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二百零六章 太平(1/5)求月票!!!

盛唐崛起 第二百零六章 太平(1/5)求月票!!!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神都,洛阳。

入春以后,风平浪静。

洛阳在经过一个严冬的振荡之后,渐渐平静下来。

边塞,悄无声息。

默啜在经过去年的一场大战,也偃旗息鼓,停止了对边塞的袭扰。不过,对于大周而言,边塞是平静了。可是在草原上,突厥人征伐的脚步却没有片刻的放松。

自入春以来,不到月余光景,默啜已吞并了三个大部落,使突厥势力暴增。

据细作传来的消息,突厥大军已经过十万人,隐隐有称霸草原的态势。为此,许多草原部落或是恳请归化,或是向朝廷发来求援。可面对这种局面,武则天显然也没有太多的应对之法。

原因很简单,当年李唐宿将或是年迈归隐,或是被屠杀一空。

贞观时期,将星璀璨的局面,在圣历二年到来之后已不复存在。好在武则天册立了李显为太子,使得朝内局势渐趋稳定。与此同时,她开始着手提拔一些将门之后,比如薛讷,比如薛讷的兄弟薛楚玉,比如魏州贵乡人解琬……诸如此类。

但是,仅凭这些人还远远无法满足武则天的要求。

于是在经过三思之后,武则天决定在入秋后开设武举恩科,以方便从民间寻找人才。

恩科旨意一出,四方云动。

这将是自如意元年以来,举办的第四次武举。

而这一次武举的意义非同小可,很明显是武则天针对突厥人在塞北日益壮大的局面而开设。也就是说,一旦中举,很可能会被委以职事官,得到朝廷的重用。这对于许多平民百姓来说,绝对是鱼跃龙门的机会,于是各地勇壮都纷纷摩拳擦掌。

与此同时,李显在经过这半年多的经营后,也逐渐稳住了阵脚。

虽然他手下依旧没有什么出众的人才,但也招拢了一批手下。在朝内形成了一些力量。

特别是从朝堂上流传出武则天有意让李显和武家联姻的消息之后,李显的声望也获得了提升。不管怎么说,如今这个朝廷还是武则天的朝廷。李显和武家联姻,也就代表着他太子之位更加稳固。日后接掌大统的趋势。也就变得越发清晰。

二月末,一场小雨过后,把洛阳城洗刷的格外干净。

天色已晚,夜禁业已开始。

一个青年却在夜色中,沿着长街纵马疾驰。

“前面人立刻住马。否则格杀勿论。”

从长街的另一边,出现了一队巡兵武侯,拦住了青年的去路。

那青年一身锦衣华服,身上还有一股淡淡的芬芳。他勒住了战马,从马上下来之后,便从腰间挎兜里取出一块金牌,面带微笑道:“在下是公主府宾客穆明玉,今晚公主在大福先寺开设法会,在下受公主之邀,前往参禅。有通行令牌为证。”

巡兵武侯的队长听闻,不敢迟疑,忙下令身后巡兵收起刀枪。

公主?

虽然李唐公主众多,可是在这个时间里被称之为公主,又能够在大福先寺开法会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

不过,他还是走上前,从青年手中接过了腰牌。

在火光下验明真假之后,然后又把腰牌双手递还给穆明玉。

“夜禁时分,穆先生最好不要在长街纵马而行。否则很容易引起误会。”

那穆明玉生的极其俊俏,脸上更带着和煦笑容,听闻队长的劝说后,连忙道:“多谢提醒。非是在下想要纵马急行。实在是时间紧迫,不得已才会犯禁,我会小心。”

“既然如此,那就请先生保重。”

穆明玉道了一声谢,便翻身上马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一个巡兵突然吐了口唾沫。低声骂道:“长得就像个相公,怪不得敢犯禁夜行。”

“你给我闭嘴!”

队长闻听,顿时大惊。

“这等话你最好不要再说,否则会连累到弟兄。”

“队正,我不过是随口……”

“随口也不行!”队正的脸色阴沉,压低声音道:“人家背后有公主撑腰,你又算得什么?你若是长得一张好脸,说不定早就去做了相公。要怪,就怪你爹娘没给你留下足够的本钱。现在,给我闭上你的臭嘴,若再废话,休怪我不客气。”

巡兵闻听,立刻紧闭双唇。

而队正则冷哼一声,带着人马继续巡街……

这大福先寺,坐落于积德坊,位于洛河北岸,在都城的最东边。

大福先寺本名太原寺,是武则天为了纪念其母亲,也就是太原王妃杨氏所立,本坐落在教义坊。相传,有一天武则天登上阳宫,遥遥看见太原寺的轮廓,觉得这太原寺距离宫城太远,不禁心中感到凄然,于是在永隆元年把太原寺迁至积德坊。

积德坊,原名游艺坊,隋朝名将杨素的宅院就坐落与此。坊内有沉香堂,坊南就是温雒坊,再往南就是洛河,风水甚好,景色极佳。不过杨素一族入唐之后已经不复存在,于是武则天就下令,霸占了杨素的宅院,把太原寺修建在这里。

天授二年九月九日,武则天称圣神皇帝,追封其父为无上孝明高皇帝,其母为无上孝明高皇后,太原寺随之更名为大福先寺,意图比美唐高宗建立在龙门的大奉先寺。

随后,武则天又亲自撰写《大福先寺浮图碑》,并下令大修寺院。

如今,这大福先寺中有房间1200间,另有一座楼阁式高塔,高达十六丈,可鸟瞰神都。

这个十六丈,是以唐尺而计算,如果换算到后世的度量衡,差不多就是近五十米高度。

这在神都,堪称第一高塔,更成为洛阳的标志性建筑。

如今的大福先寺,已成为皇家寺院。

当穆明玉抵达寺院的时候,只听到从里面传来梵唱声,更透出一种莫名的庄肃之气。

他把马拴好,走到山门前,叩响门扉。

很快的,山门打开。

穆明玉将手中腰牌递进去之后,便闪身走进寺庙。

“公主何在?”

“今晚法藏法师与阿你真那法师**,公主在通天塔参佛。”

阿你真那,是加湿弥罗国之刹帝利种,自幼出家,受具足戒后专习律品,擅长咒术。长寿二年,他来到洛阳,主持天宫寺,并翻译了陀罗尼经等七部九卷,声名响亮。

天策万岁元年,也就是公元695年,阿你真那又奉命刊修众经目录,得武则天青睐。

穆明玉闻听阿你真那在说法,顿时露出尊敬之色。

他跟随一名卫士直奔通天塔,远远就看到,在通天塔外灯火通明,无数僧人正在通天塔下参禅念佛。梵音袅袅,回荡大福先寺上空,直让人感受到那无尽的庄严肃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