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十七章 有那么一只猴子(上)中秋快乐!

盛唐崛起 第十七章 有那么一只猴子(上)中秋快乐!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 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杨守文讲的,自然就是后世被称作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事实上,西游记的故事,就是从玄奘取经的故事中衍生出来,最终在明代成书。

幼娘年幼,跟她讲红楼梦,她未必能懂。

杨守文前世读《红楼》,也是在他瘫痪之后才读进去。在那之前,十几次捧起《红楼梦》,结果都是读到一半就丢掉了,实在没办法读进去。水浒,那是宋朝的故事;三国,女孩子绝对不会喜欢。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这部西游最为合适。

正如杨守文所预料的那样,幼娘听得入迷。

那只在后世令万千人所喜爱的猴子,也成功把幼娘吸引。

从灵根育孕源流出,一口气讲到了悟彻菩提真妙理。原书的字数并不算多,可是要讲起来,就必须增加许多属于自己的东西,着实让杨守文费尽心思才算做到。

不知不觉,已是正午。

院门外传来车辕声,杨氏从县城回来了。

杨守文终于找到借口停下来,把幼娘放下来,起身往外走。

只是站起来之后,他险些一头栽倒在地上。抱着幼娘讲故事,腿都麻了!杨守文扶着廊柱,活动了一下腿脚,就见杨氏拎着一个小包,施施然从外面走了进来。

“把东西放在这里。”

前院有一座柴房,杨氏进了小院之后,便对门外说道。

杨守文走过去,才发现院门外竟然停了一辆马车。车上装着大大小小近二十个坛子,压得车轱辘吱呀作响。赶车的是一个黑壮青年,听到杨氏的吩咐,便从车上拎着两个坛子走进来。

“这么多酒?”

杨守文不禁有些吃惊。

杨氏道:“兕子要的又不是什么好酒,不过是些寻常酒水,能值得几个钱?

一共花费了一贯又四百钱,另有五十钱是车马钱,我已经给了车夫。这还是那个酒肆的酒水不多,如果把两贯钱都花完,至少还能再添加十坛酒……兕子,这些够吗?”

“够了,足够了!”

杨守文不清楚外面的物价,更不知道两贯钱可以买多少酒水。

其实,杨氏买的这些酒算不上好酒,但是就昌平的消费水平,对普通人而言已算的是好酒。

“兕子,你买这么多酒,究竟做什么?”

杨守文笑道:“婶娘不必多问,到时候你就清楚了。”

“故作神秘!”

杨氏笑骂一声,把手里的包裹递给杨守文。

“快去吃饭吧,回来的晚了,来不及开伙,就在城里买了些巨胡饼,你先垫垫肚子,晚上再给你做好吃的。”

巨胡饼,是唐时一种极有名气的食物。

用一斤面做成饼,然后在里面加入半熟的羊肉继续烤制,代表皮金黄即可食用。一张巨胡饼,差不多有两斤重,也是胡人最喜欢食用的食物,就是腥膻味偏重。

杨守文也不讲究,把两张巨胡饼拿去厨房,用刀切开,放在盘子里端到门廊之上。他把幼娘抱在腿上,递给她一块饼子。只是没想到,幼娘却一本正经道:“兕子哥哥,我不要吃这个,我要吃桃子。”

“幼娘休闹,这时节哪儿来的桃子?”

“我不管,我就是要吃桃子。”

幼娘罕见的顶嘴,让杨氏颇有些惊讶。

杨守文暗道一声,还是低估了西游记对小孩子的吸引力。

他连忙低声哄劝,总算是让幼娘改变了主意,安安静静吃完了饼子之后,就跑到天井中间做势跺脚,口中还‘变、变、变’的叫个不停,逗得杨守文不禁大笑。

“疯疯癫癫,莫不是得了痴症?”

