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三百三十七章 密旨(上)

盛唐崛起 第三百三十七章 密旨(上)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诸君,公主到了。”

就在杨守文神游物外的时候,禅堂外传来哈士奇的声音。

伴随着他尖亢的声音,从外面走进来一群人。为首是两个女人,而其中一个,赫然正是杨守文所熟悉的上官婉儿。不过,今天上官婉儿没有走在前面,而是稍稍落后了另一个女人半个身子。那女人看上去年纪约在二十出头的模样,但周身却散发出一种别样的成熟风韵。那成熟和青涩揉在一起,变成了一种别样风情。

“参见公主。”

禅堂里的人,显然都认识那女子,纷纷起身见礼。

她,就是太平公主吗?

杨守文突然发现,是不是上天特别垂青于武家女子,按道理说,太平公主今年已经三十六(虚两岁,实34)的年纪,却看上去如二十出头的青葱少女。而武则天更夸张,七十多岁的老妇人,乍一看好像才刚四十的模样。这,可真是基因的力量。

杨守文和杨思训也跟着起身,躬身行礼。

而太平公主在走进禅堂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里和杨思勖说话的杨守文。

她不由得眸光一闪,对杨守文更高看了一眼。

士人,尤其是那种成名的士人,对阉人大都是敬而远之,甚至还会流露出厌恶。

但他们却忘了,阉人即便五体不全,但却是帝王身边的人。

得罪了阉人,特别是已经得了职务的阉人,又岂能有好果子吃?这年头有才的人很多,恃才傲物之人更多如过江之鲫。可这些人,往往不会有好结果,或者能够在文坛上留名,但是在政坛上,却不可能走的更远。

杨守文和杨思勖交谈,说明他知道宫里的力量。

日后他若真个步入政坛的话,少不得会得到一些宫里的支持。

嗯。倒是个清醒的家伙。

太平公主微笑与众人还礼,和上官婉儿在禅堂中间坐下。

在两人的身后,还跟随着两个青年。年长的大约在二十左右,杨守文在瀛洲岛的南天门外见过。貌似是太平公主的亲信;而另一个,则是一名少年,年纪似乎不大。

少年身高,大约在五尺六寸左右,却生的俊朗非凡。

他的面颊棱角很分明。透出刚强之气。一双眸子,灿若星辰,眼眶略有些凹陷,细长。高挺的鼻梁,呈现勾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鹰钩鼻。虽然脸上带着笑容,但却令人不敢轻易接近。嗯,高冷!非常的高冷,放在后世那就是一位霸道总裁的气质。

他直接坐在了太平公主的下首,显示出他和太平公主不同寻常的关系。

“青之。上前坐。”

太平公主突然招手,笑着对杨守文说道。

她这一召唤,立刻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周利贞脸上带笑,但目光凝戾;高戬不苟言笑,却透着几分欣赏。裴家兄弟则是一副默然表情,裴光庭略显好奇,而裴巽似乎是漠不关心。倒是在太平公主身后的青年,还有那个少年,则显得有些热情。特别是少年,朝杨守文还点头示意。

“参见公主。”

杨守文可不敢得罪太平公主。忙上前见礼。

“刚才听哈总管说,青之偶得佳句。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倒是对我这禅院颇为赞赏。以后青之作出全诗,记得手书一篇送来。本宫一定要着人雕刻碑上,说不得以后也会成为这禅院的一景。”

高戬和裴光庭眼睛一亮,露出了羡慕之色。

而周利贞眼中的戾色更浓,裴巽依旧是漠不关心。

“坐吧,就坐在你姑姑身边。”

杨守文唤上官婉儿‘姑姑’,已经成为了一段佳话。

上官婉儿笑着打了太平公主一下。招手让杨守文过来,在他身边坐下。

这时候,禅堂房门随之关闭。

“想必诸君都已经认识,不过青之平日里不太出门,所以有些不熟。本宫就介绍一下。这位是凤阁舍人高戬,行左春坊太子中允事;周利贞,司刑寺司直;裴巽乃朝议郎……”

