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4503] 第二百章 雅趣(二)5/5求月票!!!

盛唐崛起 [4503] 第二百章 雅趣(二)5/5求月票!!!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宋氏和宋三郎一家的顾虑,杨守文其实很清楚。

他们手里没有成熟的酿酒技术,完全是依靠从外面买酒来进行提纯和加工。乍一看,这似乎没什么问题。可不同的酒,必须要分开提纯加工,势必会增加成本。同时,如果被外面知道,他们是这样酿造出来的话,一定会引来巨大的麻烦。

别的不说,只要荥阳,乃至河洛地区不再向他们供酒,这清平调就难以为继。

汜水春是荥阳本地的特产,其背后同样也有豪强支撑。他们或许不会说什么,但肯定不会在供应杨家。到那时候,杨守文如果想继续酿造清平调,就必须从外地购买。

这样一来,成本势必增加。

而这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在于,这蒸馏器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如果,如果有人收买帮工,会很容易被人复制出去。到那时候,杨守文所拥有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专利保护。

人家要复制你的蒸馏器,甚至不用和你招呼。

杨守文和宋三郎父子一边低声商议,一边思考着解决的方案。

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自己打造出一个窖池,自己能够酿造酒水……否则的话,迟早是个问题。

以前在昌平,杨守文考虑的是那么一个小地方,不需要有太多担心。栢镀意嘿眼哥关看嘴心章节

但是现在,他身在荥阳,心里又有一个老大的计划,又怎能不谨慎行事呢?

“其实,四娘有想过,自己酿酒。”

“哦?”

“但问题是,咱们在荥阳可说是人生地不熟,子也找不到人,所以才没有行动。”

“这,的确是麻烦啊。“

杨守文点点头,沉吟片刻后道:“这样,帮工的事情,且先放一放。

三舅你们现在继续熟悉这个家什,我这边会和父亲商议,看看能否想出一个办法。”

“若是如此,最好快些。”

宋三郎没有再催促杨守文,因为这件事,的确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

从酒坊出来之后,杨守文的情绪变得有些低落了。

原本以为前景光明,可现在看来,还真就是困难重重啊!

回到家,杨守文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杨承烈就在他的小院里,看到他进来之后,便上上打量,脸上透着一些古怪。

“父亲,你这是干嘛?”

杨守文以为老爹的逗比属性又要发作,忍不住开口问道。

“兕子,你干的好事。”

“怎么了?”

“我问你,你昨日是不是在观水阁和人斗诗?”

杨守文愣了,旋即反应过来,“倒是有这么一回事,昨日我抵达荥阳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找你们,就到观水阁打听消息。没想到……父亲,你这是什么表情?”

杨承烈见杨守文承认了,却没有露出半点兴奋之色,反而显得更加忧虑。

他一把就抓住了杨守文的胳膊,颤声道:“兕子,我知道你想要成名,想要找回幼娘。可你……你知不知道,那潘华昨天回去之后,便被带去了宗祠,被活活打死。”

“啊?”

杨守文吓了一跳,骇然看着杨承烈。

“不会吧。”

“不会?”杨承烈苦笑道:“他得势之时,自然会被家族放纵。可你知道,昨日的事情影响有多大吗?文贼啊!潘家好歹也是书香门第,又怎能受得这种事情?

而且,这件事还牵扯到了吴中士族。

贺知章早晚会来问罪,吴中士族也会来寻潘家的麻烦。潘家有这样的举动,倒是不足为奇。他抢先把潘华打死,不管是贺知章来,亦或者其他人寻衅,也都占居了先机。”

“可是,可是他们杀人了啊。”

杨守文还是有些发懵,忍不住开口说道。

杨承烈苦笑一声道:“不过是一个文贼罢了,打死就打死了,谁还能为他讨回公道?”

杨守文蓦地醒悟过来。

这是一个宗族势力远大于官府力量的时代。

所谓民不告,官不究。更何况潘家这种豪门世家,真就算打死了潘华,官府也不会理财。

只是这样一来……

“父亲,潘华死了,与你我何干?”

杨承烈道:“自然与你我无关。你这次是帮郑家出头,所以就算潘家来寻你的霉头,也会有郑家护着你,我并不担心。不过兕子……我可是记得,你没读过书。”

杨承烈说完这句话,便死盯着杨守文。

杨守文明白了,杨承烈莫不是担心,他那些诗词也是偷盗得来?

“父亲,你是不是担心,我那几首诗,也是偷来的?”

杨承烈没有回答,不过他那表情,足以表明他此刻的想法。

也难怪,杨守文浑噩十七年,从清醒到现在,不过是短短半年光阴。你要说他能在半年里就达到吟诗作赋的水准?杨承烈是绝不会相信。他害怕杨守文的诗词,也是偷盗而来。如果真是这样,就算他这次帮了郑家,到最后郑家也不会领情。

杨守文的脑筋,在飞快转动。

片刻后,就在杨承烈快要忍不住的时候,他才叹了口气,幽幽道:“父亲,有件事,孩儿必须要告诉你。”

“你不会真的是……”

“父亲你不用担心,孩儿可以保证,那些诗词都是孩儿所作。”

杨守文才不怕有人出来和他对峙,因为他可以笃定,他到现在所作的几首诗,并没有在这个时代出现。他的诗的确是偷盗来的,但却是从未来人的手中偷盗而来。

别管叔,出自唐代边塞诗人高适之手。

而高适应该是出生在长安四年,也就是公元704年前后。所以,《别管叔》,安全!

而昨日在观水阁所作的三首柳枝词,则分别源自于孟郊白居易和李涉三人。这三人,同样尚未出生,所以就算有人想要寻找出处,也不太可能。至于此前杨守文和幼娘所作的清平调,是出自李白之手。而李白,则是出生在长安元年……

杨守文非常放心,他的诗词不会被人看出端倪。

若真有人跑过来找他的麻烦,杨守文也不会在意,要知道他前世在病榻上卧床十余年,可是把那本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几乎快要翻烂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