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上神都(二)5/7求订阅!!!

是夜,狄光远没有住在官驿里,而是住在了郑怀杰家中。

郑怀杰早年间,曾经和狄仁杰有过一段同僚之谊。当时狄仁杰比郑怀杰年纪大,官位却比郑怀杰低。出身于门阀贵胄之家的郑怀杰,却没有因此而表现出骄横,反而与狄仁杰倾心结交。后来狄仁杰得罪了上官,也是郑怀杰尽力为他开脱。

只是后来,狄仁杰官运亨通。

而郑怀杰却早早离开了官场,在家中悉心培养下一代。

“小侄离开洛阳的时候,家父曾一再叮嘱我,见到郑公需行子侄之礼。

他一直想来探望郑公,可惜却没有机会。不怕郑公见笑,父亲说他在洛阳时事务繁多,离开洛阳时,却总是灰溜溜不敢前来,害怕给郑公惹来麻烦,所以请郑公海涵。”

郑怀杰闻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怀英还能记得我,我已经很开心了。

当年,我们同在莱州就职的时候,因为名字里都有个‘杰’,所以被很多人称之为双杰。只是后来,怀英的才情远胜于我,如今已为国老,得圣人其中,而我却变成了一个老朽……说来,应该是我惭愧,每次去洛阳,都不好意思见怀英。”

狄光远闻听,也笑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事情,狄光远突然话锋一转,轻声道:“家父还有一件事情,要我代为请教郑公。”

“请说。”

“小侄此次前来荥阳,目的想必郑公已经知晓。

家父让我问郑公,那杨家子果然才情出众?那些诗文,果然是出自于他之手笔吗?”

郑怀杰微微一笑,轻声道:“若非他的手笔,谁又愿为他捉笔?

二郎可能不知道,杨承烈早年是杨氏子弟,可后来却被杨氏逐出。至于原因,我没有问过,但想必瞒不过怀英。他父子在昌平十余载。我们一直不知道他们的下落。直到三年前,就是李尽忠作乱那年……杨承烈参与了坚守昌平的战事,也见识到了大战的残酷,故而便生了让兕子离开昌平的想法。这才派人联系了郑灵芝。

不过那时候,杨兕子还是个痴汉,杨承烈只希望杨兕子能够平安的渡过一生……”

“有这种事?”

狄光远不禁奇道:“那他现在……”

“说起来你不相信,去年兕子在山上玩耍,大约是七月末吧。

遭一道雷电劈中。之后却一下子清醒过来,更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后来他自己说,之所以十五年痴傻,并非真的痴傻,而是我家三娘在冥中传授。你可相信,他绝没有见过三娘,却能说出三娘的衣着喜好,以及三娘最喜欢读的书籍。”

这种事,太过离奇。

哪怕狄光远听过,可是再听仍旧觉得不可思议。

“郑三娘子的才情。我早就听说过。

可惜那时候我没有见过郑三娘子,一直感觉到遗憾。要如此说来,杨兕子的才情倒是有些可以理解。”

“说来不怕你笑话,三娘生前最好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说着话,郑怀杰起身,走到门口和一个仆从吩咐了两句,那仆从立刻匆匆离去。

过了一会儿,他又来到客厅,手里捧着一篇文章。

“这是我家二郎昨夜去拜会杨家父子,从杨兕子书房里拿来的文章。

呵呵。其实也不关我家二郎的事情。是我那孙儿,最敬佩杨兕子,也喜欢临摹杨兕子的字。他昨日在杨兕子书房里翻到了这篇文章,于是就拿回来临摹了一整日。

我也是在偶然间看到。见文章里的内容,也就更加确定了杨兕子确是得了三娘衣钵。”

“茶经?”

狄光远接过来,在上面扫了一眼。

这是郑虔的临摹,模仿杨守文的颜体而来。

狄光远身为狄仁杰之子,这点眼光还是有的,一眼就看出。这楷书字体的别具一格。

只是,郑虔的模仿还很稚嫩,只能得其形。

狄光远把那三卷茶经看完之后,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未曾想,这茶中竟可以有如此玄妙。”

他抬起头,有些迫不及待问道:“我看这茶经,似乎并未完成,不知道后续如何?”

郑怀杰则先把那文章拿过来,小心翼翼放好。

“杨兕子好像只写了这些,洋洋不过两千余字,尚未把此书完成。

不过,我倒是听我家二郎说起,他已经把饮茶的工具制作完成。为此,二郎还把荥阳城里的茶叶都收集过来,送到了杨兕子那边。可惜广武山的事情,使得这件事耽搁了……杨兕子倒是说过,茶叶还需雨前好,我已经命人准备明年采摘。”

狄光远听得连连点头,对杨守文更多了几分好奇。

和郑怀杰一直聊到了戌时,最后看郑怀杰有些困倦,狄光远这才告辞,回到了住处。

不过,在出门前,郑怀杰又取来了一套书,送给了狄光远。

“此书是杨兕子所作,青之是他的表字,也是三娘生前所定。

前日他二十圣诞,杨承烈提前给他行了弱冠之礼,并且把他这部书也刊印了出来。我听我家二郎说,这书原本是杨兕子为了逗妹妹开心,根据玄奘法师所作的《大唐西域记》编出来的故事,里面颇有些小趣味……对了,那《大唐西域记》,也是三娘生前颇为喜欢的一部书,估计是在冥中传授,杨兕子才得以知晓。”

狄光远闻听,倒吸一口凉气。

事实上,他此来荥阳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设法破坏杨李婚约。

别说狄仁杰棒打鸳鸯,也别说狄仁杰心思阴暗。他所做的一切,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为了李唐江山着想。经广武山一事,狄仁杰也看出来,李显这个太子的位子,实在是太不稳固。他在朝中根本没有根基,而自己呢,年事已高,也不知还能活多久。

所以,在有生之年,狄仁杰最想做的,便是帮助李显稳固太子之位。

如今武则天希望武李联姻,而狄仁杰也希望能促成武李联姻,确保李显皇位不变。

因为狄仁杰很清楚,武则天并不信任相王李旦。

李显如果不能登基坐上皇位的话,为了武家的将来,武则天说不定就会重新祭起屠刀。

到那时候,李唐皇室也必将再面临一场血雨腥风……(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