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六十三章 风雨欲来(上)求推荐,求收藏

盛唐崛起 第六十三章 风雨欲来(上)求推荐,求收藏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 老胡头拖着一辆小车,正吃力地从小院里走出来。

杨守文连忙把缰绳递给杨瑞,快步走上前,伸手拉住小车,手臂一用力就把小车从院子里拉出来。

“老胡头,你这是干什么?”

“嘿嘿,自然是进城。”

“啊?”

“刚才我看杨县尉行色匆匆,感觉着有事情发生。

前年,你还记得吗?前年契丹人打过来的时候,杨县尉也是那般表情,把你们一家从这边接到城里。我年纪大了,可不想再折腾下去。兕子,和你商量一件事,我打算投身到你家中,哪怕做个门房也好过像现在这般,整日里提心吊胆。”

有道是人老精似鬼,老胡头就是如此。

前年的事情,杨守文倒是还有那么一点印象。

当时爷爷杨大方已经过世,契丹人打穿了居庸关,兵临昌平城下。杨承烈匆匆忙把杨守文三人接到了县城里,住了大概有十几天。后来,那些契丹人离开,杨守文才又回到虎谷山。依稀记得,那一次虎谷山狼藉一片,好像死了不少人。

如汉人视胡人为蛮虏,胡人视汉人同样低贱。

从匈奴开始,汉人和蛮虏之间的战争就不曾停止过。乃至于到了五胡乱华的时候,蛮虏凶残,更把汉人视为两脚羊,杀得中原十不存一,以至于汉人元气大伤。

李世民登基之后,开贞观之治,号天可汗,令胡人臣服。

如果如今还是李家天下的话,突厥也好,契丹也罢,包括吐蕃这些少数民族,都会安分一些。可偏偏如今是武则天当朝。用一句老话,这叫做牝鸡司晨。边塞异族对于中原再次窥觑,特别是这几年来,叛乱不止,双方的冲突也越发频繁。

“老胡头,你……”

老胡头嘿嘿笑道:“兕子,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我觉得,你如今既然清醒过来,总要有个跑腿办事的人跟在身边。老胡头我年纪虽然大了,但想当年也是胳膊上能跑马,拳头上能立人的人物。别的不说,打扫个庭院,看守好门户总归可以。”

他随即压低声音,轻声道:“再者说了,我看兕子你奇思妙想甚多,也需要有人帮衬不是?”

杨守文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老家伙喜欢吹牛,但要说他的手艺,的确不输给城里的那些工匠。

“老胡头,你可要想好了。”

“哈,有甚想不好的?左右是个糟老头子,有个安身立命的去处,高兴还来不及。”

杨守文还有些犹豫,却见宋氏掀开车帘,探出头来。

“兕子,既然老胡头愿意来咱们家,自然是极好的事情。

左右家里也需要人手,就让他跟来吧……二郎,牵头牛过去,给老胡头把车套上。”

宋氏开了口,杨守文也就没有在拒绝。

的确,他是时候找个跟班,或者说,找一个家臣。

杨家大公子,怎可能总是孤家寡人的一个人。虽然说有杨茉莉,可你能指望一个十三岁的傻大个做什么事情?身边能跟着一个老人,有时候倒也是一件好事。

想到这里,杨守文指点着老胡头道:“老胡头,到时候你可别后悔。”

“嘿嘿,只要兕子你不赶老汉走,老汉就不会后悔。”

家里两头黄牛,正好可以套两辆车。

待老胡头把小车套好,坐在车上之后,杨守文示意菩提上车,又把四只小狗抱到了车上,这才翻身上马。

“二郎,出发。”

“好!”

