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三百七十八章 打草惊蛇(三)

盛唐崛起 第三百七十八章 打草惊蛇(三)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这是一艘高两层,可容纳数十人的中型画舫。

杨守文等人抵达太湖湖畔的时候,画舫已经静静停泊在岸边。一行人登上了画舫,随着狄光远的一声令下,船夫撑杆,那画舫缓缓自岸边驶离,向湖中行去。

一连数日的小雨,并未驱散暮夏时节的炎热。

不过,站在船上,行在湖中,迎面吹来的风却带着几分凉意,让人感觉很舒适。

狄光远陪着高戬和周利贞在船头,指点沿途风景,不时发出爽朗笑声。

而裴光庭和杨守文则在船尾,两人也不多话,只静静站在那里,沉浸在湖光山色中。

“征事郎。”

“嗯?”

裴光庭突然开了口,他似乎有些犹豫,停顿了良久之后,才接着说道:“此次咱们奉旨南下,理应齐心协力。可是现在,大家似乎都各怀心思,令我有些担忧。”

杨守文愣了一下,扭头诧异看了裴光庭一眼。

“连城此话怎讲?”

“你看,三郎一去吴县,再无消息。

高舍人和周司直虽然看上去很融洽,实际上又相互提防。你如今更是置身事外,对寻宝之事根本不放在心上……这样下去,又如何才能完成圣♂人的旨意呢?”

明秀早就说过,他们这一批人,大都是各有目的。

杨守文听裴光庭如此说,不禁笑了,“那依连城所言,我又该当如何?”

“征事郎你看似浑不在意。但我知道。你心思细腻。说不得已是智珠在握。既然如此,何不与大家说明?或许大家和你之间有些误会,但如今情况下,还请你能放弃成见,与大家联手合作,早日找到宝藏,咱们也可以尽早返回神都不是?”

裴光庭的声音不大,但言语间却显得态度极为诚恳。

杨守文看着他。半晌后轻声道:“这是高舍人的意思吗?”

裴光庭犹豫一下,然后轻轻点头。

杨守文见状,不禁笑了。

想必是高戬也有些急了,来长洲已一周时间,却毫无收获,所以才让裴光庭传话。

说实话,杨守文对高戬没有恶意。

但从一开始,大家的立场就不太一样,彼此间总是暗中相互提防。

高戬是太平公主的人,同时又是东宫舍人。身份很是蹊跷;而杨守文呢?说穿了,他应该是站在武则天一边。毕竟。有老爹那一层关系在,他这个‘武党’的身份,怎么也不好甩掉。大家立场不同,相互防备也很正常。现在,你高戬没有头绪,要我配合你。可是你又能给我什么样的帮助呢?杨守文心中晒然。

他没有去接裴光庭的话,只负手而立船尾。

见杨守文不开口,裴光庭讪笑一声,也闭上了嘴巴……

画舫驶离岸边有一个时辰,高戬和周利贞可能是觉得累了,于是便回到了画舫中。

杨守文则从船尾来到了船头,在甲板上席地而坐,靠在船舷上,欣赏眼前风景。

这时,一个船夫走过来,轻声道:“公子,前面就是包山。”

杨守文原本是懒懒散散,听闻船夫的话,立刻站起来,举目向前方眺望。

一座湖心岛,出现在他的面前。

那是一座周长大约有十里左右的岛屿,呈椭圆形状。岛上有一大半的面积被山脉占居,也就是本地人口中的‘包山’。

据说,包山岛也就是因这岛中山而得名。

那山,峰峦起伏,郁郁葱葱。

山下是一个渔村,不过这个时候,村里的渔民应该已经离岛捕鱼,故而看上去很冷清。

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山顶有一座塔,应该就是灵宝塔吧。

“绕着岛转一圈,不要靠的太近。”

“是。”

画舫是狄光远找的,船夫自然也都是狄光远的人。

在距离岛屿大约有几十米的地方,画舫就不再向岛屿靠近,而是围着岛屿环绕。

这时候,狄光远从画舫中走了出来。

他站在杨守文的身边,轻声道:“灵宝寺在半山腰,几乎大半个包山岛都是灵宝寺名下的产业。岛上的渔村,有大约三百余人,主要是靠着在湖中渔猎为生。”

看得出来,狄光远对包山岛是做过一番了解。

杨守文点点头,在画舫围着岛屿转了一圈之后,便示意离开包山岛。

他扭头看了一眼画舫中的高戬和周利贞,压低声音道:“这岛屿四通发达,我刚才观察了一下,岛上至少有六七处可以登船的地方。这还只是粗略观察,估计还有一些隐秘的藏身处,我们没有发现。这要是行动起来,可是非常的麻烦。”

“哦?”

