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四百八十四章 人心难测

盛唐崛起 第四百八十四章 人心难测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对啊,我现在还是戴罪之身呢!

在盖嘉运说完了情况之后,杨守文第一反应就是去西域。

不过随着明秀的提醒,他又闭上了嘴巴。他现在是太子的替身和尚,是戴罪之身。圣人亲口下旨,让他在桃花峪出家三载,甚至这三年之间,不能进入洛阳城。

这也就等于说,武则天把他给圈禁了!

如此一来,他想走出洛州都麻烦,更不要说去西域了……

杨守文顿感头疼,心里好生纠结。

他现在有名了,可是却依旧不算自在。甚至比之当初在昌平,受到的拘束要更多。

武则天待他不错!

他惹了那么多的麻烦,甚至打了李唐皇室的脸面,可是依旧悠闲自在的活着。

不但如此,武则天还升了老爹的职务,更委以重任。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让杨守文不得不念着武则天的人情。才老实了几个月,他若是再惹出是非的话,估计武则天绝对会立刻暴走,到时候老爹也会跟着倒霉的。

身份越高,名声越大,欠的人情就越多。

杨守文情商不算很高,但是并非不知道好歹的人……

“二哥,那怎生是好?”

盖嘉运听说杨守文走不了,似乎有些急了。

倒是明秀在一旁看着,突然道:“盖老三……我也叫你老三吧。要说起来,西域那边你们家地头更熟,人脉更广。连你们也找不到阿布思吉达的踪迹,青之去了恐怕也没什么用处吧。亦或者说,你这次来是受别人所托,所以才想青之前往?”

对啊,我对西域一点也不了解,就算是过去,用处也未必比盖老军一家的大。

可是听盖嘉运的意思,似乎是希望我能前往西域!

杨守文刚才是心系吉达的安危。所以并没有考虑太多。如今明秀一句话,却提醒了他,也让他感到有些不太对劲。目光微微一冷,他看着盖嘉运。没有说什么话。

盖嘉运的脸,腾地一下子红了,低下了头。

“老三,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哥,大兄真的失踪了!”

盖嘉运红着脸。赧然道:“老爹他们也还在追查……这次想请二哥去西域,其实是大哥的主意。”

这小子还是当年的盖嘉运,虽然沉稳了许多,却还保持赤子之心。

杨守文不说话,他就慌了手脚。

盖嘉行吗?

杨守文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瘦削的青年身影。

盖嘉行是盖老军的长子,也是盖嘉运的哥哥。他读书很多,之前在昌平的时候,就曾作为盖老军的帮手,为盖老军处理一些琐事。在杨守文的印象里。盖嘉行这个人有能力,但是心思很深。也正是这样,杨守文当初和他走的并不是很近。

想到这里,杨守文叹了口气。

“老三,到底是怎么回事?”

“去年年底的时候,朝廷正是在庭州开设北庭都护府。”

“有这事?”

杨守文一愣,向明秀看去。

明秀则冷笑一声,“你当时忙着和你家的裹儿腻歪,根本不关心外面的事情……没错,去年年底。也就是腊月初七,圣人有感西域局势混乱,所以下旨在庭州开设北庭都护府,归属安西都护府所辖。”

杨守文听罢。顿时老脸一红。

“你休要胡说八道,我哪有和小过腻歪。”

说完,他便不再理睬明秀,而是向盖嘉运看去。

提起安西都护府,其实杨守文的概念也非常模糊。

它始建于贞观十四年,管辖着后世的西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东部、阿富汗大部、伊朗东北部、土库曼斯坦东半部。乌兹别克斯坦大部地区。

如此广袤疆域,各民族混居,自然少不得各种冲突。

事实上,唐帝国在安西有无数敌人,而其中最大的敌人,莫过于那曾经与唐和亲的吐蕃。

龙朔二年,吐蕃与唐争夺安西四镇,甚至一度陷落。

此后,双方征战不断,其治所更经历多次迁移。直到长寿元年,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并且在龟兹开府,这安西都护府的府衙才算是稳固下来。可是,府衙稳固,并不代表冲突止息。吐蕃依旧不断骚扰犯境,更有西边大寔崛起,屡屡威胁安西的那些附属国。如此一来,整个安西表面上虽然很平静,可实际上却是冲突不止。

盖嘉运道:“去年底,朝廷下旨,开设北庭都护府,并且认命了北庭都护。”

“谁?”

“是郭虔瓘。”

明秀一边开口道:此人是齐州历城人,得狄公举荐,被委任北庭都护。”

“你怎么知道?”

杨守文不禁感到疑惑,看着明秀问道。

“废话,每十天太子府都会送来邸报,你难道不看吗?”

“呃……”

杨守文立刻闭上了嘴巴,没有再去和明秀争辩。

看得出,李显对他还是很关照的。

被圈禁之后,却十分关注,并且经常派人送来朝廷的邸报。

这东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看到,李显这样做,培养杨守文的意图也非常明显。

只可惜,杨守文没那个兴趣。

他本身对朝堂上的争斗一点参与的意思都没有,所以对于那些邸报,更是从不关心。相反,他更喜欢翻看一些律令,以及唐代律法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从武德年间指定的《武德律》到后来唐太宗指定的《贞观律》,以及由长孙无忌等人修订的《永徽律疏》,也就是后世为众人所熟悉的《唐律疏议》,他都翻阅过无数次。

特别是《永徽律疏》,可谓是总结了汉魏以来的立法和注律的经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今武则天所推行的载初律,其实也就是在永徽律疏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发展。

明秀对此,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可杨守文却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还拜托了杨承烈、张说等人,为他搜集资料。

明秀见此,不禁苦笑摇头。

“看样子,太子的一番苦心是白搭了。”

他也不理杨守文一脸赧然,对盖嘉运道:“老三,你接着说。”

盖嘉运吞了口唾沫,轻声道:“大哥听说,信任的郭都督很喜欢二兄的诗词文章,所以想借此机会,请二哥去一遭西域……因为,大哥有心争取都护府主簿之职。”

就是让我去给他站台喽?

说实话,如果盖嘉行真需要他站台的话,杨守文倒也不会拒绝。

当然这个前提是,武则天能放他走。就算武则天不放他走,他也可以写一篇文章过去。不管怎样,盖老军当年和老爹一起并肩作战,一起抵御静难军的攻击,也算是战友。杨守文对盖老军印象不错,盖嘉行真要是找他帮忙,他一定会帮的。

可是现在……

盖嘉行却让这一段友谊变了味道。

盖嘉运见杨守文脸色不好,忙开口道:“二哥,其实我不赞成大哥的主意。”

“但是,老军心动了?”

“这个……”

盖嘉运结结巴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杨守文已经明白了状况,忍不住发出一声长叹,轻轻摇了摇头。

这仕途功名,最容易改变一个人。

想当初,那个昌平县拓落不羁的大团头,才不过一年光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开始钻营了,甚至学会了算计!

这样的盖老军,杨守文不喜欢。

他更喜欢,也更怀念那个在昌平县和他吃酒杀人,并肩作战的江湖豪客。

“二哥,我真的不赞成……可是,可是……老爹如今已经变了,变得让我有些陌生。”

盖嘉运见杨守文不说话,心情一下子变得糟糕起来。

他眼圈微微发红,声音也哽咽起来,低声道:“我和小娘都不赞成,可是却劝不得他们。”(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