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六百六十章 兵进铜山

盛唐崛起 第六百六十章 兵进铜山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

梓州的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了仲夏。

射洪的事情接近尾声,杨守文也收拾好了行囊,准备离开。其实,他原本早该启程,可是李清数次挽留,使得他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飞乌蛮占居铜山,数次出兵袭扰。其中一次,若非大玉遭遇飞乌蛮的灰隼,官军甚至没能觉察。

这也说明,飞乌蛮的力量在不断增强。

一个月的时间里,周遭有十余蛮部投效飞乌蛮,也使得飞乌蛮的兵力,超过万人。

李清的压力,越来越大。

他虽是营田判官,却无调动各州兵马的权利,必须要先通禀剑南经略使鲜于燕,而后由鲜于燕自各州调动兵马。这需要时间,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局势变得恶化。

同时,在进入四月之后,悉勃野人的攻势突然加强。

吐蕃人在四月中强渡白术水,攻破临邛。

鲜于燕不得已,在兵马尚未完成集结的态势下,只好退守斜江,作为蜀州最后的防线。

未曾想的是,原本位于蜀州西北的九大羁縻州突然间作乱,合兵一处,攻占灌口镇。

剑南道局势,也随之急转直下。

鲜于燕在此情况之下,只能一面加强防御,一面再次向各州征调兵马。

不过,他倒是没有忘记飞乌蛮的事情,在四月中下令,征调泸州、晋州、遂州、资州四州兵马支援李清。按照鲜于燕的想法,四州兵马,再加上李清所属兵马,兵力在五千以上。凭此兵马,平定飞乌蛮之乱,也就不在话下,会很快结束战斗。

只是,这许多兵马集结,并非小事。

李清虽说在鲜于燕身边效力有些时日,并且官拜营田判官,算得是经略使的左膀右臂。可这种独当一面的事情,却是大姑娘上轿,生平头一次。此前,他也没有机会去统领兵马,更没有作战交锋的经验。如今让他突然间主持一场战役,不免手忙脚乱。

梓州刺史,帮衬不上。

在飞乌蛮围困射洪时,刺史大人便大病不起。

孙处玄脱不开身,而射洪县更群龙无首。李清身边只有一些临时提拔起来的帮手,面对这种情况,一个个都有些茫然。

平定叛乱,可不是单靠打打杀杀。

更不要说这场叛乱的主体是蛮部,更牵扯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

于是,李清在万般无奈下,只好找到了杨守文和明秀帮忙。

杨守文是不想掺和战事,可是却又不好拒绝。不管怎样,李清和明琰有香火情,而他现在也身处这漩涡之中,想要脱身,又谈何容易?所以,他也只好留下来,为李清出谋划策。

只不过,杨守文也帮不得太多。

他对军事也不甚熟悉,好在身边明秀、桓道臣,出力不少。

杨守文甚至发现,桓道臣对于兵事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说,颇有些运筹帷幄的本事。

细想,句容桓氏本就是将门出身。

桓道臣的曾祖桓法嗣,也曾是行伍中人,虽说后来转为文职,但对兵事却极为精通。

只是不知为什么,杨守文前世,并未听过桓道臣其人。

“李判官说,这两日就会发动对铜山的战事……一俟铜山夺回,咱们就可以离开。”

陈府庭院中,杨守文一袭单衣,手摇折扇。

他的头发,在过去一段日子里已经长出了不少,不再似当初离开洛阳时那般的牛山濯濯。入夏之后,天气越来越热,他索性把裹头的头巾摘下来,露出了一头短发。

“这李清,也忒多事情。”

李裹儿一脸不高兴,撅着嘴唠叨。

也难怪,因为李清的缘故,使得他们这一行人的日程一再推迟。

算算时间,离开洛阳也有几个月了……裹儿最初的好奇和兴奋都已经消失殆尽,开始思念家人。

好在,有幼娘和她天天斗嘴,多少也能排解心中的烦闷。

幼娘坐在杨守文身边,笑而不语。

她一手短刀,一手果子,那果子在手中转动,果皮连成一条脱落,看上去煞是熟练。

她削好了一个果子,递给杨守文。

裹儿立刻道:“我也要!”

“自己动手好了,再说你不是还有人伺候吗?”

“我就要你给我削。”

“我才不要。”

每天,两个小丫头都会因为各种事情,争斗不停。李裹儿性子多少有些骄横,而幼娘则是那种吃软不吃硬的主儿,两个人除了杨守文能压制之外,其他人多是无能为力。

一看二人又要斗嘴,杨守文就一阵头疼。

他连忙把手里的果子递给李裹儿,轻声道:“小过,你先吃吧。”

李裹儿笑了,不无得意的看了幼娘一眼。

却见幼娘突然出手,手中羊角匕首唰的刺出,吓得裹儿连忙闪躲,手中的果子也脱手落下。

没等杨守文出手,幼娘另一只手却已经探出,稳稳接住了果子。

“臭丫头,你做什么?”

