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六百二十九章 鹰犬

盛唐崛起 第六百二十九章 鹰犬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北衙禁军,是伴随唐初军队国家化的完成而出现,属于皇帝私人需求的凸显产物。

而真正意义上的北衙禁军,始于贞观十二年。

从一开始,北衙禁军就具有非常明显的私属化特征,其兵源也是一招募为主,与府兵有着很大的不同。高宗、武则天两朝,羽林军的建立也代表着北衙禁军自南衙十六卫中脱离,与皇权有着紧密联系。不过,在羽林军建立之初,主要是承担宿卫中央的职能。其中,羽林军内部又有一个独立分支,也就是李世民一手建立的百骑。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百骑与皇帝的关系更为密切,属于皇帝私军。

后来武则天将百骑改为千骑,其私军属性依旧存在,但却已经无法满足皇帝要求。

在真实的历史中,李隆基登基,改千骑为万骑,而后又在万骑的基础上,改为龙武军。

到开元后期,唐玄宗为加强统治,于是建立了一支由宦官统帅的内飞龙兵。

当时这支内飞龙兵的首任统军,也就是被后人称作杀人太监的杨思勖……

杨守文并不知道,历史上飞龙兵的存在。

当他从东宫牡丹园离开的时候,仍感到有些迷糊,甚至眩晕。

根据李显和上官婉儿的解说,他大体上了解了这支飞龙兵的内部结构。虽然,杨守文也不是很了解锦衣卫的结构,但却依稀感觉,这飞龙兵与锦衣卫似乎有些相似。

或许,飞龙兵的结构不若锦衣卫那样严密,但其职能,却大同小异。

“青之,以后你我合作,还请多多关照。”

在杨思勖把杨守文送回宗正寺之后,笑着与杨守文拱手道别。

杨守文本能的还礼,目送杨思勖离去之后,才醒悟过来,杨思勖已成为他的搭档。

“阿郎,你没事吧。”

杨十六迎上来,关切问道。

杨守文摆了摆手,表示无碍。他在庭院中坐下,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脑海中也浮现出,牡丹园的一幕幕场景。

飞龙兵,听上去很牛逼,直属皇帝。

但实际上呢?

这支飞龙兵甚至连一个雏形都还不具备。准确说,此时的飞龙兵,尚只是由武则天提出的一个概念,上官婉儿和李显正在设法将之完善,但还没有真正开始组建。

也就是说,此时的飞龙兵只有杨守文和杨思勖两个光杆司令而已。

杨思勖对内宿卫,拱卫皇权。

杨守文对外镇压,负责清剿一切有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危险。

这可真是一个大难题,杨守文心中即有些激动,又有一些茫然,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茉莉,十六……你们两个收拾一下,天黑之后,随我离开。”

“喏!”

杨茉莉喜出望外,整日被关在这宗正寺里,虽然说并无太多限制,却终究不太舒服。

倒是杨十六反应过来,轻声道:“阿郎,那悟空它们……”

“一起带走。”

杨守文说完,便进入房间。

他躺在榻上,耳听屋外传来杨茉莉那四六不着调的北方小曲,心里不禁有一些羡慕。

杨茉莉傻乎乎的,似乎很可怜。

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至少,他无忧无虑,不必像自己这样,每天都有烦不够的事情!

想到这里,杨守文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对了,裹儿已经离开多日,也不见回来……若她回来后,知道自己走了,又会怎样?

