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豪士(一)

盛唐崛起 第二百七十二章 豪士(一)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王县尊?婶娘说的是那王贺吗?”

杨守文乍听之下也是一愣,但旋即就反应过来,那‘王贺’并非王贺。自昌平一别之后,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听到过他的消息。朝廷方面是不想提及,这对于朝廷而言,绝对是一个耻辱。同样的,对于太原王氏来说,假王贺同样是他们的耻辱。

杨氏道:“我说不准。

兕子当知道,我和吉达对那个人都不熟悉。刚才在集市上的时候,我也是远远看了一眼,眉目轮廓上有点像。后来等我追上去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走了,只看到了一个背影。不过我觉得,应该是他!虽然看上去有些年轻,到举手投足,神似。”

王贺,或者说假王贺,就在洛阳?

杨守文忍不住笑了,这还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啊!

他没有怀疑杨氏是否认错了人。因为杨氏说了,吉达也认为是,那就妥了!吉达有一个本事,虽算不上过目不忘,但基本上见过的人,他一般都不会认错。连吉达都说是一个人,那就绝对是。杨守文想到这里,突然有一种想要会会对方的冲动。

也不知道,那假王贺看到自己,会是什么表情?

“婶娘你是在哪里见到的王贺?”

“北市里有一座桥,那个人就在桥头摆摊替人写信,很容易找到。”

“没想到堂堂县尊,居然沦落到了替人写信的地步?”

杨守文眯起眼睛,露出了几分好奇之色。

对于王贺,他也不是很了解。但是父亲说过,这个人在昌平三年,虽算不得是贪婪,可要说廉洁,恐怕也轮不到他。假王贺在昌平的三年里,一应的奉利,他从不拒绝。也就是说,该拿的他会拿。不该拿的他不去碰,总之是个懂事的家伙。

他在昌平没有家眷,衣食住行几乎都是有公家付账。

除了几个小厮,几乎没什么花销。也就是说。他在昌平每年至少能有一百贯左右的结余。三年下来,三百贯钱。若换成黄金的话,也就是四五铤金饼,很容易携带。

假王贺逃离之后,那卢永成和王直曾搜查过他的住处。结果连一文钱都没有发现。

不仅如此,县衙里那些值钱的家具,包括字画都没了。

据服侍他的小厮交代,在他逃离之前,已经让人把那些东西变卖。也就是说,这家伙离开昌平的时候,身上至少有十铤黄金。十铤黄金,在洛阳兑换就是八百贯。

哪怕洛阳物价高昂,有八百贯何至于去街头写信?

杨守文眯起眼睛,在心里猜测那假王贺在洛阳的情况。

他很可能就住在洛阳。亦或者在洛阳有亲戚,借居在亲戚家中。为了不被人怀疑,他就出门靠给人写信为生。嗯,亦或者,他在等待机会,能东山再起的机会。

“兕子,你不会是想要找他吧,那个人可不是好人。”

“哦?”

“你想啊,他冒名顶替,当了三年的县尊。真县令很可能死于他的手中……”

“婶娘。也许他没有杀死真县令呢?”

“若没有,他怎会有县令的印绶呢?”

杨氏是个很倔强的人,她对王贺的印象,也很难改变。

杨守文笑道:“这有很多种可能……比如那王贺途中病故。他好心帮助王贺收拾遗物,发现了印绶;也可能是在偶然中捡到了印绶,于是生了冒名顶替的心思。

婶娘,他在昌平三年,没做什么坏事。

反倒是帮着咱们打退了契丹叛军,还把县城治理的井井有条。我倒是觉得。这个人有大本事。”

“是吗?”

杨氏露出了疑惑之色。

她摇摇头,轻声道:“反正,你要是找他,要多留点心思。”

杨守文笑着点点头,没有再去和杨氏争辩。

就在这时,乌尤跑进来,气喘吁吁道:“阿郎,门口有十几个老军,说是应约而来。”

抬头看看天色,差不多正是酉时。

杨守文道:“这李从义倒是个守时之人……婶娘,你陪我去看看,咱家新来的仆从。”

“又招人吗?”

杨氏露出了心疼之色,轻声道:“已经找了这么多人,怎么还要招人?”

一边嘀咕着,杨氏一边跟在杨守文的身后,便来到了前堂。

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军,站在前堂。

在他们身后,还有几个妇人和孩童,一旁还有一堆行李。

“李从义拜见阿郎。”

为首的李从义,看到杨守文出来,微微欠身,大声说道。

他们站在那里,好像十一根笔直的标枪。虽然衣衫褴褛,但却流露出一股子彪悍气息。

吉达站在门廊上,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线。

看得出,他有些激动,似乎对这十一个人非常满意。

“青之,这几个人绝对是沙场老将,身手不弱。”

吉达计划着手势,似乎在建议杨守文,把这十一个人留下来。

杨守文点点头,看了看李从义,又看了看他身后的那几个妇孺,“从义,吃过晚饭没有?”

