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二百二十章 上达天听(下)8/8求订阅!!!

上官婉儿没有再开口。

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对于从出生后不久,就因为父亲上官仪得罪了武则天被杀,自己和母亲被抓进掖庭,并且生活了十四年之久的上官婉儿来说,是一件必须掌握的技巧。

她看得出来,武则天这时候心情很好。

若换个人的话,说不定会趁机提出要求,讨要好处。

但深得武则天欢心的上官婉儿却知道,这个时候最好的反应就是保持沉默,不要打搅武则天的回忆。

她轻轻**武则天的肩膀,并不时伸手,把她额前的湿发拢起来。

“不对啊!”

武则天突然醒悟过来,“朕记得杨大胆后来娶了郑家那千娇百媚的小娘子,结果得罪了人,就带着郑家女离开了长安。当时他去了哪里?朕一时间有些想不起来了。”

“均州。”

“哦,那就是了!他走的时候,至少是个折冲校尉,怎么后来跑去了昌平?”

“这个嘛……婉儿也不太清楚。”

“嗯,你接着说。”

“说什么?”

“就是杨家父子的故事啊?朕喜欢听。”

“这个……”

上官婉儿露出了犹豫,令武则天一下子捕捉到了。

“怎么了?”

“其实,后面也没什么了,杨守文如今重伤在床,昏迷不醒。”

不带你这样子的,前面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间一下子变成了杨守文重伤昏迷了?

武则天的好奇心更浓,沉声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与朕好好说道。”

“根据荥阳补阙今日的密折奏报,那杨守文在观水阁之后,就去了石城山下的村子。大家也知道,杨承烈是郑家的女婿,却不知为什么,没有回老家。反而投奔了郑氏。不过郑氏也不错,他那妻弟郑灵芝,今为河南校尉把他们安置在石城山下。”

“嗯,你接着说。”

“杨守文和杨承烈相聚之后。也没做什么事。

不过,潘家子后来被潘氏族长杖毙在了祠堂前……也正因此,贺季真才没去找潘家的麻烦。再后来,杨守文修整庭院,还作了一篇文章。婉儿因为爱其文章品性高洁。故而便背记心中。”

“那小娃娃才十七,能作得什么高洁之文?”

武则天显然不太相信,嗤之以鼻道。

“是很好嘛,反正婉儿感觉不错。”

“是吗?”武则天回过头,看了一眼上官婉儿,“既然婉儿说好,那朕倒是要听听。”

“嗯!”

上官婉儿松开武则天的肩膀,绕过武则天的身子,在她身前站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入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

“很普通嘛,哪里好呢?”

“大家,你听婉儿背完嘛。”

上官婉儿露出娇憨之色,向武则天撒娇道。

已是三旬美妇,可是却仍流露出令人心动的风姿。

武则天忍不住笑了,连连点头:“好吧好吧,那朕就听听朕的‘内舍人’推荐的文章。

不过,牡丹是很好,朕也喜欢。”

上官婉儿深呼吸两口气。接着背诵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本来,武则天还真没有把杨守文的这篇文章放在眼里。

可是听着听着,她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庄肃表情。

上官婉儿继续背诵道:“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上官婉儿背完之后,小心翼翼看着武则天。

因为这爱莲说的最后一句……要知道,武则天刚说过,她喜欢牡丹。

武则天面容平静,双眸紧闭。

良久,她突然长叹一声,“三省六部中能人无数,何以独独没有此等品性高洁之士?”

武则天用的是‘士’,而不是‘人’。

这一句话,也就足以表明了她对杨守文的认可。

“婉儿,这杨守文如此品性,何以又会重伤?”

上官婉儿叹了口气,“说来,也是这孩子命中多难。

据说他出生不久,母亲就故去了。之后浑浑噩噩十五载,世人皆以为他患了痴症。”

“慢着!”

武则天一对柳眉竖起,眼中闪过一抹戾色。

“既然痴症十五载,也就是说他并未就学,他那些文章又从何而来?”

“据杨承烈说,郑娘子死后,便托梦于杨守文身上,并在冥中倾心教导,才有杨守文如今的才学。”

“这种话,你相信吗?”

上官婉儿想了想,用力点头道:“婉儿相信。”

“为什么?”

“不为什么,若非郑娘子冥中授业,那杨守文又怎能有此才学?

据杨承烈说,郑娘子病故前,看得最后一本书是《文心雕龙》。而杨守文恰恰最后学得也是《文心雕龙》。况且,若杨守文背后真有人捉刀。能写出《爱莲说》这样文章的人,又岂是那种甘于捉刀之人?除了郑娘子冥中授业之外,别无解释。”

说得很有道理!

武则天听罢了上官婉儿的分析,颇以为然。

她从汤池里站起来,缓缓走上池案。

上官婉儿连忙也起身上去,自有那宫女上前为两人擦拭身上的水渍,而后换上衣裳。

武则天走进了汤池旁边的亭子里,在里面坐下。

“婉儿,你接着说。”

上官婉儿应了一声,在武则天身前坐下,取了一枚浆果递给武则天,然后轻声道:“前几日寒食,杨守文随父一同登山。据说,他还写了一部异志,杨承烈抄录下来之后,在郑娘子坟前烧了。而杨守文,更在郑娘子坟前,即兴作了一首请明诗。”

“念。”武则天接过了浆果,含在口中。

上官婉儿想了想,轻声背诵道:“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篙共一丘。”

武则天听完,猛然倒吸一口凉气。

“这孩子,好大的怨念。”

她隐隐猜出,杨守文之所以作出这首诗,很可能与杨承烈隐居昌平,有莫大关系。

看起来,这里面有故事啊!

“就在他作了这首诗之后,突然有刺客来袭。

为首之人,就是那荥阳潘氏族人潘道子,而且还带了五十多人,围攻杨家父子……那潘道子就是潘华的父亲,他为了泄愤,竟刀劈郑娘子的墓碑。杨守文当世为保护郑娘子墓碑,以至于身上多处受伤,最后怀抱墓碑,昏死在了墓碑之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