狄光远愣了一下,轻声道:“有何麻烦,咱们只需登上包山,直接冲进灵宝寺即可。”

“我看了一下,能够供大队人马登陆的,只有渔村那边。

但是,那些渔民既然是靠灵宝寺讨生活,岂能不去通风报信?只要咱们从正面登陆,灵宝寺就可以得到风声。到那时候,神慧一定会藏匿起来,亦或者逃离岛屿。

如果咱们调集兵马包围包山,只怕兵马尚未进入湖中,那神慧就会得到风声逃走。”

说着,杨守文用手指了指包山,“这包山上的逃生之路甚多,想要彻底封锁,没有个一两千兵马休想奏效。可你也知道,调动如此多的兵马,怎可能不打草惊蛇?”

狄光远眉头微微一蹙,陷入了沉思。

杨守文说的很有道理,这么大的一座山。到时候神慧真的藏在山里。只怕也不好寻找。

那需要动用的人力实在是太多了。多到狄光远必须要向崔玄暐呈报方可。

总之,不管是用哪一种手段,神慧都会得到消息,可能会提前逃走。

别小看了这个和尚,他身后肯定还有一拨人,一拨能量不小的人。哪怕是知道他现在的藏身之处,可不管是杨守文也好,狄光远也罢。也都不敢轻举妄动……

谁也不敢保证,神慧这次一旦逃走,还能不能再找到?

想到这里,狄光远忍不住向杨守文看去。

就见杨守文手扶船舷,看着那越来越远的包山,似乎在思考什么事情。

“青之,你可有主意吗?”

杨守文正想要回答,忽听得画舫中传来高戬的声音:“二郎快来,那边是什么所在?”

高戬询问的地方,是太湖一处颇为有名的风景。名为石公山。

因山前有一块形如老翁的巨石而得名,据说在农历九月十三傍晚。可以看到日月双照的奇观。

狄光远自然不好继续陪着杨守文,便折回画舫之中。

而杨守文则长出了一口气,如果狄光远再问下去的话,他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就这样,众人在湖上泛舟大半日,在日落前返回岸边。

高戬等人倒是心满意足,似乎变得轻松许多。

回到县衙,他们似乎余兴未了,于是有摆上了酒宴,在县衙的花园中赏花饮酒。

裴光庭邀请杨守文前去,不过被杨守文借口疲惫拒绝。

对此,裴光庭倒是没有强求,只好说了几声可惜,便告辞离去。

裴光庭走后,杨守文就找来了杨丑儿,询问了一下他今天前往八仙客栈的情况。

八仙客栈那边一切正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倒是杨丑儿从胡麻子和马大嫂那边得到了一些消息,引起了杨守文的注意……

“前些日子,经常有一个人来找李瘸子。

那个人个头不高,矮矮胖胖的,总是喜欢带着一副帷帽,所以看不清楚长相。不过,胡麻子曾在偶然机会下,听到那人和李瘸子的谈话,两人好像提到了什么洞庭乡,左游仙之类的话语。只是胡麻子被李瘸子发现,甚至还发生了口角。

胡麻子说,那个找李瘸子的人,是本地口音,但是听上去又有些说不清楚的怪异。”

左游仙?

杨守文听到这个名字,顿时大吃一惊。

来到长洲之后,不管是高戬还是他,都曾在暗地里打听过左游仙的事情,但是长洲却无人知晓。

甚至,他们这一行人当中,除了杨守文等几个人之外,知道左游仙这个名字的人并不多。至少,杨守文没有在杨丑儿面前提起过,所以他也不可能说谎话。

左游仙,终于听到了和皇泰宝藏有关的名字。

杨守文又仔细询问杨丑儿,但可以看得出来,那个胡麻子知道的事情确实不多。

不过,有了这个消息已经足够,说明那左游仙的确存在。

让杨丑儿退下,坐在了榻上,拿起王元楷编撰的《吴中杂俎》,下意识的翻看着。突然,他的目光凝滞了,把书摆放在榻桌上,轻声诵读道:昔有吴妃姐妹三人,各居一峰,殊有灵异。山人立祠祀之,号洞庭乡……晋称三山为蓬莱。王嘉撰《拾遗记》:海中有三山,其形如壶!

洞庭乡,难道是这个洞庭乡吗?

杨守文忙向前翻了一页,就见前面写有‘三门山’的字样。

这是太湖三门山的一段记录,杨守文蹙眉,沉吟良久,又仔细看了几遍,再次发现了线索。

整本吴中杂俎的雕版刻印,基本上都是同一种字体。

唯有关于‘三门山’这一段的记录,杨守文发现,字体有些不同,似乎特意加粗了字体。

眸光闪动,杨守文似有所思。

他沉吟片刻,起身正准备走出房间,却听得房门敲响,杨丑儿在门外道:“阿郎,吕先生回来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m.piaotia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