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明家有英雌(二)

盛唐崛起 第三百九十七章 明家有英雌(二)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狄光远觉得,再问下去似乎意义不大。…≦頂點小說,

这种关乎国体的事情,还是交给朝堂上的老大人们处置为好,他最好不要过问太多。

思忖片刻,狄光远话锋一转,沉声道:“那无畏禅师是怎么回事?”

苏我三郎道:“无畏原本叫做一条真浪,是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的臣下。山背大兄王死于家祖之手,家祖死后,天智天皇为表彰一条真浪的祖先,于是就封赏了一条家族的后人。至于他为何会来到大唐国,我也不清楚,是他主动与我联系。”

山背大兄王,是苏我马子的外孙,法起寺的开基者。

公元628年,推古天皇死后,指定山背大兄王继位。

但当时的权臣苏我虾夷违背了推古天皇遗言,拥立敏达天皇的孙子田村皇子为天皇,也就是历史上的舒明天皇。后来,苏我入鹿又改立宝皇女为皇极天皇,并且在公元643年,率部攻入山背大兄皇子一族,皇子一行在斑鸠寺自尽而亡。

山背大兄的死,也代表着圣德太子一支彻底消失。

再到后来,天智天皇干掉了苏我入鹿,为了拉拢人心,就寻找山背大兄一族的人。

只是当年苏我入鹿杀得非常干净,只得把当年山背大兄身边的臣子加以封赏……

嗯,大体上就是如此!

也就是说,苏我三郎和无畏禅师并非一起潜伏大唐国。

吕程志轻轻揉着太阳**,也感到头疼。

他倒是不太清楚倭国的天皇更迭,对于倭国内部的历史。说实话也不是非常清楚。

“苏我三郎。那些安南人又是怎么回事?”

“安南人?”

苏我三郎摇摇头。沉声道:“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

“大胆,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想隐瞒?”

狄光远啪的一巴掌拍在桌上,厉声喝道。

不过,他旋即把手放在身后轻轻搓揉,这榻桌太硬了,硬的这一巴掌拍下去,手掌生疼。

苏我三郎连忙道:“县尊。到这时候我怎敢再隐瞒?

下邦小民久居上国,早已把自己视作上国臣民。小人甚至没有见过倭国的山水,哪里会心向故国呢?只是,那无畏知道我的身份,找到我之后更加以威胁。

小民还想在这里生活,只得相从,绝无半点隐瞒。

那些安南人,是一条真浪介绍来,说是要一起合作。至于他们究竟是什么来头,小民确实不知。后来小人跟了王县尊。被他们逼迫,不得已做了他们的耳目。

只是。小人陷入的太深,以至于当王县尊发现了线索时,不得已才将他毒杀……”

苏我三郎大声呼喊,露出慌张的表情。

狄光远和吕程志相视一眼,而后招手示意费富贵上前。

“把他关起来,严加守卫,不得任何人与之接触,更不得害他性命。”

费富贵立刻走上前,压着苏我三郎出去。

狄光远扭头道:“吕先生,你相信此人的话吗?”

吕程志嘴角微微一翘,冷笑道:“或许有些话不假,但他肯定还隐瞒了一些事情。”

“哦?”

“就比如他的同党,比如那些安南人的来历……

我不相信他只有无畏禅师一个同党,更不会相信,他对那些安南人一点没有了解。”

狄光远沉吟片刻道:“要不,咱们大刑伺候?”

吕程志闻听,顿时笑了。

“这种人,嘴硬的很,也非常狡猾。

就算大刑伺候,他随便编造一些口供,我们也无法判断真假。这个人虽是倭人,却自幼在我朝生活。而且他又在衙门里做过事情,想要撬开他的嘴,恐怕很难。

与其和他在这里耗着,倒不如我们自己行动。

阿郎现在怕是已经快到了三山岛,咱们这边也必须要加紧行动才是,莫要耽搁了大事。

至于这个苏我三郎,还是交给府君处置吧。

此人在你我手中,万一有个意外,到时候县尊都难辞其咎,倒不如尽快的脱身。”

这家伙很老道啊!

狄光远偷偷看了吕程志一眼,忍不住在内心里嘀咕起来。

从吕程志处理事情的手法上来看,他对衙门里的条条框框很熟悉,甚至比他还要老道。杨青之从哪里找来的这么一个帮手?还真是好运气,令人羡慕的紧呢。

“如此,本县立刻动身,前往吴县拜会府君。”

狄光远说着话,便站起身来。

他走到门口,又突然停下了脚步。

“吕先生,青之一个人前往三山岛,不会出事吧。”

对于杨守文这种根本不与他商议,便擅自行动的做法,狄光远内心里还是有些不满。

当然了,他也知道,事发突然,容不得杨守文与他商议。

可他毕竟是长洲县令,杨守文行事有些过于随意,也让他体会到了高戬等人的心情。

如果杨守文出了意外,到时候狄光远也脱不得关系。

吕程志犹豫一下,苦笑道:“阿郎行事,素来决断。

昨日事情有些突然,更何况杨寺人和裴旻都还陷在那边,他更不敢耽搁。三山岛那边凶险,但阿郎更不是那种莽撞之人。只要咱们能尽快行动起来,相信在短期之内,不会遇到麻烦。只是,县尊这边要多多费心,若耽搁久了,恐有危险。”

狄光远点头,表示知道这里面的轻重。

两人又商议了一下,狄光远便连夜动身,再次赶赴吴县。

说起来,这狄光远也真够辛苦。昨天晚上赶去了吴县,今天又赶回来。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又匆匆前往吴县。也亏得长洲和吴县距离不远,否则这来回的折腾,足以让狄光远累得吐血。没办法,谁让他现如今,摊上了这档子事情!

天,渐渐亮了。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的亮光,只是依旧是阴沉沉的,不见太阳。

太湖湖面上的风浪不小,在天亮之前,更达到了顶峰。杨守文坐在船上,随着波浪颠簸,整个人都显得有些萎靡。他倒是没有晕船的毛病,可是风浪太大,船又小,在风浪里穿行,着实令人难受。幸好,船夫的技术很好,这一路上虽然颠簸,可终究还是挺了过来。到天快亮的时候,湖面上的风浪,终于减小了。

“公子,前面就是三山岛了!”

船夫是个中年男子,由于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皮肤黝黑,呈现出一种古铜色的光泽。

他一身渔夫的打扮,敞着怀。

杨守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就见湖水的尽头,隐隐约约出现了一座岛屿。

“还有多久才能上岸?”

“半个时辰足矣。”

说着话,就见渔夫用力划桨。

那裸?露在外的古铜色臂膀,肌肉虬结,透出一种强烈的阳刚之美。

“明信,这次多谢你了。”

“呵呵,公子客气!”船夫名叫明信,和明十九一样,也是明家的家生子。

他常年在太湖上生活,说实话对明家的依靠并不算太多。不过,当明家一声召唤,他还是毫不犹豫的赶来。这个年月,人们对家族的归属感之强,非后人能够理解。

“公子是我家阿郎的朋友,明信为公子效力,也在情理之中。”

明信一边说着话,一边划桨。

小船在波涛起伏的湖面上,好像一支离弦的箭,在湖面上破开一道水线,飞快行进。

杨守文坐在船上,却有些紧张。

他伸手抓住了放在身边的枪囊,目光凝重。

谁也不知道,那三山岛上究竟是什么状况。明秀便笺上的谜语,杨守文已经解开。准确的说,这谜语是一副地图。可那岛上有多少人,‘苏威’究竟躲在何处,还需要仔细查找。当然了,他现在的第一个任务,是上岛之后,和明十三汇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