这年纪越大,牵挂越多。

杨守文一时间也生出了颇多感慨。

不过,他很快就稳住心神: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离开这里,赶奔梓州去把幼娘带回来。至于其他事情,可以日后再说。总之,他现在的心,已经飞去了千里之外。

夜幕将临,一场靡靡细雨倏忽而至。

悟空、八戒、沙和尚以及小白龙并排蹲坐在门廊上,杨守文也换上了一系黑衣,头上裹着一条黑帻,端坐在屋中。大约快到子时,院门外传来了脚步声,紧跟着有人在外面打开了门锁,旋即脚步声远去。杨守文站起身来,便走出了房间……

杨十六把门轻轻打开,见院门外没有人,于是回头看向杨守文。

杨守文点点头,拍了怕悟空的脑袋,而后大步走了出去。四只獒犬紧随他身后,杨茉莉与杨十六则断后。三人四犬离开院落后,杨守文举目眺望,就见远处有火光跳动。他连忙向那火光闪烁处跑去,却见这宗正寺的侧门开启,周围空无一人。

看起来,杨思勖都安排妥当了!

杨守文招招手,迈步从侧门出去,然后沿着皇城夹道行进,但很快被一条河流阻挡。

“青之!”

黑暗中,杨思勖走了出来。

四只獒犬立刻做出了攻击的姿势,不过被杨守文拦阻。

“顺着这条河往下游走,会有一个水门。杂家已经安排妥当,水门没有关闭,你们到时候直接出去就是……上官姑娘已经命人在外面接应,换了装束,就可以离开。”

说完,他拍了怕杨守文的肩膀,转身离去。

杨守文也没有赘言,带着四只獒犬,轻手轻脚进入河中。

河水有点凉,不过还可以忍受。三人四犬顺着河水一路下去,穿过水门之后,按照杨思勖所说,上了南岸。这是毂水支流,出去之后,实际上已经不在洛阳城内。

两岸,杂草丛生。

一阵夜风吹来,杨守文忍不住一个寒颤。

没办法,时间紧迫!

本来,他大可以等武则天的赦令,但一来一回,他实在是等不及了!

而且上官婉儿也告诉他,武则天现在也不好对他太过宽容。毕竟杨守文烧了武家楼,把武崇训逼得跳河逃走,整个洛阳人都看在眼中。入宗正寺,已经是一种优待。如果这时候再放他出来,势必会让武家人感到面上无光,同时还会引来宗室的不满。

那皇帝位,并没有想象中的舒服。

在外人看来,武则天手握生杀大权,尊贵无比。

可实际上呢?她必须要考虑周全,照顾方方面面,而不是一味的强力镇压……

从某种程度来说,武则天受到的掣肘,远比其他皇帝更多。

“兕子,兕子?”

远处树林中,亮起了火把。

从林中走出一群人,为首的,赫然正是杨氏。

杨瑞和杨青奴都跟在她后,在她身旁,还有一个中年男子。

杨氏看清楚了杨守文,忙快步走了过来。

“婶娘,你怎么来了?”

“我若不来,莫不是要一直瞒着我吗?”

杨氏拉着杨守文的手,上上下下的打量,眼中泪光闪动。

“苦了我的兕子……为了幼娘的事情,竟使你犯下如此大罪,你让婶娘怎地放心?”

杨氏显然已经知道了幼娘的事情,但却不忍杨守文这样冒险。

且不说那梓州如今是什么情况,单只是杨守文越狱,就足以让他人头落地。在杨氏心中,幼娘是她的亲生女儿,她当然想念。可杨守文,也是她看着长大,视若己出。这些年,虽然杨守文并不经常陪伴在她身边,但那份孝顺杨氏都看在眼里。

女儿,很重要!

可如果是付出了杨守文的性命,却不是杨氏愿意看到的结果。

杨守文拉着杨氏的手,轻声道:“婶娘,两年前我就承诺,要把幼娘带回来,却食言而肥。这两年,幼娘飘零在外,一定受了许多委屈。这次能有她的消息,无论如何我都要把她找回来,绝不让她继续在外面受苦……婶娘,你放心就是……”

“婶娘不担心幼娘,只是委屈了兕子,婶娘这心中难安。”

杨守文又安慰了杨氏几句,总算是劝住了她。

“父亲呢?”

