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四百四十八章 决战奉先寺(三)

盛唐崛起 第四百四十八章 决战奉先寺(三)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恩科接连出现状况,也让武则天心里生出一种不祥的预兆。

虽说此前的两个小问题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可是她依旧感到,事态似乎有些不受他的控制。

那两个小插曲,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武三思的手笔。

而且武则天相信,武三思肯定还有后招。

不过,她并没有太多在意武三思的小动作,因为她很清楚,武三思不敢闹得太狠。

可是武三思有小动作,其他人会不会也有小动作?

联系到之前,她亲自设计的南下路线暴露,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还有八角山那次伏击,武三思就差指天发誓,他没有害杨守文性命的意思。可是,作为武三思的鹰犬爪牙,孙思观为什么会擅自改变主意,要谋害杨守文呢?

还有,太平公主在事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要不然,为何会有她身边亲随和孙思观进行接触?

如果太平公主也参与其中,太子李显、相王李旦,以及那些李唐宗室,又充当了什么角色?

一连串的疑问,在武则天脑海中浮现。

她甚至联想到了去年默啜突然出兵河北道的事情。本来,她和默啜已经有了约定,让武延秀迎娶默啜的女儿,默啜并未反对。何以当武延秀到达后,默啜却突然改变了主意?

河北道战事结束后,武则天不是没有怀疑,也进行过调查。

因为,那场叛乱实在是太诡异了,河北道屯有重兵,可是在默啜出兵的时候,静难军军使慕容玄崱投降,定州刺史孙彦高不战而败,还有唐般若也打算投降……

天兵道援救不及时;神兵道按兵不动。

幽州方面,各路兵马似乎全然没有觉察到粟末靺鞨人的动静。坐视叛军攻破居庸关。

这所有的一切,都透着诡异。

小鸾台倾尽全力,却没有任何的收获。

上官婉儿为此还折损了数十个密探,结果都没有找到答案。

这就说明。对方藏得很深,实力也非常雄厚。若不然的话,何以小鸾台也会失败?

能有这种实力的人……

武则天毕竟老了,换做十年前……不,也许早个五年时间。发生这种事情,她一定会大开杀戒,掀起腥风血雨。可是现在,她需要稳定局势,而且也没有当年那种杀戈果决的气魄。她想要找到证据,尽可能在小范围内解决这种状况……

可是现在看来,似乎有点麻烦。

武则天觉得,她需要加强控制,而不是任由下面这些人继续胡闹。

但让谁来平衡下面的这种动荡呢?

她坐在龙椅上,凤目微合。陷入沉思之中。

“祖母,可以开始了吗?”

李裹儿的声音,在武则天耳边响起。

武则天猛然睁开眼睛,呼的站起身来,沉声道:“传朕旨意,请诸公随朕一同观战。”

“啊?”

李裹儿闻听一怔,疑惑看着武则天。

武则天笑道:“怎么,不想看看你那杨大哥是如何大杀四方吗?”

李裹儿的脸微微一红,虽然有些羞涩,但还是大大方方点头。脸上露出了欣喜笑容。

奉先寺外,架起了高台。

武则天率百官登台,准备亲自观战。

而校场中的举子们,也听说了圣人将亲自观战的消息。霎时间乱成了一团。

各种情绪,各种心思充斥在举子们的头脑中,也让校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火热。

王修福正站在场边,整理鞍镫。

一个小校突然凑上来,在他耳边低声道:“王先生。梁王有命,待会儿上场后,各凭本领,不必针对杨守文。”

“啊?”

王修福一怔,转过身来。

不过,那小校已经离去,只给他留下了一个背影。

也就是说,之前的计划取消了?

王修福抬头向杨守文看去,就见杨守文坐在蓬庐中,正闭目养神。

他眉头紧蹙一团,心中更思绪万千。

脑海中,仿佛又回响起那天晚上慕容玉的声音:“王先生,你武艺高强,是有真本事的人。可你虽出身豪门,却不被族中重视。在梁王的眼中,你再厉害,也不过一个武夫,是他手下的鹰犬而已。

想想孙思观吧,他何等英雄?

