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三十九章 清平调(上)求推荐,求收藏!

盛唐崛起 第三十九章 清平调(上)求推荐,求收藏!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 想要发家致富,就靠这个了!

杨守文一手抱着杨幼娘,快步冲进院门,直奔柴房而去。

“杨嫂,兕子这是怎么了?”

宋氏疑惑看着杨氏,和清醒后的杨守文接触不过两日,但宋氏大体上对杨守文有些了解。她没想到,杨守文还会有如此激动的一面。接触两天,在她的印象中,杨守文似乎有着不同于寻常的冷静。哪怕是再大的事情,他都不会乱了方寸。

杨氏苦笑道:“回娘子的话,奴也不知道兕子为何这样。

昨天他去县城之前鼓捣了一些东西,刚才我和他说起这件事,所以才会这样激动。”

“他鼓捣了什么?”

“酒!”

“酒?”

宋氏诧异问道:“兕子嗜酒吗?”

杨氏摇摇头,“兕子不好酒,以前老太爷在世的时候,倒是喜欢这杯中之物。但在我记忆中,兕子却是滴酒不沾。”

第一次,宋氏没有注意。

但是这第二次、第三次,杨氏称呼杨守文为‘兕子’,而且非常自然。这也让宋氏意识到,杨氏在虎谷山这个家里的地位,绝对不是她想像中的那样普通。而且从刚才杨守文对杨幼娘的态度,无一不显示出,杨家母女在杨守文心中的地位。

宋氏眼珠子一转,立刻有了主意。

“杨嫂,咱们去看看?”

“也好,就去看看。”

杨氏说着,便陪着宋氏往院子里走。

“二郎,帮杨茉莉把车上的东西搬进去。”

宋氏在进门的时候,突然对杨瑞吩咐。杨瑞原本也想去看热闹,可是宋氏这么一说,他就没了借口。苦着脸站在马车旁边,他看着车上的箱子,顿时欲哭无泪。

柴房里,整整齐齐摆放着十几坛酒。

一个巨大,同时又简陋的蒸馏器在柴房的正中央,下面的炉火已经熄灭,但犹自可以看到那炉膛里的灰烬。杨守文放下幼娘,走到那酒坛子旁边蹲下来,小心翼翼揭开盖在上面的油纸。一股浓烈,似曾相识的酒香迎面扑来,他脸上的笑容随即增多。

就是这个味儿!

杨守文长出一口气,从酒坛子旁边的桶里,拿起一个水瓢。

舀了一瓢酒,他放在唇边抿了一口。

的确是比以前烈了一些,但相比之下,和前世记忆里的那些酒,又多了些淳厚的感觉。

没有前世的酒烈,但是却多了一分淳厚。

以这个时代的酿酒工艺,杨守文觉得,已经算是不错。

“兕子哥哥,好喝吗?”

幼娘蹲在杨守文身边,眼巴巴看着杨守文,带着些期盼之色。

小家伙昨天被酒气熏醉了,但醒来之后,却对那酒香有些怀念。只不过杨氏看的紧,她几次想要偷喝都未如愿。如今杨守文回来了,幼娘似乎又找到了主心骨。

她咬着指头,看着杨守文。

杨守文忍不住笑了,把水瓢递过去,轻声道:“只许抿一口。”

幼娘用力点点头,抿着嘴做出坚强的模样,凑在水瓢边抿了一口之后,立刻发出‘哈’的声响。小脸红扑扑的,她张着小嘴,吐着小丁香,不停地哈着酒气。

“不好喝。”

幼娘的模样,惹得杨守文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把水瓢里的酒倒进酒坛子里,然后抱着酒坛子走出柴房。

阳光,照进酒坛子里的酒水上,那酒水竟呈现出一种琥珀的颜色,泛着一抹胭脂的色彩。

“好酒。”

杨氏不好酒,但是宋氏却懂得酒。

她闻到了那淳厚的酒香,不禁眼睛一亮,忍不住赞了一声。

“幼娘,去拿个碗来。”

幼娘答应一声,便捣腾着一双小腿跑到厨房里,不一会儿的功夫回来,手里多了一个酒碗。

杨守文倒了一碗酒,那酒色更加清冽。

胭脂的色彩也变得更浓,看上去极为漂亮。

“阿娘,尝尝?”

