞驰而来,在杨守文面前勒住了战马,而后在马上微微欠身道:“征事郎,崔刺史、高舍人以及狄县令命我在此等候,言征事郎若回来时,请你立刻前去县衙,他们在县衙等候。”

狄县令?

杨守文愣了一下,轻声道:“二郎。哪个狄县令?”

薛崇简笑道:“当然是狄国老二公子●▼style_txt;,崔刺史早已得到密旨,在狄县令抵达之后便传旨与他。圣人有旨,命狄县令行长洲县令之职,并且敕令他就地组建武骑团,拜苏州团练使一职。”

“哦?”

杨守文感到有些吃惊,不过很快的,他就想通了这其中的玄机。

狄仁杰有三个儿子,长子狄光嗣在年初以户部员外郎行淄州刺史,也是狄仁杰诸子之中。能力最为出众的一人。不过,除了狄光嗣之外。他另外两个儿子……

杨守文在洛阳的时候,就听说狄仁杰的小儿子狄光昭在魏州惹得天怒人怨,当地人甚至因为他,把当年为狄仁杰建立的生祠都给毁掉,可见狄光昭惹下了何等麻烦。据说,奉宸卫大将军李元芳奉旨亲自前往魏州,把那狄光昭给捉拿归案。

狄仁杰入上阳宫,苦苦恳求,武则天才赦免了狄光昭的死罪。

可如此一来,狄家只剩下一个狄光嗣,难免实力单薄。此次赴苏州寻找皇泰宝藏,又恰逢王元楷被害,狄仁杰就想要趁机把狄光远推上去,以增强狄家的实力。

谁都知道,这皇泰宝藏一旦起出,就是大功一件。

再加上其他人的协助,万一狄光远能够侦破王元楷被杀的案子,也就是锦上添花。

只要狄光远能够安分守己,保证长洲不出乱子。

杨守文预计,用不得一年,狄仁杰就会设法让狄光远返回神都,入三省六部就职。

那样的话,他日狄仁杰就算归西,狄家内有狄光远,外有狄光嗣,也能够撑起一片天空。

想到这里,杨守文忍不住笑了。

他没有见过狄仁杰,可是从这件事情上,他还是能够感受到,狄仁杰身上的烟火气息。终究是逃不过家人亲情……狄仁杰身体不好,所以才会如此为狄光远谋划。

他当下点头,“既然如此,二郎前面带路。”

薛崇简答应一声,领着杨守文直奔县衙。

来到县衙后,两人在门外下马,自有仆从把两人的马匹牵走。杨守文跟随薛崇简直奔前衙大堂,还没等他走进大堂,就听到那大堂之上,一阵喧哗和吵闹声。

在大堂上,跪着一排僧人。

为首两个,对杨守文而言倒也不陌生,正是昨日在普会寺山门外和他打过交道的普会寺知客僧法言。法言身边,是戒律僧法慧。而两人身后,还有十余名武僧跪在堂上。

“县尊明鉴,我等确实不知神慧长老的去向啊,贫僧冤枉。”

“是啊,贫僧不过是戒律僧,怎可能管得住法师去向?他走的时候,更没有与贫僧知晓。”

“请县尊明鉴!”

大堂上,灯火通明。

狄光远面色铁青,一言不发。

在他的上首,则端坐高戬、崔玄暐和李隆基三人。

而在狄光远的下首,则坐着周利贞和裴光庭。三班衙役站在两边,手持水火棍肃穆而立。

狄光远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都与本官闭嘴,乱乱哄哄,吵吵闹闹,休怪本官治尔等咆哮公堂的罪名。全都不许说话,本官问你们,你们再一一与本官回答。”

杨守文眸光一凝,旋即看了薛崇简一眼。

就见薛崇简朝他点点头,迈步走进了大堂。

“县尊,杨评事回来了!”

“啊,青之回来了?”

大堂上,狄光远等人纷纷起身,杨守文则迈步走进堂内。

他朝那些僧人扫了一眼,而后上前躬身一揖,“县尊今日抵达长洲,下官因故未能前去迎接,反而给县尊惹来麻烦,还请县尊恕罪。”

狄光远道:“征事郎哪里话,本官也是才得了圣人旨意。

未曾想这长洲竟混乱如斯。光天化日之下。有人胆敢袭击朝廷命官。真是罪不容恕。青之,你可还好?方才本官听闻你遭遇袭击,也着实是被吓了一跳呢。”

狄光远显得很热情,倒是让杨守文感到有些吃惊。

他连忙道谢,又向其他人行礼问好,之后才在狄光远的安排下,在裴光庭身边坐好。

“青之,本官得到你遇袭的消息后。立刻请崔刺史派遣兵马,包围了普会寺。

不过,那普会寺住持神慧却闻讯逃走,本官只得将这些僧人拿下。”

杨守文再次向狄光远道谢,目光旋即落在了法言和法慧两人身上。

“不知这些妖僧,可曾问出口供?”

