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万贯家财(1/5)求月票!!!

屋外,传来青奴快乐的笑声。

鹰唳、犬吠、马嘶汇聚在一起,让这个沉静多日的宅院,一下子变得生气勃勃。

宋平在外面,陪着杨瑞、青奴和杨茉莉以及宋三郎两个孩儿玩耍。

吉达则要照顾大玉和悟空四个,因为它们彼此还很陌生,经常会发生冲突。

杨氏抱着一月,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毕竟不是杨守文那种半吊子的水平,杨氏曾把杨守文和幼娘带大,自然很清楚怎么哄孩子。一月在杨氏怀里很乖,早早就睡了。杨氏一边哄着她,一边和宋氏与宋三郎的妻子说说笑笑,也让这庭院里变得笑声不断,显得是那么温馨和自在。

宋三郎则带着宋安,蹲在马厩外指指点点,点评金子和斧头。

杨承烈吃了一口醒酒汤,看着杨守文道:“这么说来,你准备收养一月吗?”

“嗯!”

杨守文没有吃酒,只要了一碗白水。

他有些懒散的坐在那里,轻声道:“幼娘没有找回来,婶娘虽然没说,但我知道她心里不好受。让一月陪着她,也能让她找个寄托。再说了,我总不成再丢弃一月一次。她父母都不在了,而且已经被抛弃了一次,再抛弃的话,就太可怜了。”

“是啊,的确可怜。”

杨承烈点点头,轻声道:“既然你已经有决断了,便以你所言。

不过,幼娘的事情,可有线索吗?我来这边打听了一下,却少有人知道那劳什子岁寒三君。你舅父在洛阳也会使力,但以目前形势来看,岁寒三君非常神秘。”

“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杨承烈苦笑点头道:“真没有!”

他换了个姿势,以便让自己坐的能更舒服一些。

“你舅父是河南校尉,人脉颇广。

但我问他的时候,他却是一脸茫然……兕子,岁寒三君绝不是简单的江湖客。我也拜托卢昂打探他们的下落了。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他的回信。慕容玄崱说,岁寒三君中的竹郎君在巴州?这倒是一个线索,我可以设法托人去打探。”

“陈子昂吗?”

杨承烈看了杨守文一眼。点了点头。

“我知道你不喜欢伯玉,但是……你能接受管虎出身小鸾台,又为何不能接受伯玉呢?”

杨守文轻声道:“那不一样。

管叔父虽在小鸾台效力,可是心胸坦荡。他隐瞒你,又不是故意为之。不过是上名差遣。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年来,管叔父并没有做过对你我不利的事情,对不对?”

对管虎,杨承烈心里始终有一个疙瘩。

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杨守文说的没错。

只是那小鸾台……杨承烈脑海中却浮现出了一个人来。

那时候,他刚成为奉宸卫,在掖庭偶然机会下,见到了她。那时候的她,年方十二岁。被宫中的太监责骂,楚楚可怜,好像一只被吓破了胆子的小狸猫一样。

杨承烈当时年少气盛,便出面求情。

那个太监叫什么来着?对了,高延福……

再次见到那个小女孩的时候,她却摇身一变,变成了才人。

时间过去太久了,杨承烈的记忆甚至有些模糊。只依稀记得,在他娶郑熙雯为妻的那天晚上,她出现了。那时候的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光彩照人,而且被圣人看重。她说是来向他道贺,同时也是感谢他当初仗义出手。为她求情。

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联系。

杨承烈带着妻子去了均州,而她……

据说,她如今被称作内舍人,是圣人身边的近臣,更执掌着小鸾台。

“父亲?”

“啊?”

“我再和你说话呢。”

杨承烈闻听。顿时露出一抹尴尬的笑容。

直娘贼,我和兕子说话,怎么会突然想起她来?这么多年,想来她已经记不得有我这么个人。

想到这里,他揉了揉脸。

“晚上有些吃多了酒,所以脑子不是特别清楚。你刚才说什么?”

“我问你,家里现在情况如何?”

杨守文没有问他为什么走神,而是重启话题。

杨承烈苦笑道:“这荥阳,终究不是昌平可比,每日用度极高,所以家里情况不是很好。”

“哦?”

“来之前,我把昌平的那几匹马都卖了,也算是小有积蓄。

可是你阿娘要酿酒,先是打造了那一套器具。你也知道,你阿娘虽然在其他事情上不是太清楚,但是这商事却颇有天赋。她说你那套器具,不能放在一处打造,于是我只好找人分别在荥阳、荥泽、成皋、管城和巩县几个地方分别制作,然后拿回来组装。

之后,你阿娘让人买来了大量的汜水春,还让人定制了两千多个酒坛子。

这样一来,花销甚大……咱们带来的钱两几乎快用尽了,如今家里也就剩下两百贯左右。这两百贯除了日常用度,还要包括一些额外的开销,以及这宅院的租金。

虽然你舅父不肯要,但是却不能不给……关键是,那些酒,至少要到九月才可出窖。你没有回来之前,我也再想着该怎么弄点钱来,否则我担心会撑不到九月。”

杨守文点点头,沉吟了一下,便起身出门。

片刻后,他拎着一个皮囊走进来,把皮囊放在了地上。

“孩儿这次塞北之行,收获不小。

呵呵,阿爹肯定想不到,我与吉达走了两月,从突厥人手里抢了不少金子。这里大约有二百铤金饼,足够咱们的用度。两千坛不够,咱们到九月,至少要拿出一万坛酒来。而且,那酒坛子全部退掉,咱们重新定制,我已经有了清晰的想法。”

一铤十两,二百挺就是……两千两?

饶是杨承烈久经风浪,听到这数目也不禁吓了一跳。

荥阳和昌平不同,荥阳的金价远高过昌平的金价,差不多一两黄金就是八贯开元通宝。

两千两,一万六千贯?

在古代,常有万贯家财的说法,以形容家庭富有。

刚才还在为钱财担心,这一眨眼,就有了万贯家财?

杨承烈用了甩了甩头,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若是不够用时,父亲再找我要就是。我那里还有大约两百多铤,大兄手里,也有三百铤左右。我想这些钱,足够咱们撑到九月。”

“慢着慢着,我有点头晕。”

杨承烈吞了口唾沫,轻声道:“你的意思是说,除了这两百铤金子之外,还有五百铤吗?”

杨守文点点头,笑道:“父亲,这些钱够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