宋氏看了杨守文一眼,笑着道:“这就是兕子弄出来的酒吗?那可是一定要尝一尝。”

她接过来,抿了一口。

脸色旋即一变,大声道:“果真好久,浓醇香烈,这怕是我喝过最好的酒了。”

昌平,地处苦寒之地。

生活在这里的人,大都好喝两口,便是女人也不例外。似杨氏这种不喜欢喝酒的女人,其实在昌平并不算多数。倒是如宋氏这样的女人,相比之下更多一些。

杨守文眼中也露出了喜色,轻声道:“阿娘以为,这酒价值几金?”

宋氏想了想,回答道:“兕子这酒,与我以前喝过的就不一样,除了更淳厚之外,又增添了几分烈性。别的地方我说不好,但是在幽州,这一坛子酒,便是一贯钱,也会供不应求……若是贩卖到长安的话,这价钱恐怕能再翻上几倍吧。”

这酒,不过一百文一坛。

算上损耗,撑死了一百五十文一坛。

仅在昌平就能卖到一贯,若是到蓟县或者范阳,价格会更高。

至于长安……杨守文还没有想那么远。但就算是这样,其中的利润已经让他非常高兴。

不过,也许还能再添加些噱头?

杨守文看着酒坛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半晌后,他突然对杨瑞道:“二郎,我这里还有一贯钱,去给我在城里买些坛子。我要那种上好的酒坛,不必在乎多少钱,有多好就给我买多好,顺便买副笔墨。”

“干什么用?”

杨瑞露出茫然之色。

而一旁宋氏,却轻轻摇头,显得格外失望。

还是太单纯了……虽然是杨家子弟,可你身上还留着宋家的血脉,却比不得你痴傻了十七年的兄长。宋氏从腰间的皮兜里,取出一块金饼,招手示意杨瑞过来。

“照你大兄的吩咐,去祥福居,让他们送来一百个最好的白瓷坛。”

“阿娘,那可以白瓷坛,可是要一百八十文一个呢。”

“哪儿来那么多的废话,只管买来就是……二郎,以后你要跟着你大兄,好好学着才是。”

宋氏一副恨其不争的模样,摇着头一脸无奈。

“这忙了一晌午,肚子也饿了。”

她扭过头,看着杨守文,笑眯眯道:“不如午饭就以此酒下菜,不知兕子意下如何?”

宋氏的请求,杨守文自然不会拒绝。

这边杨氏去准备午饭,杨茉莉则一个人坐在前院的台阶上,手里把弄着洗衣槌。

杨守文坐在门廊上,看着幼娘带着菩提逗狗。

而宋氏则简单收拾了一下房间,便来到前厅,在杨守文身边坐下。

“兕子,你这酒,打算怎么做?”

“嗯?”

杨守文一怔,疑惑看着杨氏。

“你别告诉我,你酿出这酒来,是想自己喝。

杨嫂告诉我,你不是一个好酒之人。那你费了这么大的心劲儿,必然是想要贩卖。”

这宋氏,倒是个聪明人。

杨守文犹豫了一下,轻声道:“不瞒阿娘,我酿这酒,的确是想要贩卖,也好给家里添些收入。阿爹在衙门里,虽说衣食无忧,可每日迎来送往的花销,同样不会少了。我本想把这职田的收入都交上去,以后就靠着这酒,来维持这边生活。

阿娘既然问起来,难不成有什么主意?”

宋氏笑了,轻声道:“兕子想法很好,可是你知道这酒,如何才能卖得好吗?”

“这个……”

杨守文前世没有经商的经历,也是一头雾水。

宋氏道:“酒好,还需让人知道。

昌平地处边荒,你便是满打满算,一年又能卖多少酒?卖的便宜了,不划算;卖的贵了,却不知道该卖给谁。我知道,很多人看不起商贾,却不知这商贾里面,也有大学问。当年我阿爹能靠着皮草赚出一个诺大的家业,自有他经商的手段。

可惜,我那三个兄长……没学会怎么经商,却整日里算计来算计去,倒头只能是破败。

兕子,你若是信得过阿娘,不如把这酒交给阿娘来做。这样一来,你和你阿爹都不用抛头露面,免得日后影响了前程。而为娘呢,也可以为杨家再添一份家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