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六百零九章 回家第一弹

盛唐崛起 第六百零九章 回家第一弹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朝堂上,一场博弈悄然拉开了序幕。

杨守文的密折以六百里加急送至武则天的案头之上,也让朝堂上的气氛顿时紧张。

堂堂密使,居然在金城遭遇袭击?

身为朝廷命官的金城县令,被人谋害不说,连金城县尉也与贼人勾结,甚至在事发之后,满门被贼人杀害……这分明就是在打朝廷的脸,打武则天的脸,而且是啪啪作响。

太嚣张了!太猖狂了……

本来,狄仁杰过世之后,武则天已很少过问朝堂政务。

可是在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不禁勃然大怒,立刻下旨命大理寺彻查此事。同时,奉宸府也出动了密探,在洛阳城中横行。在张易之兄弟的指示下,把神都闹得是鸡犬不宁。

“自国老故去,朕常反思,以往是否过于刚强。

可是现在看来,非是朕刚强,而是有一些人总想无事生非,想要搅动朝堂的动荡。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查!给朕查个清楚。朕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在背后兴风作浪,想要坏了朕的江山。任何人胆敢阻止,皆以同案论处,绝不留情。”

武则天这道旨意一出,顿时人心惶惶。

特别是那些已经被张易之兄弟折腾的苦不堪言的朝臣,更是欲哭无泪。整个洛阳城,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武则天登基时展现的铁血手段,许多人至今还记忆犹新。这一次,虽然没有了周杰、来俊臣、侯思止之类的酷吏,但张氏兄弟的手段却不遑多让,甚至更加可怕。

来俊臣这些人说穿了,是奉旨行事,或有私心,却还识得大体。

可张易之兄弟却不一样,他们更多时候是借机敛财,并且贪得无厌。打着武则天的名号,奉宸府的爪牙们倾巢而出,敲诈勒索无所不为,手段之残忍犹甚于酷吏。

一时间,神都谈‘二张’而色变,所有人都变得谨言慎行。

随后,武则天又发出第二道旨意,召巴州刺史明琰返还洛阳,出任大理寺少卿一职。

短短数日里,朝堂上人事变动频繁。

一些昨日还在推杯换盏,谈笑风生的朝臣,一夜之间发配的发配,入狱的入狱……令人感叹物是人非。

凤阁侍郎姚崇被迫辞官,张柬之出任鸾台侍郎,张悦则被委任凤阁侍郎。

同时,原兰州刺史被就地罢免,押送回神都,并州长史魏元忠,则暂领兰州刺史一职,彻查金城一案。在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中,有一些人留意到,一个名叫吕程志的人,被派往金城,暂领金城县令一职。同时离开洛阳的,还有去年的武进士仆固乙李。武则天下旨新设丽水军,驻扎金城关。而仆固乙李,就是丽水军军使。

仆固乙李,大家还熟悉一些,是九姓铁勒之中的金微山仆固部落,送来洛阳的人质。

去年,他参加了恩科,并夺得三甲。

只是这三甲中,武状元杨守文如今出家了,另一个武探花武崇训则在外面历练了半年后返回洛阳,如今是左卫将军。相比之下,武榜眼的仆固乙李就显得默默无闻,没有什么人关注。但这里是洛阳,只要有心就能查到,仆固乙李和杨守文颇有交情。

随后,吕程志的身份也被揭开,居然是杨承烈身边的书记。

人们都知道,武则天颇为看重杨家父子。可是却没有想到,会如此的看着这对父子。

仆固乙李也就罢了,毕竟是武榜眼,还说得过去。

但吕程志算什么?不过是杨承烈身前的一个书记,幕僚,如今竟做到了一县父母官。

这对于那些郁郁不得志的人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神都,风云变幻。

杨守文并不知道,因为他的事情,洛阳已经闹翻了天。

事实上,就算他知道了,也未必会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任他洪水滔天,关他何事?

不过,他还是可以感受到一些紧张的气氛。

特别是当他抵达华阴县的时候,遇到了奉杨承烈之命,率部前来接应杨守文的张九龄、杨从义一行人。

夫蒙灵察见此情况,就向杨守文告辞。

他此次主要是为了保护杨守文返回洛阳,既然洛阳派来了人马接应,他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杨守文也表达了感激之情,并请夫蒙灵察代他向夫蒙令卿道谢。毕竟,夫蒙令卿原本并没有发兵保护他的责任,可是却主动派了儿子过来,终究是一场缘分。

“九郎,家中可还好吗?”

