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四百五十二章 端倪

盛唐崛起 第四百五十二章 端倪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太平公主心里一沉,在电光火石间,心思百转。

穆明玉的身份和来历,她非常清楚。

也正是因为这样,太平公主对穆明玉的使用非常谨慎,从来不给他出风头的机会。这是对穆明玉的保护,也是她自保的手段。自家老娘的可怕之处她非常清楚,一旦被她知道了穆明玉的身份,势必会引来武则天最为凶残和毒辣的清洗。

身在帝王家,何曾有亲情?

或许母亲对她很爱护,可如果触犯了她的底线,相信也不会心慈手软。

可是,武则天突然提到了穆明玉。

这说明武则天已经觉察到了什么,亦或者说,穆明玉做了什么事情,引起了武则天的关注。

刹那间,太平公主心砰砰直跳。

虽然没有抬头观察,但她却知道,此刻武则天一定在看着她。

只要她有一丝半点的露怯,武则天就能觉察。

这可不是一个糊涂的母亲,她的精明,她的手段,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展露无遗。

太平公主甚至不敢深呼吸,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

她立刻回答道:“明玉是女儿今年招揽的一个人才,如今在女儿身边做一个典直。

这个人还算机灵,而且能说会道,还会使一手好剑器……母亲竟然知道他?”

武则天凤目微合,隐去了眸光。

看上去,她似乎是随口一问,但实际上,却一直在观察太平公主。

如同太平公主了解她一样,她也了解自家的这个女儿。

有能力,有心计,有手段……武则天知道,女儿是坚定的李唐拥护者,毕竟她身体内,流淌着李唐的血脉。别看她平日里**不羁。甚至骄横跋扈,可实际上,却心思细腻。这些年来,太平公主在明里暗里。维护了不少李唐宗室的利益。

包括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她或多或少都有帮助。

听到了太平公主的回答,武则天的心思一动。

她平静道:“朕也是听婉儿无意中说起他,言他在神都交际广阔,颇为活跃。故而有些好奇。”

“啊?”

太平公主心里再次一沉,有种不好的预感。

上官婉儿是做什么的?

她是武则天的鹰犬,更执掌着武则天手中最大的密探组织,小鸾台。

那可是一个精明的女子,她既然注意到了穆明玉,难道说那穆明玉做了什么事情?

太平公主强忍着扭头的冲动,一副茫然之色。

“这个,女儿就不清楚了。

穆明玉虽在女儿身边做事,但毕竟是个新人。女儿平日里也就是给他安排一些小事,至于他在外面的活动。女儿不曾留意。母亲,是不是他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呵呵,他是什么来历?

“呃,穆明玉是幽州人氏,是长安太清观观主史真人的亲戚。

他到了长安之后,便投到了史真人门下。后来史真人有把他举荐给女儿……母亲知道,史真人是当年领女儿入道之人,他既然开口,女儿自然无法拒绝,便把他留在身边。”

武则天知道。太平公主口中的史真人,名叫史崇玄,是长安太清观的观主。

此人属茅山宗传人,据说和司马承祯是同门师兄弟。不过。司马承祯师承潘师正,属于正宗的上清派传人;而史崇玄则是茅山宗另一派的传人,两者并无交集。

但是,太清观在长安地位崇高。

史崇玄因而也有大德之名,和宗室皇族,乃至于关中大阀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原来是史真人的亲戚啊。”

武则天微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

太平公主躬身退下,当站稳之后,只觉有些头晕目眩。

和武则天这片刻的对话,她贴身的小衣已经湿透,贴在身上,湿涔涔。凉飕飕好不难受。

“太平,母亲唤你作甚?”

李显见太平公主脸色不太好看,忍不住关切问道。

对自己的妹妹,他还是非常关心的。李治膝下的子嗣,这些年死的死,亡的亡,剩下的已经不多。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显对太平公主才会格外的关心和爱护。

太平公主看了李显一眼,轻声道:“没事,母亲只是问我些事情,太子不必担心。”

说着,她有意无意的瞄了李旦一眼。

只见李旦脸色平静,丝毫看不出他内心的想法。

这两个兄长的高下也随之显现出来。李显是一个好哥哥,但是论心计,却远不似李旦深沉。

太平公主的眼中,旋即闪过了一抹怒色。

考场中,骚乱已经平息。

有小校从都摩顿的身上搜出了一副弩箭,也证明了之前杨守文的判断没有错误。

一场武科,竟然有两个人身怀利器。

薛楚玉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武则天命他监考,却发生了这种事情,让他感到颇为难堪。

三十八名参加决战的举子,经过刚才的混战之后,能完好无损站立在考场中的,除杨守文武崇训之外,只剩下十五人。王修福早已丢弃的兵器,混在人群中。

他心脏犹自砰砰直跳,如果不是他反应及时,把弩箭丢掉,估计也要危险了!

