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太子不贤(下)3/5求月票!!!

太平眼中,闪过一抹冷色。

“可是太平却听说,裹儿出生时,就有了婚约。”

“啊?”

李显双手捂面,用力搓揉了一下,眼中尽是迷茫之色。

“太子,太平再与你提个醒,嗣圣元年,均州武当山下,不知太子是否还记得呢?”

一段几乎已经遗忘了的往事,蓦地浮现在李显的脑海中。

那一年,他被贬均州,不久之后又被贬去了房陵。当时的他,惶惶如丧家之犬,身边甚至没有多少家臣护卫。在去房陵的路上,他途经武当山下,遭遇了一场伏击。

那场伏击,令他后来大病一场,几乎因此而丧命。

而在那之后,李显更努力的想要把那段经历忘却,一晃十五年,整整十五年了……

那个白发如雪,衣袂飘飘若神仙般的老人。

那个坐在老人背上背篓里,若粉雕玉琢的小娃娃……那天,裹儿在车中降生。当时连个接生的稳婆都没有,裹儿出生的时候,甚至连襁褓也找不到。那个小娃娃把身上的棉衣脱下来,将裹儿包裹住……一晃十四年,整整有十四年了啊……

“太子,想起来了?”

太平公主那冷幽的声音,在李显耳边响起。

他抬起头,眼中泪光涟涟。

“太平,若你不提此事,我真的都要忘记了。”

说罢,他转身,声音哽咽道:“母亲,还请原谅儿臣不孝,时隔十四年,儿臣,儿臣,儿臣都忘了这件事情。太平说的没错,十四年前,裹儿出生。儿臣就为她定下了一门亲事。”

李显的这个回答,让武则天和狄仁杰都沉默了。

武则天静静看着李显,她想要知道,李显是真的忘记了?亦或者是在她面前做戏?

“忘记了?”

太平公主嘿嘿冷笑。“太子怕不是忘记了,是不愿意再认那一门亲事吧。”

“太平,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太平公主脸上的冷意越来越浓,冷声道:“太子如果忘记了的话,又何必派人前去刺杀?”

“什么?”

李显激灵灵一个寒蝉。健步上前,一把就抓住了太平公主的胳膊。

“太平,你知道他们在哪里?”

“太子!”

这时候,武则天突然开口,语气阴冷道:“你不会是想告诉朕,你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吧。”

“儿臣不知,儿臣真的不知啊。”

李显很激动,用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口吻吼道:“母亲,当日儿臣接到母亲的旨意,命儿臣从均州前往房陵闭门思过。在路过武当山的时候。儿臣突然遭遇一队刺客的袭击,儿臣的卫队死伤惨重。当时正好有一位老神仙从武当山上下来,看到儿臣遇险,便仗义出手,赶走了那些刺客。裹儿也就是那天,降生在路边的车上。

那时候,儿臣身边甚至连一件为裹儿御寒的衣物都没有,还是那老神仙身边的小仙童从身上脱下了棉衣,为裹儿包裹御寒。裹儿的名字,也就是因此而得来。”

“有这种事?”武则天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

李显是她的儿子,他没有做好皇帝,她把他罢黜,赶去了均州。后来又欠房陵,那都是她的主意。她是母亲,同时又执掌天下,她有权力决断李显的任何事情。

可是她却不记得,她派人刺杀过李显。

而且她若要李显死的话,何需刺杀。只要一道诏书即可。

谁,是谁要刺杀李显?

武则天的脸色非常难看,不过内心里对李显,已经有所原谅。

“太子,为何没有听你说过此事?”

李显深吸一口气,苦笑道:“那次遇到刺杀后,儿臣一病大半年,到了房陵之后,更担心因此而惹来母亲的怒火,所以就没有禀报。之后,儿臣也都在尽力遗忘此事。”

他说完,又转向了太平公主。

“太平,你告诉我,你知道他们在哪里吗?

我后来曾派人去找他们,可是他们却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我怎么也找不到。那几年,我每天都在想那位老神仙,想那个小仙童……你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滋味。我想要报答他们,可是却不知道他们的下落。没想到,没想到他们都还活着?”

说着说着,李显声泪俱下,竟忍不住蹲下来。

武则天犹豫了一下,起身绕过书案,走到了李显的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以她七十五年的阅历,她分辨得出,李显是真是假。

“太平,你接着说。”

太平公主看着李显这副模样,心里也有些难受。

不管怎样,他是自己的兄长啊……

可是,她也知道,自己不能心软。李显绝不是一个合适的帝王,如果他和武家结亲,日后势必会被武三思所控制。这,绝不是太平公主想要看到的结果。所以……

太平公主深吸一口气,冷冷道:“太子说不知道他们的下落,可是太平却听说,太子派人前往荥阳刺杀他父子。”

“我没有,我没有派人刺杀他们……太平,你说他们在荥阳?”

武则天听到这里,眉头一蹙。

一个名字,在她脑海中浮现,那瘦弱的身影,好像在她眼前晃动。

“太平,你说的那家人,不会是姓杨吧。”

太平公主一愣,扭头向武则天看去,“大家也知道此事?”

“姓杨,没错,就是姓杨!”李显却突然间疯魔了一般,大声喊道:“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杨守文!那小仙童就叫杨守文,我想起来!当时那老神仙叫他做阿閦奴。

母亲,儿臣都想起来了!”

果然是他!

武则天一时间沉默了。

半晌后,她轻声道:“太平,你说的那家人,是不是就是从昌平迁来荥阳,此前昌平之战中,曾立下赫赫战功,但最终却没有出现在奏疏里的昌平县尉杨承烈?”

“母亲!”

李显脑袋嗡的一声,闪过了一道灵光。

这件事他也知道,当时说起杨承烈杨守文父子的名字时,他还觉得有些耳熟来着。

蓦地,他向狄仁杰看去。

却见狄仁杰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而武则天那双凤目更眯成了一条细线,若仔细看时,会发现那眸中冷芒闪闪……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篙共一丘……”

武则天突然间仰天大笑,眼角更闪烁着一抹泪光。

“哈哈哈,朕当真是老了,以至于谁都想来哄骗朕……朕就说嘛,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哪里有这般悲愤的情绪。士甘焚死不公侯,士甘焚死不公侯啊!真是有趣。”

“母亲,你在说什么?”

武则天没有理睬李显,而是看着太平公主。

“太平,你可知道这首诗吗?”

太平公主这心里,没有来得咯噔一下,强笑道:“太平当然知道,这就是那杨守文所作。”

“太子,你明白吗?”

武则天又看向了李显。

只是李显却露出茫然之色,轻轻摇头。

“朕就知道你不明白,不过朕也是方才才弄清楚了!

怀英,安乐和高阳郡王的亲事先放一放,朕想要见见这个士甘焚死不公侯的杨兕子。传朕口谕,着荥阳刺史追查杨家父子被刺一案,若有牵涉其中者,严加询问。

朕也想要知道,到底是谁要刺杀那父子……昨日婉儿与我说,一个区区潘道子就调集了五六十个刺客围攻?呵呵,此事若非潘家在后面指使,那就是另有别情。

怀英,你派人去荥阳,把杨家父子给朕接来洛阳。朕也想看看,在朕的眼皮子下,谁想要杀他父子。也许朕真的老了,以至于有些人似乎都忘记了朕的手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