可又能如何!他得了武魁,却被梁王逼得最后只能卖身求荣。如今战死八角山下,梁王也是不闻不问,甚至不敢露头。如此主公,你真以为能得到重用吗?”

“王先生,我家主人,和杨守文素有恩怨,恨不得把他挫骨扬灰。

只要你能够帮我家主人解决了麻烦,到时候我自会设法掩护你逃离,送你离开洛阳。之后,我家主人会给你安排一个身份,到边塞去。以你的身手,大可以凭战功而升迁。那时候,你自身有赫赫战功,我家主人在暗中帮衬,何愁不出人头地?”

王修福下意识,把手放在手臂上。

从手臂上传来的冰凉感觉,让他感到了莫名冲动。

他在王家,一点地位都没有。以前,他还要考虑母亲,可如今母亲已经过世,他再无任何顾虑。

搏,还是不搏?

王修福犹豫片刻,一咬牙,下定了决心。

咚咚咚————

日头,已经偏西,奉先寺外校场上,响起了隆隆战鼓声。

三十八名举子在挑选了武器之后,纷纷上马。

为防止再发生意外,所有的举子都不能使用自己的兵器,而要重新选择。杨守文选了一根儿臂粗细,长约有两米的白蜡杆做武器。那白蜡杆的两端,包裹了棉布包,上面沾上了白石粉。

在这个时代,白蜡杆还未成为军中的武器。

它是在宋朝以后,才逐渐兴起,成为制枪的主要材料。

而在唐朝,人们还是习惯以柘木或者硬枣木制枪。因为这两种木材的质地坚硬,与通常所使用的铁枪相仿。相比之下,白蜡杆有些柔软,不被人视作制枪的材料。

杨守文选的这根白蜡杆,通体洁白如玉。

白蜡杆的性质,坚而不硬,柔而不折,枪杆可以弯曲到180度也不会出现劈裂,柔韧性极强。

他在手中掂量几下,颇为满意。

比之虎吞,这白蜡杆的份量明显不足,但也有十斤靠上的份量。

在手中耍了两下,而后一合阴阳把,白蜡杆扑棱棱乱颤,好像一条灵蛇翻飞……

“阿郎,能行吗?”

杨茉莉看了一眼那白蜡杆,有些担心。

它太柔了,感觉不是非常可靠。

杨守文则笑了笑,轻声道:“茉莉,你下去吧。”

“喏!”

杨茉莉退出校场,杨守文则翻身上马。

与此同时,就见仆固乙李和都摩顿已经纵马行来。

仆固乙李挑选了一根硬枣木做武器,那枣木上抹了红漆,一头包裹棉布包,沾满了白灰。

而都摩顿则换了一根碗口粗细,长约有三米靠上的柘木棍。

只看这棍子,份量少说有二十斤,杨守文已经大体上猜出了他惯用的兵器应该是马槊。

“比武却要换这劳什子,有什么意思?”

都摩顿一脸的不爽快,似乎对这临时改变兵器的决定,非常不满。

仆固乙李笑道:“都摩顿,这是圣人对我等的关爱。刀枪无眼,万一出事反而不美。”

“哼!”

都摩顿冷哼一声,不予置评。

杨守文在一旁默默观察,感觉出,都摩顿对武则天似乎并不尊重,甚至有些轻视。

他心头有些奇怪,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

就在这时候,第二通战鼓声响起,杨守文和仆固乙李相视一眼,催马直奔校场中央。都摩顿在两人身后,催马不紧不慢的跟随。他看着杨守文的背影,嘴角一撇,露出了一丝狰狞的笑容。只是,杨守文二人背对着他,没看他他的笑容……

请大家关注一下老新的微信公众号,搜索‘庚新’或者‘gengxin7512’即可,万分感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