一晃,也有大半年没有见到张九龄了,杨守文在见到这位未来的大唐名相时,也是非常高兴。

张九龄表字子寿,不过熟悉的人,还是喜欢唤他九郎。

听了杨守文的问话,他顿时苦笑起来。

“还能怎样,乌烟瘴气。

青之你人虽不在洛阳,却把个洛阳闹得天翻地覆。这次金城的案子,令陛下大发雷霆之怒,下旨要彻查……不过,依我看这件事也查不清楚,或者说无人敢查清楚。”

“哦?”

张九龄压低声音道:“牵连太深了!”

他没有把话说明,杨守文也没有再追问下去。不过,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最后的结果会如何。

“对了,还有一件事要恭喜你。”

“什么事?”

“前些日子,弘农杨氏派人到洛阳,与杨公商议归宗之事。

听杨公的意思,已经商议的差不太多,估计明年清明前后,你就可以正式回归弘农杨氏。”

明秀一旁听了,顿时眼睛一亮,连忙道喜。

可杨守文却不知喜从何来,一脸平静。

对于弘农杨氏,他没什么归属感。说实话,他父子能够走到今天,和弘农杨家也没有太大关系。能不能归宗?在他看来并不重要。只不过,这是祖父杨大方的遗愿。

若能归宗自然好,以后也能有个依靠;如果不能归宗,他也不在乎,无非是一个出身罢了。

“既然如此,咱们就歇息一晚,明日早点动身。”

杨守文话锋一转,便把这个话题带了过去。

他确实有点想家了,想父母,想桃花峪,还有那翠云山上的某个人……

只是,正应了那句话,人生不如意十之**。杨守文越是归心似箭,这老天就越是不作美。当晚,一场大雪忽至。据张九龄说,这场雪是今年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清晨醒来,只见寒风呼号,狂风卷裹着鹅毛大的雪花飘落,天地都变得混沦起来。

放眼望去,白皑皑一片。

杨守文从台阶上下来,发现积雪已经没了小腿。

这么大的雪,肯定没有办法上路。就算是强行上路,估计也走不得太多的路程!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在鹿桥驿安顿下来,等待风雪止息。

这场号称是久视元年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足足持续了三天。

三天里,雪忽而大,忽而小,却接连不断。有时候,清晨看上去好像已经停下来,可是等收拾好行囊准备启程时,风雪忽倏而至,使得杨守文又不得不更改行程。

好在,杨守文性子绵柔,而明秀又是个随遇而安的家伙。加之江南少有如此豪雪,以至于明秀显得有些兴奋,于是买来了酒水,整日里拉着杨守文和张九龄饮酒赏雪。

对此,杨守文也颇感无奈……

大雪,终于止息。

骄阳当空,一扫数日来的阴霾,令人精神为之振奋。

杨守文一行人,终于再次启程,踏上了前往洛阳的归途。其实,鹿桥驿距离洛阳已经不算太远,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也许用不得一天就能抵达。可是现在,因为这场大雪的缘故,使得杨守文等人行进速度非常缓慢,整整走了两日,才过了慈涧,抵达千金堡。

雪后,方晴。

雄伟的洛阳城在一片白皑皑的雪景中,更显巍峨壮丽之色。

杨守文勒住马,眺望城廓,突然间大声喊道:“我回来了!”

空旷的原野上空,回荡着杨守文的声音:回来了,回来了……虽然不过是大半年,可是对杨守文而言,这次再来到洛阳城的时候,感怀却完全不一样。去年,他从长洲返回,还只是一个征事郎。而现在,他知道这洛阳城里,除了父母兄弟之外,还有一个牵挂他的人。

大半年来的出生入死,使得杨守文一直都精神紧绷。

现在,到了洛阳城,他一下子就放松了,而一路奔波的劳累,也好像消失无影无踪。

“走吧,咱们进城。”

杨守文说着话,催马向前。

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也变得热闹起来。

耳听着熟悉的官话,眼见着繁华的景象,杨守文的话也渐渐变得多起来……

他时而和张九龄说笑,时而又和明秀打趣,众人在不知不觉中,便来到了洛阳城外。

由于洛阳城西没有城门,所以杨守文等人要进城,必须绕到北门方可。

而洛阳北门共有三座,其中龙光门连接圆壁城,直通皇城,故而长年关闭;而徽安门由于大雪的缘故,也没有开启。要想入城,他们必须经由安喜门才可以。只是这安喜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人龙,当杨守文等人抵达时,一眼望不到队伍尽头。

“怎么回事?”