“杨评事,冤枉!”

法慧大声喊道:“贫僧等人不过是寺中挂职,那管得长老去向?长老去了何处,我等确实不知,还请杨评事明鉴。”

“大胆!”

杨守文厉声喝道:“今在公堂之上。县尊未曾让你开口,尔何以敢大声喊叫?”

说着话。他起身向狄光远一揖,“此等妖僧,不知朝廷律法,胆大包天。为正公堂威严,还请县尊予以责罚,当掌嘴二十。”

狄光远闻听,立刻道:“正当如此,来人,掌嘴。”

两个差役上前,其中一人把那法慧死死抱住,另一个差役则手持竹板,上前啪啪啪一阵抽打,打得那法慧满脸是血,惨不忍睹。行刑之后,差役退下,法慧倒在地上发出痛苦。而在他身边,知客僧法言则面色如纸,身体瑟瑟发抖。

不仅是法言,还有其他的僧人也都面无人色。

杨守文这才坐下,朝狄光远拱了拱手,便不再言语。

李隆基眉头微微一蹙,看了杨守文一眼;高戬和崔玄暐则保持沉默,面色如常。

狄光远道:“法言,你刚才说你不知道神慧的去向。

那本官问你,今天可曾见到过神慧?”

“日间早课时,曾见长老。

后来长老在禅堂念经,大约在申时左右,长老突然叫了几个人,驾船离去,并未与小僧交代。以前,长老也常驾舟访友,故而小僧也没去询问,所以不知他去向。”

神慧,跑了?

杨守文此刻也听清楚了情况,眉头不由得微微一蹙。

申时,那应该是在他遇伏前后的事情,当时他还没有到达苏家园林。按道理说,伏击的刺客全都死在那里,不可能有人逃走。毕竟,杨守文手里还有一只海东青在空中警戒。如果有漏网之鱼的话,大玉一定会觉察,怎可能任他逃走?

没有漏网之鱼,那神慧又怎知伏击失败,及时逃走呢?

想到这里,杨守文在不经意间,扫了一眼李隆基。

应该不会是他……李隆基若想害他的性命,有许多手段,半途伏击绝不是明智之举。

但联想到那纸条上的‘提防三郎’,杨守文心里就有些发堵。

他想到了白水塘伏击,想到了在洛阳时得到的那张示警的纸条,对李隆基随即就增添了许多警惕。

狄光远反复询问法言等僧人,可这些僧人却是一口咬定,不知道神慧的下落。

杨守文突然道:“法言,本官问你。

昨日神慧说,前天晚上普会寺遭遇贼人袭击,抢走了佛骨舍利,可当真吗?”

“啊?”

不等法言回答,周利贞蹙眉道:“征事郎,这似乎是两件事。”

“呵呵,只怕未必。”

“哦?”

“前天夜里,是我潜入普会寺,莫非周司直以为,是本官偷走了佛骨舍利吗?”

“这个……”

杨守文冷冷看了周利贞一眼,对高戬等人道:“下官在离开洛阳之前,姑姑曾告诉我,当日自广化寺逃走的无畏禅师,应该就是逃往江南东道……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长洲县。下官秘密抵达长洲之后,自然会怀疑那无畏禅师会躲在普会寺中。

当天夜里,我亲眼看到有人在普会寺被杀。

原本我以为是苏威被害,故而才急忙返回吴县,调动兵马前来抓捕神慧……可惜,苏威没有死。我方才见苏威的时候,也与他言明此事。我不知道那个被杀的人是否是苏威,但我却相信,这普会寺绝不是什么佛门净地。另外,昨天晚上义庄被人纵火焚烧,守护义庄的老人也被杀害……下官以为,怕与神慧也有牵连。”

周利贞闻听,立刻道:“何以见得?”

“前日,我抵达长洲后,曾听本地人说,普会寺外曾发现了几个丐儿的尸体……呵呵,那天我亲自前往义庄查探,结果却发现,那几个丐儿都是死于尸毒。”

狄光远听到这里,眼睛不由得一亮!

“我昨日包围普会寺,本想拿下神慧,严刑逼供,却不想被苏威苏员外的事情乱了方寸。想来,那神慧也有些害怕,所以才会在今天做出这等露出马脚的举措。

三郎,你以为如何?”

“啊?”

李隆基没想到,杨守文会突然对他发问,以至于当场就愣住了。

不过,他反应很快,旋即笑道:“昨日征事郎也与我说起此事,当时我就想在今日去查看义庄。不想那时候,义庄着火……如今想来,征事郎的猜测不无道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