“哼,果子是我削的,你想吃,便自己动手。”

杨守文见状,顿时无语。

他也懒得劝说,抬手啪的一拍桌上的短剑,剑光连闪,幼娘手中的果子立刻变成了三瓣。一手拿起一瓣,递到了二女的嘴边,“小过,幼娘,再胡闹我可要生气了。”

两个小丫头,张口咬住了果子,脸上却露出灿烂笑容……

“青之,青之,出事了!”

杨守文收起短剑,拿着一瓣果子,正准备开口,忽听一阵脚步声传来。

明秀从外面急匆匆跑过来,来到杨守文身前,伸手从他手上把那果子抢过来,而后狠狠就是一口。

刹那间,四道如利剑般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怎么了?”

明秀感到了那目光中所蕴含的冷意,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而后看了看手中那一瓣果子,又看了看幼娘和李裹儿手里的果子,突然间好像明白了什么,连忙把果子递给了杨守文。

你特么吃过的东西给我?

这一次,便是杨守文的目光,也变得清冷了!

羊角匕首在幼娘手中飞转,而李裹儿则恶狠狠瞪着明秀。

就在明秀不知所措的时候,杨守文终于开口为他解围道:“四郎,你刚才说出事了,出了什么事?”

“刚得到消息,飞乌蛮蛮王孟凯,在飞乌县集结五千叛军,兵发方义。”

“哦?”

杨守文听闻这消息,不由得愣住了。

方义,是遂州府衙所在。

遂州刺史鲜于士简正在集结兵马,准备出兵平乱,这飞乌蛮却自己送上门去了?

不过,遂州下辖五县,其兵力并不充裕。

若是被飞乌蛮攻破了方义,则叛军必然更加嚣张。

可除此之外,飞乌蛮攻打方义的意义并不是很大……除非,飞乌蛮想要逃往山南,否则根本没有必要去攻打方义才是。杨守文在射洪这些日子,对周边的州县也做过一些了解。按道理说,飞乌蛮若要寻找退路,往晋州打通婆娑山才是正途。

可是……

“李判官准备如何应对?”

明秀道:“我刚从李清那边回来,听李清的意思,他是打算提前出兵,攻打铜山。”

若按照此前和李清商议的结果,是要等待四州兵马到位之后,再发动攻击,一举平乱。可现在,泸州兵马才刚集结完毕,准备从昌元县北上,预计在十天后会与晋州兵马在龙台镇汇合,而后兵发婆娑山,彻底断了飞乌蛮的退路,将之一举消灭。

那时候,官军会从射洪向铜山、飞乌同时发起攻击。

或许兵力略有不足,但对付飞乌蛮,当不在话下……

如今这突然提前出兵,会不会有意外发生?

杨守文不禁深吸一口气,看着明秀道:“那四郎以为,李判官是否应该出兵铜山呢?”

明秀摇摇头,叹了口气。

“现在出兵铜山,绝非上策。

孟凯手下叛军虽说人多势众,可是方义毗邻涪水,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叛军长于野战,而不精于攻坚。只要鲜于刺史那边小心应对,方义必然是有惊无险……”

杨守文听罢,深以为然。

李裹儿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既然如此,那李清为何急于出兵吗?”

“关键是……”

明秀话未出口,忽听得有人道:“鲜于士简,乃鲜于燕之子,李判官怕也是身不由己。”

陈子昂拄着拐杖从后院里走出,幼娘连忙起身,走上前搀扶。

“鲜于燕只此一子,且给予不小的期望。

若鲜于士简出事,李清难免会受到牵累……这种情况下,他只有提前发动,兵发铜山,以期能围魏救赵。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以为,李清弄不好,会惹来麻烦。”

陈子昂在圆凳坐下,把拐杖放在身边。

他看了一眼杨守文,轻声道:“青之,你最好立刻去劝说李清,让他沉住气才是。”

杨守文有点糊涂了!

按照陈子昂的说法,李清的选择倒也正常。

鲜于士简既然是鲜于燕的独子,而李清又是鲜于燕的手下,他又怎可能坐视不理?

“叔父,李判官攻打铜山,围魏救赵乃是一件好事,为何要阻拦他呢?”

“从此前飞乌蛮的一系列举措来看,孟凯身边,必有高士为之出谋划策。

且飞乌蛮此次作乱,恰好与吐蕃人相互呼应,难保之间没有勾结。如此情况下,飞乌蛮何以要突然攻打一座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意义的方义呢?其中,恐怕有诈!”(未完待续。)

...、、重庆大学巨.乳校花自拍,真正的童颜巨.乳照片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美女( 美女岛 搜索 meinvdao123 按住3秒即可复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