“婶娘不必担心,只是刚才给她说了个故事,可能太入迷了,所以才变成这样子。”

杨氏忍不住也笑了,看着疯疯癫癫玩闹的幼娘,只得无奈摇头。

午后,杨守文带着幼娘放牛,又给她讲了两段西游记。

晚上回到家中,疯闹了一整天的幼娘很快就困了,早早爬到了床铺上,乖乖睡觉。

杨守文这才得空,拿起那本大唐西域记,在灯下阅读。

只是这时代的文字,着实让他头疼,看了不一会儿就有些困了,于是准备上床休息。

就在这时,忽听外面传来杨氏的声音,“兕子,快起来,阿郎来了。”

阿郎,是唐代仆人对家主的称呼,也就是杨守文的父亲,杨承烈!

老爹这么晚过来,难道出事了?

杨守文闻听,连忙翻身爬起来,披衣走出房间。

“阿爹怎么来了?”

“不知道,阿郎刚到,在正堂等你。”

杨守文点点头,沿着门廊而走,很快就来到了正堂。

不过走进正堂之后,杨守文顿时愣住了。杨承烈一身皂色衣衫,俨然一副商人模样。

在唐代,屠、商以皂,也就是黑色,庶人着白,士卒以黄。

杨承烈正襟危坐,身前还放着两个包裹和两顶笠帽,看上去似乎是要远行的样子。

“阿爹,你这是……”

“杨嫂,你在外面盯着,我有事和兕子说。”

“喏!”

杨氏其实已经很累了。

昨天折腾的一晚,今天又忙碌一天。不过杨承烈既然吩咐,她自然会照办,于是拿着针线活,坐在门廊上缝补。

“阿閦奴,你坐下。”

杨承烈一指身前的席位,沉声说道。

杨守文连忙坐下来,疑惑看着杨承烈。

看得出,杨承烈其实也很疲惫,眉宇间更带着些许困倦之意。

想来那凶杀案把他折腾的不清,弄不好有可能已经惊动了县令,甚至被县令斥责。

“昨天的事情,你做的好。”

杨承烈闭上眼睛,沉吟片刻后道:“若非你临时赶去弥勒寺,说不定会发生更大的案子。不过,想你也知道,凶手没有得手,甚至被你击毙一人,必不会甘休。”

“孩儿知道。”

“所以我担心出岔子,就和你老虎叔父定下计,准备引蛇出洞。”

杨守文眼睛一眯,沉默不语。

“我已宣称,在小弥勒寺找到了一样重要的证据,相信那些凶手一定会出现。不过单纯等待也不是个事情,我们还要再设法暗地里调查。你老虎叔父如今坐镇在城里,以调动民壮进行查找。不过,凶手未必会躲在城里,也可能躲在其他地方。”

杨守文眼珠子一转,立刻明白过来。

“阿爹的意思,他们会在孤竹?”

杨承烈点点头,轻声道:“孤竹非我昌平所属,且情况复杂,一个不小心就会打草惊蛇。所以我准备秘访孤竹,恳请那边官府给予帮助。衙门里的人不适合轻举妄动,所以我准备带你前去……你如今痴症痊愈,胆大心细且随你阿翁练得一身武艺。最重要的是,你以前没有抛头露面,所以去了孤竹,也不会有人认识。

怎么样,你可敢随我前往?”

记忆里,从四岁搬来昌平之后,就没有走出过村庄周围。

杨守文想了想,轻声道:“能为阿爹分忧,孩儿求之不得。”

杨承烈满意的笑了,把身前一个包裹递给杨守文,“这是我给你准备的衣服,你去换一下,咱们连夜动身。”

“喏!”

杨守文二话不说,伸手接过包裹,便起身返回房间。

包裹里,是和杨承烈身上着装相同的衣物。杨守文穿上之后,却发现那衣服的大小正合适。看起来,杨承烈并不是想像中那样对杨守文不闻不问。否则的话,也不可能拿出正好合身的衣服。

换上衣服,杨守文抄起虎吞大枪,便来到前院。

“兕子,跟随阿郎出门,要千万小心,且不可以莽撞。”

临出门的时候,杨氏拉着杨守文的手,反复叮嘱。

“婶娘放心……只是明日幼娘起床,还请婶娘代为安抚。

告诉她等我回来再给她讲故事,让她最近一段时间不要出门,老实待在家中。”

杨守文别的不担心,最怕幼娘起床看不到他,又要生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