“将军,在考场中还发现了一副手弩,但是并未发射。”

一个小校拿着一副弩箭走过来,呈递给了薛楚玉。

第三副弩箭!

也就是说,这考场中,除了都摩顿和那个自杀的死士之外,还有同谋者。

薛楚玉拿着手弩,检查了一遍之后,递给身旁的李元芳。

他想了想,突然厉声道:“所有举子,脱下外裳,****上臂……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事情闹到这一步。想要善了已无可能。

这不仅仅是对武则天的挑衅,更是对他的挑衅。

举子们闻听,顿时激动起来,大声叫喊。

李元芳扫了众人一眼。沉声道:“千骑列阵,拔刀。”

伴随着他一声令下,千骑卫士唰的就逼上前来。伴随着仓啷宝刀出鞘的声音,那些喧哗声立刻止息。

“慢着!”

杨守文突然开口道:“我有话说。”

“青之,你要说什么?”

杨守文转身。面对那些举子沉声道:“今次武举,本是圣人特意开设的恩科,本意是想要为国选材。可是现在发生了这种事,非但是对我等武人的侮辱,更有悖于圣人初衷。我知道大家都很委屈,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的确有必要进行搜身。

此事,因我而起,我愿第一个接受检查。”

说完,他用手一指一个校尉。“你过来。”

那校尉,正是在举重时曾私下里通知杨守文,弓矢有问题的人。杨守文依稀记得,他叫做王欢喜。待校尉靠近过来,杨守文已经解开腰带,脱下了外裳,递给了王欢喜。

“王校尉,帮我一个忙。”

王欢喜一怔,旋即心中狂喜。

他没有想到,杨守文居然还记得他名字。

杨守文压低声音道:“王修福。你知道是哪个吗?”

王欢喜轻声道:“我知道。”

“待会儿给他检查的时候,你仔细一点。

如果发现什么状况,不要声张,私下里偷偷告诉我就是。这件事。你最好别掺和。”

王欢喜知道,杨守文是好意。

这场恩科,的确已经超出了他一个豹韬卫校尉可以掺和的程度,最好是置身事外。

杨守文的提醒对他而言,颇有善意。

他轻声道:“征事郎放心,待会儿我要是看出问题。会给你一个暗示。”

“很好,拜托你了。”

杨守文一边说,一边把袖子卷起来。

王欢喜检查了一遍之后,转身朝薛楚玉和李元芳摇摇头,表示没有问题。

“既然征事郎能受得这搜身之辱,我也愿意接受检查,以证明我的清白。”

武崇训见状,也站了出来。

这两个人,一个是梁王之子,授官左卫中郎将;一个名动两京,在文坛上声名响亮。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都愿意脱衣接受检查,令一众举子也无话可说。

“杨青之,倒是晓得分寸。”

薛楚玉忍不住称赞道。

李元芳也露出欣赏之色,点点头,“这家伙一直都有些机灵,倒是省了我们许多麻烦。”

难不成真要大开杀戒吗?

李元芳还真没有这勇气下令。

一众举子见状,也都脱下了身上的袍子。

杨守文站在一旁,看似很随意,却一直留意着王欢喜。

就见王欢喜在检查了王修福之后,转身刹那,一只手放在手臂上,扭了两下。

杨守文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王修福有问题。

只不过,他并不想声张。

他更想知道,王修福背后究竟是什么人!若是现在把王修福抓住了,恐怕也就断了这条线。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又扭头朝都摩顿的尸体看了一眼,迈步走到仆固乙李身边。

乙李,仍有些发懵!

他到现在都无法接受,都摩顿意图杀死杨守文的事实。

为什么?

他想不明白!

都摩顿一直都很敬重杨守文,特别是杨守文闯观国公府,在观国公府内作《侠客行》之后,更让都摩顿无比仰慕。那首《侠客行》,被都摩顿反复背诵,甚至还找人写下来。要知道,都摩顿目不识丁,却整日盯着侠客行,可见他的喜爱。

“乙李,别想了。”

杨守文搂住乙李的肩膀,轻声宽慰道。

“我还是不相信,他竟然要杀你……没有理由啊!都摩顿为什么要杀你呢?”

“杀人,有时候不需要理由。

如你所言,他或许喜欢我作的诗,但未必喜欢我这个人。亦或者,他身不由己,所以才要杀我。可不管怎样,他杀我的事实不会有假,你我就别再继续深究。”(未完待续。)

ps: 推荐一本我老乡的书,创世上传,应该这边有同步吧。

《三国醉龙图》!!!!

话说最近看好多人写三国啊,我也想写了……:-d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