太平公主话音未落,裴巽已抢先起身。

“公主,此次若是在洛阳行事,下官定不推辞。但若是离神都远行,恐义安郡主不会赞同。下官尚不知公主有何差遣,但若是要离开神都,恕下官不敢从命。”

义安郡主,性子火爆。

她本生就一张如花似玉的娇靥,却不想幼时随太子李显前往房陵时伤了面孔,以至于有半面郡主之称。这义安郡主是个极其强势的人,裴巽虽为郡马,却要战战兢兢。

太平公主眉头一蹙,看了裴巽一眼。

她倒是没生气,沉吟片刻后道:“既然如此,请朝议郎离开吧。

不过,出了这扇门,朝议郎在半年之内,不得离开大福先寺。此事本宫会与太子说明,请朝议郎谅解。来人,送朝议郎去大福先寺,未得本宫准许,任何人不得与之相见。”

裴巽闻听,脸色大变。

而杨守文心里一沉,立刻意识到了什么。

“连城,你呢?”

连城是裴光庭的表字,听闻太平公主呼唤,他连忙起身道:“家母吩咐,命下官听从公主差遣。”

“很好!”

太平公主不再理睬裴巽,而哈士奇则带着人进来,把裴巽带走。

“连城乃裴宪公之子,今拜太常丞,也是圣人钦点之人。”

太平公主向杨守文介绍,一旁的上官婉儿,也低声向杨守文说明:“连城不但是圣人钦点,更是梁王举荐。他是梁王的女婿。”

裴光庭,是武三思的女婿?

杨守文闻听,不禁有些好奇。

“他叫穆明玉,是本宫侍卫。”太平公主指了一下身后的青年,然后又指着身边的少年道:“阿瞒想必诸君也不陌生,此相王家三郎,甚得圣人称赞,有李阿瞒之称。”

相王三子?

杨守文心里一动,朝李三郎看去。

那,不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吗?

似乎感应到了杨守文的目光,李隆基朝他微微一笑。

李阿瞒,是唐玄宗的小名。他长以阿瞒自诩,今年十四岁。据说在他七岁的时候,一次去参加祭祀,见金吾大将军武懿宗呵斥他的随从,就立刻反驳道:这是我李家朝堂,与你何干,竟然敢训斥我的扈从?从那之后,武则天就对他很关注。

“诸君,都介绍完了。”

太平公主说完,正要往下继续,却被杨守文拦阻。

“公主,还有一位没介绍。”

太平公主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笑着向杨思勖招手道:“倒是本宫忘了,此司宫台寺人杨思勖,上前来坐。”

杨思勖本来并不在意,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被忽视了。

不过,当他听到太平公主的召唤,忍不住心里一阵火热。

他感激朝杨守文看了一眼,上前来躬身道:“诸位郎君面前,哪有奴婢的座位,奴婢站着就好。”

太平公主看在杨守文的面子上叫他,不代表他可以得意忘形。

说完,杨思勖便走到了上官婉儿的身后,垂手而立。

倒是个聪明的家伙!

上官婉儿也好,太平公主也罢,不由得对杨思勖的感官有了新的认识。

两人也不再啰唆,相视一眼后,上官婉儿起身道:“诸君,今有圣人密旨,请诸君接旨。”

“恭请圣旨。”

禅堂内众人纷纷起身,躬身领旨。

上官婉儿道:“元文都秘藏,事关重大,不可怠慢。

今敕命高戬、周利贞、杨守文、裴光庭、李隆基、杨思勖六人持密旨秘密前往苏州,寻找元文都秘藏。此行,以凤阁舍人高戬为主,司刑寺司直周利贞、司刑寺评事杨守文为辅,务必要谨慎行事。此行若遇困难,可凭龟符调遣各地兵马配合。

钦此!”(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