“父亲和母亲,前日已前往弘农。

明日一早,小弟也会带青奴一同前往。”

杨守文眉头一蹙,旋即就明白了杨承烈的心思。

杨承烈是东都留守,如果被他逃走了,必然难辞其咎。

现在,杨承烈已经离开,想必是和太子商议妥当。他知道拦不住杨守文,却又要顾虑到家中老小。最好的办法,便是置身事外!正好他今年要会弘农祭祖,也能不受牵连。

看样子,为了自己这次行动,家里人全都行动起来。

“杨婶,先让青之把衣服换上,这天气冷,莫冻坏了他。”

中年人突然开口,总算是让众人清醒过来。

杨氏立刻递过来了一个包裹,杨守文三人则转进了林中,把身上的湿衣服脱下,擦干身体后,换上了一身干衣。

“兕子,可知道我是谁吗?”

中年人在一旁站着,沉声说道。

杨守文一怔,旋即反应过来,道:“可是明叔父?”

“哈,果然聪明。”中年人正是明琰,他沉声道:“你这次的行动颇为冒险,不过好在上官姑娘已有了应对之策。但你要明白,你一旦顶上了这飞龙卫的名头,想要脱身,可不容易。”

“我知道。”

“既然你已经知道,我就不多嘴了。”

在这个时代,密探可不是一个多好的身份。

通常,人们会把他和爪牙、鹰犬之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就如同后世的锦衣卫,权势熏天,却不为世人所敬重。杨守文也一样,一旦他这飞龙兵统军的身份暴露,那么两年来他努力营造的士林名声,也就付之东流,只会被人们骂做走狗、鹰犬。

这个是危险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不被人所接受的职业。

明琰的意思很清楚: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杨守文笑了,轻声道:“叔父放心,我心里非常清楚,我在做什么,以及我未来该怎么做。

鹰犬之名虽不好听,却是朝廷耳目,不可或缺。

也许我将来有一日身败名裂,但我却不会后悔……更何况,也唯有此,才可以脱身前往梓州,才能够解救幼娘。请转告我父亲,若真有一****身份暴露,请他立刻和我划清界限。只要父亲在朝中,我就不会有大碍,唯有如此,杨家方可兴盛。”

明琰露出诧异之色,但眼中却闪过一丝赞赏。

他喜欢杨守文的这种态度,因为在他的身上,明琰好像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

“放心吧,哪有那么严重。

上有太子为你撑腰,下有你父亲和我为你掩护。

这次你前往梓州,要多小心……你父亲临行之前托我转告你:切不可逞强,需留有用之身,方能成就大事。另外,我在蜀州多年,虽没有什么建树,但却有几位好友。

你此去梓州,恰好我在梓州有一道友,名叫赵蕤,表字太宾,是梓州盐亭人氏。此人有任侠气,读百家书,博于韬略,长于经世。可惜他生于当今,所学无施展之处。这里有一封书信,你到射洪,必经过盐亭,可以前去拜访,也许会有用处。”

赵蕤!

杨守文这是第二次听到了这个名字。

此前在西域时,他曾听李客提起过此人,没想到明琰也与他相识。

杨守文也不客气,从明琰手中接过了书信。

“对了,你的武器,还有马匹,都给你带来了。

另外你那只神鸟,如今跟着四郎,他在昨日就已经出发,会在高门关与你汇合……”

说着话,杨瑞牵着大金,走了过来。

树林外听着一辆马车,四只獒犬则匍匐在车上,正向杨守文看来。

那大金看到杨守文,顿时兴奋至极,打着响鼻便跑过来,一头扎进了杨守文的怀中。

杨守文拍了怕大金的脑袋,抬头看看天色。

“叔父,已经不早了,我这就上路。”

“慢着!”

