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在滦河观风景(一)2/5

盛唐崛起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在滦河观风景(一)2/5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滦河,古称渜水,因发源地有众多温泉而得名。

后因讹而改名为濡水。随着胡汉交融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到了唐代已经变味滦河。

滦河,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直入渤海。

而在其上游,也就是后世的围场地区,此时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圣历元年十一月,一场暴风雪突然来袭。大雪整整持续了两天才停下来,厚厚的积雪可以没至膝盖,千里莽原冰封,只见白皑皑满目苍茫,令人顿生寂寥之意。

滦河已经结冰,河面上甚至可以行驶马车。

坐落在滦河东岸的一个部落里,草原上的牧民们正穿着厚厚皮袄,清扫着积雪。

“杨大郎,歇歇吧。”

一个三十多岁,看上去非常健壮的女人穿过部落,来到河边的一个帐篷外。

那帐篷不是很大,只能容两个人居住。

帐篷外的拴马桩上,系着一匹神骏的高头大马。

那马体高在五尺向上,也就是一米五以上的高度。身体呈管状,胸部窄,背部长,肋骨架浅,趾骨区长而不显,后区则略窄,但强健有力。臀部略长,肌肉发达,呈正常的倾斜角度。

耆甲高过普通的战马,长且肌肉发达。

肩宽,弧度良好,皮毛亮泽而皮很薄。这匹马的体型极为饱满又没,头细颈高,四肢修长。它体形优美,在衬以高昂弯曲的颈部,更凸显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线。

此刻,这匹黑马正静静站在那里,不时发出一两声轻弱的响鼻。

而在距离黑马不远处的帐篷门口,则插着一根鹅卵粗细的大枪,通体黝黑,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息。

帐篷旁边,有一个简易的棚子,里面垒砌了一个火炉。

一个身高大约在176公分上下。体形单薄的少年,正光着膀子,抡锤敲打通红的铁块。

那柄大锤,约摸着有十几斤重。但是在少年的手中,却轻若无物。

他头发披散,在身后用一根黑色带子扎起来,好像马尾一样拖在身后。光着膀子,挥舞着铁锤。每次铁锤敲砸在铁块上。都可以看到那单薄的身体,竟分歧曲线柔和的肌肉。

“杨大郎,这么早你就开工了?”

女人站在棚子外面,笑呵呵与少年招呼。

少年停下锤,转过身来。

他生就一副清秀的面容,脸上的线条很柔和,还带着一种呆萌的气质。

“原大娘,你来了。”

少年,赫然正是杨守文。

而站在棚子外面的女人,也是他的熟人。那个当初在孤竹托付了杨茉莉的原大娘。

“狼矛又去打猎了?”

“是啊,反正呆在这里,也无事可做。”

原大娘口中的狼矛,就是阿布思吉达。

吉达,在突厥语里本来就有长矛的意思。加上他性子坚韧,沉默寡言(哑巴),且出手狠辣,一如草原上的孤狼。所以,这部落里的人们,都称呼吉达做‘狼矛’。

杨守文和原大娘相遇。也是一个偶然。

那日,他和阿布思吉达从昌平一路北上,追踪慕容玄崱的叛军。

他要抓住慕容玄崱,打听幼娘的消息。可慕容玄崱却非常小心。而且为人很机警谨慎。他坐镇中军,身边总跟随着一个三百人之多的卫队,守卫可称得是森严。

杨守文艺高人胆大,却不代表他会莽撞行事。

那三百卫队,号称灵狐卫,据说是慕容玄崱从静难军中千挑百选出来的锐士。一对一。乃至一对十,杨守文都不会畏惧和退缩。可一对三百,就算是有吉达相助,也不可能取胜,更不要说抓住慕容玄崱。慕容玄崱机警如狐,一旦失败,再想动手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对付这个家伙,杨守文和吉达都认为,需要一击必中。