别看杨瑞年纪小,但是赶车却很熟练。

宋氏她们的车在前面走,杨守文则跟着老胡头在后面。

“老胡头,还不知道你的大名呢。”

老胡头闻听笑道:“老汉贱名胡琏,阿郎你还是唤我老胡头吧,听着也更顺耳些。”

从兕子到阿郎,老胡头的改口没有任何生涩,好像一切都很自然。

“老胡头,你不会真的是为了要什么安身立命,所以才要投到我家吧。”

老胡头看前面宋氏的车有些距离,于是压低声音道:“果然瞒不过阿郎……实话实话吧,如果真要再打仗的话,我可不想再去做什么徭役。以前每次做徭役,都好像死了一回。前年,我跟着朝廷的兵马去了卢龙。若不是我聪明,便死在那边。

我已经这把年纪了,还想过几天安稳的日子。

能投到阿郎家中,正好可以躲过徭役……在县城里面,总好过在外面风餐露宿。”

杨守文顿时明白了老胡头的用意,却没有放在心上。

这年头,借卖身到官宦家里躲避徭役的事情太多了,老胡头的选择也算不得错误。

“老胡头,东西都做好了吗?”

老胡头眼皮子一翻,轻声道:“阿郎昨日才吩咐下来,我本打算过了中秋去准备材料,不成想……不过阿郎放心,家伙事我都带着,等进了县城,说不得会更快。”

杨守文听罢,轻轻点头。

马蹄铁的制作势在必行,以前他没有马也就算了,现在有了马,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当下,一行人两辆车,沿着官道直奔昌平。

到昌平城外的时候,杨守文就看到城门外,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似乎是在等着进城。

以前,由于县衙被袭击,县城里的气氛比较凝重。

可是现在,这已经不是凝重的问题,而是显得非常压抑。

**起兵攻占妫州,静难军慕容玄崱造反的消息,想必已经传开。昌平距离静难军所在地并不是很远,那边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昌平县很快就可以得到消息。

“大郎,这是要进城吗?”

城门口的守卫,依旧是那个朱成。

他看到杨守文一行人来到,连忙驱散聚在城外的百姓,快步走到了杨守文面前。

“情况如何?”

“刚才县尉已经下令,要对进出县城的人严加盘查。

非本县百姓,暂时不得入内……县尊已经命人在城外设立营地,以方便从静难军逃来的难民居住。城里面也是人心惶惶,大家都很害怕,不过还好没出乱子。”

杨守文听罢,颔首表示称赞。

“那我们……”

“大郎说得甚话,便是其他人不让进城,大郎却必须进得!

大郎快些过去吧,这边的人越来越多,我担心会出乱子……对了,那批货物已经清理完毕,昨日宋三郎的婆娘派人过来提走了。只是那宋家人忒不识好歹,竟然还无理纠缠,要放掉宋三郎。小人一怒之下,让人把宋三郎的家里人打了一顿。”

杨守文笑了,轻声道:“做得好,我回去之后,会让那宋三郎在里面多呆上几日。”

说着话,两串铜钱便无声落入朱成手里。

朱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熟练的把钱塞进口袋,而后转过身大声吆喝道:“让开让开,休阻了大郎的车马。”

城门口的栅栏立刻挪开,杨守文牵着马,跟着马车就进了城门。

城门外,传来一阵阵喝骂声。

“凭什么他们可以入城?我等在这里等了许久,为何不得入城?”

“对啊,我们要进城!”

城门口的门卒民壮们,对杨守文客气,却不代表会对那些普通人客气。就见他们抄起棍棒,一阵狠打,把冲在最前面的人打散。朱成腆着肚子,厉声喝骂道:“尔等瞎了狗眼,也不看看刚才那是谁?那是本县杨县尉的家眷,如何入不得城?

都给我老实等着,若县尊下令,自会让尔等进城。”

天色,已经黑下来。

城门口堆放的篝火点燃,火光熊熊。

杨守文上了马,不由得哑然失笑。

上辈子最恨那种二代,不成想自己重生一回,居然要享这二代的福利。

他不敢怠慢,纵马上前,“二郎,加快速度……咱们先回家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