明琰拦住了杨守文,一招手,身后走来两个人。

其中一人,递来了一个包裹。

明琰接过包裹,转手交给杨守文道:“你此次入川,飞龙卫之名却无法使用,故而要有一个身份。从现在开始,你叫李易,官拜司刑寺司直。这里面,有你的公验还有司刑寺腰牌,遇到麻烦的时候,可以拿来使用。此外,里面还有一枚定命宝和一枚虎符。若有危险时,可凭此调动剑南道各州兵马,无需向剑南道州府呈报。

这口黄金瓦楞锏乃太子所赠,持此锏可打五品以下官员,先斩后奏。”

这一次,李显可是下足了本钱。

杨守文双手接过,而后转身朝皇城方向躬身一揖。

“那,我走了!”

“老牛头,过来。”

明琰再次拦住了杨守文,高声喝道。

从人群中,走出一个五旬老人,他诚惶诚恐上前,噗通就跪在了地上,“老牛头在。”

杨守文懵了,疑惑看着明琰。

明琰道:“他就是从梓州而来的报信之人。

你此去梓州,人生地不熟,需要有人为你向导。这老儿倒是个机灵的家伙,而且也知道幼娘的下落。让他跟着你,能免去许多麻烦……而且,我也答应,会给他一个前程。”

“你,就是老牛头?”

“正是小人!”

老牛头心砰砰跳,跪在杨守文面前,甚至不敢喘气。

之前,他听了幼娘的话,千里迢迢从射洪赶来洛阳。最开始,他还以为幼娘口中的‘有名望’,了不起就是如黄文清在射洪那般的名望,是洛阳的大富豪。可是,当他到了洛阳后才知道,那‘小哑巴’口中的‘哥哥’,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

杨守文职位不高,却是洛阳城的风云人物。

他醉酒诗百篇,名动两京;一部《西游》,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他是武状元,后来又成了太子的替身和尚,而且还与太子的闺女有婚约……他曾在长洲,为朝廷找到了千万黄金;他在安西,曾扭转乾坤,立下了大功。回到洛阳后,他更火烧武家楼,打得梁王之子跳水逃生,如今更被吓得跑去灵州,甚至不敢回来洛阳……

那一个个故事,在洛阳已经成为了传奇。

老牛头哪里会想到,他有朝一日能够面对这样的人物?

更不要说这几日,他在铜马陌,耳闻目染,全都是达官贵人,是他从来根本想象不到的大人物。

发达了!

老牛头嘴巴上说是淡泊名利,可身体却很诚实。

今晚,他被明琰带出城,终于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杨公子’。虽然不太清楚杨公子为什么会如此神秘,可在他看来,杨公子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有道理的。

抱住了‘杨公子’的大腿,那正如‘小哑巴’说的一样,是天大的富贵啊!

所以,当杨守文询问他的时候,老牛头激动的甚至说不出话来。

杨守文当然也看得出,老牛头现在的状态。

“会赶车吗?”

“回公子爷的话,小人小时候曾学过赶车。”

“很好,那上车吧……此去梓州,一路上少不得要辛苦你。”

“小人,小人,这是小人的福分。”

老牛头屁颠屁颠的跑到马车旁边,从杨茉莉手中接过了马鞭。

“兕子!”

眼看杨守文搬鞍认镫上了马,杨氏忍不住又快走两步,轻声道:“兕子,你要小心。”

“婶娘,等我的好消息吧……这一次,我一定会把幼娘给你带回来。”

说完,他在马上朝杨氏和明琰欠身一礼。

“二郎,青奴,到了弘农,请好好照顾父亲。”

“大兄!”

青奴眼泪汪汪看着杨守文……她还没有和大兄说上话。这也让青奴有些委屈,她上前两步,抓着辔头,哽咽道:“大兄,你要保重,奴奴等你回来,去找公主姐姐玩耍。”

杨守文,笑了。

他在马上弯下腰,揉了揉青奴的小脑袋。

青奴这才放手,杨守文旋即拨转马头,沉声道:“走了,咱们出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