慕容玄崱撤离昌平之后,出居庸关,过妫州,一路向北。

他先是收拢了清夷军的溃兵,而后攻占广边军,强渡潞水之后出长城继续东进。

一路上,他不断收拢溃兵,袭扰那些弱小的部落。

等到了滦河的时候,原本只有三千多人的静难军,竟然壮大到了七八千人,声势颇为骇人。

杨守文眼看着慕容玄崱的兵马越来越多,也不禁暗自叫苦。

可是,他又没有办法阻止,期间他和阿布思吉达几次暗助小部落,试图进行偷袭。只是,草原上本就是强者为尊,适者生存的世界。小部落见慕容玄崱势大,所以抵抗也就不甚激烈。杨守文两人虽然杀了近百名静难军,但却无法阻止慕容玄崱的势力越来越大……刚开始的时候,杨守文以为这回事一次速战速决的追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慕容玄崱东出长城,杨守文意识到,这将是一次漫长的追击。

这,需要耐心和时间。

杨守文不断适应着这种追击的过程,耐心越来越大。

在十月中,他们于滦河下游,也就是武列水和滦河交界处之处,遇到了原大娘一行人。

原大娘他们是从孤竹逃难而来。

靺鞨人偷袭居庸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把原大娘他们也都卷入了战乱之中。

一开始,原大娘等人在观察局面。

可随着慕容选择败北,原大娘等人也不敢在孤竹继续居住。

天晓得,朝廷大军回来之后,会不会对孤竹进行报复?毕竟,那些靺鞨人出自孤竹。

乍遇杨守文两人,原大娘也非常惊讶。

不过,她没有询问杨守文两人的目的,甚至还为杨守文掩饰身份,让两人在部落中落脚。

可是,那武列水和滦河交界之处,兵荒马乱,且荒凉贫瘠。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要面对来自于奚人的袭扰。这里,依旧是大唐治下,名为饶乐都督府。不过,朝廷对这里的控制力度,几乎为零。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以奚人为主。这是个喜欢蛇鼠两端的民族,即归附朝廷,同时又与突厥人交好。

武则天登基之后,对外战事接连失败,令奚人渐渐向突厥靠拢。

万岁通天元年的契丹人之乱,奚人同样也有参加。只是他后来见情况不妙,又马上和突厥人联手,从背后狠狠捅了契丹人一刀。之后,奚人靠着突厥人稳住阵脚。

奚人的不断袭扰,令部落也无可奈何。

无奈之下,部落的人们在经过商议之后,决定继续北上,前往赤山落脚。

赤山归属于松漠都督府,同时又是契丹人控制的地区。如今的契丹人虽然已不复早先李尽忠时期的强盛。但盘踞赤山,依旧是不可小觑的力量,无人敢去轻视。

最重要的是,赤山契丹与突厥和靺鞨人交好,正不断招拢契丹子民。

部落里,以契丹人为多,投靠赤山,自然能够得到关照,也是大家最终同意的原因。

杨守文本不愿意同行,可是后来听说这支队伍会路过滦河,也就是如今慕容玄崱盘踞之地,他立刻改变了主意。只是没有想到,就在他们抵达滦河的时候,一场暴风雪突然袭来,令他们不得不暂时停下,在滦河畔安营扎寨,等待风雪停息。

“大郎,我们要出发了!”

原大娘看着杨守文,轻声道:“虽然不知道你们的目的,但我想你不会和我们一起走吧。”

杨守文犹豫一下,轻轻点了点头。

“我就知道,县尉之子,又怎会随我们同行?”

她说完,上前拍了怕杨守文的肩膀。

天气很冷,几乎是滴水成冰。可杨守文身上却汗涔涔,更冒着一股白色的雾气。

“帐篷就留给你,待会儿我让人再松懈酒食。

再过几日,还会降温,如果你们打算在这里长留的话,最好找个妥当的地方安顿。已经是隆冬了,天晓得暴风雪何时会再来。这帐篷撑不久,你们要早作打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