“呃,尚未用过。”

“那正好,待会儿一起用饭……婶娘,吩咐厨上,多做些饭食。”

杨氏虽然不满杨守文乱招人,但是当杨守文吩咐下来之后,她会毫不犹豫的执行。

“乌尤!”

“喏。”

“让人整理出一些房子,给从他们住下。

从义,你随我来。”

杨守文指了指李从义,便转身走进了正堂中。

他看得出,这李从义是这些老军的头领。杨守文其实很好奇,他为何不去投奔薛楚玉,却跑来投奔自己。这些人,都是有故事的人,相信这里面会有很多秘密。

“杨茉莉,挪挪位子。”

杨守文走进客厅的时候,就见杨茉莉正端着一个大海碗,满满一碗的羊羹。他一只手端着碗,一只手抓着一张胡饼,大快朵颐,吃的满嘴流油。看到杨守文进来,他咧着嘴笑了,把那海碗递过来,含含糊糊道:“阿郎吃,羊羹最好吃了……”

那海碗,比杨守文的脑袋都大,属于杨茉莉的专属餐具。

杨守文拍了拍杨茉莉的脑袋,让他让开位子。

“从义,坐吧。”

“遵阿郎吩咐。”

李从义倒是很快就进入到了自己的角色里,更口口声声呼唤杨守文做‘阿郎’。

“事情都处理完了?”

“已经处理好了,多谢阿郎的赏赐。

这是那金创药的配方,请阿郎收好……这配方挺好的,就是所需药材有些贵重。当年薛公在瓜州曾受过一次重伤,就是靠着这金创药,不过两月就率部出征突厥。”

说着话,他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个羊皮卷,起身递给杨守文。

杨守文把那羊皮卷收好,点点头,而后看着李从义道:“从义体格健壮,用得什么武器?”

“回禀阿郎,我随薛公之前,曾随瓜州异人习武,学的是陌刀。”

“哦?”

杨守文眼睛一亮,心中更是好奇。

盖嘉运的老爹盖老军,据说有一口陌刀。不过杨守文没见过,更不知道怎么使用。

没想到……

不过,他很快就把这话题转移,沉声道:“从义,你既然选择跟随我,我自不会亏待你。那些钱,我不问你如何使用,相信你一定有不得已的原因。我只问,你当初为何要离开军中?薛公虽故去,可凭你的战功,做个果毅校尉绰绰有余。”

李从义没想到杨守文会问这个问题,愣了一下之后,旋即苦笑。

“便是阿郎不问,我也要告之阿郎。

当初,薛公故去之后,我和一干老兄弟得薛公关照,本留在了军中。天授元年,有突厥人寇边。当时镇守云州的守将,便是如今的神兵道大总管武懿宗。他命令我家主将冒险出击,结果我家主将却遭了突厥人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

武懿宗为了洗脱罪名,便嫁祸我家主将,说他勾结突厥人,并把他拿下,严刑逼供,坐实了他的罪名。我家主将待我不薄,薛公故去之后,更是我等为左膀右臂。听闻他被抓,我和一旅兄弟便冒险突击大营,杀了武懿宗的侄子,救走了我家主将……只是,他受刑过重,被我们救走后不久,便故去了,我等变成了反贼。”

这大厅里,鸦雀无声,只有杨茉莉呼噜呼噜吃羊羹的声音。

杨守文目瞪口呆,看着李从义,竟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原以为是什么原因,竟然是因为这样?我勒个去,武懿宗那可是武则天的侄子,其祖父武士逸是武则天的伯父。杨守文倒是听说过武懿宗,说他性情残暴,善于诬陷他人。加之其身材短小,相貌丑陋,故而被人在私底下戏称做‘武矬子’。

如今,他靠着武则天,已经不是神兵道大总管了,而是正经的河内郡王,左金吾大将军。

杨守文吞了口唾沫,觉得喉咙有些发涩。

薛楚玉这个大坑货,怎么可以把这么一个烫手的山芋丢过来呢?

他已经被武则天不喜,被武三思嫉恨,现在又跑出来一个武懿宗,这是要和武家对上的节奏吗?

李从义倒是不管不顾,接着道:“我家主将死后,我等便流落边塞。

直到三年前,我们才辗转来到了洛阳。只是当年一起做事的弟兄,只剩下我们二十几个人。他们留下了一堆孤儿寡妇,按照当初我们的约定,活着的人必须去照顾她们。就这样,我们在洛阳住下,靠着一帮子力气,总算是让她们勉强吃饱肚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