杨守文不禁诧异询问。

张九龄苦笑道:“还不是因为那件事,如今洛阳城进出盘查非常严格,所以就变成了这样子。”

这一路上,张九龄向杨守文讲解过洛阳的情况。

杨守文知道洛阳如今盘查非常严密,只是没有想到,会严密到了这种地步。

“看这样子,陛下是动了真怒。”

“倒也说不得是陛下的原因,而是……”

张九龄正向杨守文解释着,忽听得前方传来了一阵哭喊声。

一队身穿黑衣,耀武扬威的人拦住了一个车队,似乎是要强行进行搜查。若只是搜查也就罢了,这些人把车上的货物翻得乱七八糟不说,还登上车辆,要车上的女眷下车。

一个女人大声斥责这些黑衣人,却见那为首的黑衣人,一巴掌就把那女人打倒在地。

“尔一贱人,也敢在爷爷面前指手画脚?”

说着,他抬脚就要踹那女人,不想从车里跑出一个小丫头,一把抱住他的腿,哭喊道:“不要打我阿娘。”

“小贱人,找死!”

黑衣人一个不妨,险些摔倒。

一旁的同伴,则大声耻笑,似乎是说他丢了奉宸府的脸面。

那黑衣人勃然大怒,伸手就抓住那小丫头的头发,抬手一巴掌,打得小丫头一个趔趄便倒在地上,半张脸顿时肿了起来。不过,他似乎仍不肯罢休,上前还要殴打。

先前被他打倒的女人见此情况,连忙扑过去,护着女娃,更连连道歉。

黑衣人却不愿罢手,厉声喝道:“我现在怀疑尔等与反贼勾结,来人,给我把他们全都拿下。”

身后的黑衣人齐声呐喊,就要一拥而上。

就在这时,忽听一声弓弦颤响,一支利箭破空而来,唰的没入雪地之中。

箭羽晃动,紧跟着一个清冷的声音传来,“尔等那个敢越过此箭,就休怪我心狠手辣。”

黑衣人被吓了一跳,忙扭头看去。

只见一队骑军盔明甲亮,簇拥着几个僧人立马大道中央。

为首的僧人,身披黑色貂皮大袍,手持弓箭,正冷冷看着他们。

“我等奉宸府所属,奉张奉宸之命捉拿反贼,尔等休要自误。”

黑衣人眼见僧人气度不凡,于是高声喊喝。他们这些日子来横行洛阳,虽然嚣张跋扈,却也是有眼色的。所以,他连忙亮出了身份,想要把那僧人给吓退。毕竟,这一招非常有用。如今这洛阳城里,二张气焰熏天,谁又敢不卖奉宸府的面子。

哪知那僧人闻听,却冷笑起来。

“张奉宸?

我只听说过奉宸卫,却不知道什么张奉宸。至于那奉宸府,不过一群跳梁小丑,也敢在此张狂?我再说一遍,哪个敢越过箭矢,休怪我手下无情。”

这家伙是谁?直恁嚣张?

奉宸府的爪牙见状,也是勃然大怒。

其中一个黑衣人更不信邪似地道:“老子就是要过去,你奈我何?”

说着话,他抬脚就迈过了箭矢。

说时迟,那时快,马上的僧人突然抬手。一支利矢离弦射出,快如闪电,噗的正中那黑衣人的面门之上。黑衣人的脸上,犹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一头便倒在地上。

刹那间,偌大安喜门外的官道上,鸦雀无声。

僧人看着那些黑衣人,厉声喝道:“陛下让张易之追查金城案的同谋,却不是让你们在此骚扰平民百姓。普天之下,皆为陛下子民,尔等却狐假虎威,败坏陛下声名,与反贼又有什么区别?”

他怒目圆睁,怒视黑衣人。

“我乃杨守文,别人怕他张易之兄弟,我却不怕!

以前朝中有狄国老可以震慑那些魑魅魍魉,如今国老故去,我不敢自比国老,但也要维护陛下声名。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真以为仗着张易之兄弟就能为所欲为吗?

如果满朝文武不敢管,那我来管……

来人,给我把这些败坏了陛下名声的逆贼全部拿下,谁敢反抗,给我就地格杀勿论。”

明秀在杨守文的身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而张九龄先是一怔,旋即好像明白了什么,也不禁轻轻点头。

至于封常清等人,虽有些困惑,但也知道杨守文不会无的放矢。伴随着他一声令下,身后的骑军齐声呐喊,纵马便冲向了黑衣人。此事,那些平民百姓已经躲到了旁边,兴奋的看着眼前这一幕。而黑衣人则乱了手脚,纷纷拔出刀剑,装腔作势。

“青之,手下留情。”

一匹快马从城中飞驰而来,马上的人隔老远就大声喊叫。

杨守文却恍若未闻,厉声喝道:“我说过了,谁敢反抗,格杀勿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