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二百一十章 郑十三郎(5/5)求月票!!!

盛唐崛起 第二百一十章 郑十三郎(5/5)求月票!!!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郑家的建议,对杨承烈而言,似乎并不是那么不可接受。

当然了,这与郑家和杨承烈的关系有关。同样是五姓七大家,换做其他任何一个家族,比如崔氏,比如王氏,杨承烈绝对会二话不说,拔刀就要和对方做决斗。

可郑家……

郑家这样做,没有恶意!

这一点,杨承烈非常清楚。

郑家需要有领头人,需要有一个代表。

四代子弟之中,比如郑虔,比如郑谅倒是都有可能成为中兴郑家的力量,可他们的年纪现在太小了。郑虔才八岁,要想成为独当一面的人,如果没有特殊的机缘,少说也需要二十年奋斗。而那时候,郑灵芝还在不在位子上?郑长裕是否能提供帮助?郑怀杰的考虑,比普通人要更加深远,他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才行。

如果杨守文能够改姓,归入郑家的门楣之下。

他今年十七岁,凭借郑家的力量,不需要五年就能让他出人头地,名扬四海。

等再过二十年,杨守文才四十岁,说不定能入住中枢;而郑虔等人也都成长起来,正好可以在外与杨守文相互呼应。如此一来,郑家别说崛起,就算是成为五姓第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对于郑家,对于杨守文而言,是一个双赢的局。

杨承烈纠结了,难受了。

而郑镜思的心情却变得极好,因为杨承烈虽然一开始表现有些激动,但并没有明确拒绝。

这说明,有戏!

郑镜思同样是贵胄子弟,同样为人父母,同样处于失意状态。

杨承烈不管会做出什么反应,他都不会奇怪。因为他能够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上,来体谅杨承烈的想法。

这件事,对郑家也好,对杨守文也罢。都没有坏处。

唯一会受到影响的,恐怕就是杨承烈。因为他这样做,等同于是入赘到了郑家。

不管将来杨守文成就如何,都会是杨承烈身上的一个污点。

同样的。一旦杨承烈同意了,他这辈子都别再想回到杨家……

文宣大哥,的确是不容易啊!

郑镜思从杨府出来,心情也有些不太平静。

扭头看了一眼跟在身边的郑虔,他突然伸出手。用力揉了揉郑虔的脑袋。

若我有朝一日也处在文宣大哥的位子上,为了十三郎,我是否也会如文宣大哥这般忍辱负重呢?

“爹爹,你干什么?把我头发都弄乱了!”

郑虔并不知道刚才在杨家发生了什么事情,被老爹这么一弄,忍不住鼓起腮帮子,不满喊道。

会的!

郑镜思忍不住笑了。

若我和文宣大哥处在同样的位子上,为了十三郎,哪怕受再多委屈,我也会做的。

他正要开口。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

“廿九叔请留步。”

郑镜思停下脚步回头看去,就见杨守文从门内跑了出来。

“听父亲说,廿九叔明天要和我们一起去广武山?”

看着杨守文,郑镜思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笑容,“是啊,大郎难道不愿意我相陪吗?”

这以后,可是我郑家麒麟儿。

说不定以后十三郎也要依靠他的帮助。

杨守文道:“这倒不是,其实我追过来,是有件事情想拜托廿九叔。”

“什么事?”

杨守文那清秀的面庞飞起一抹绯色,他挠挠头。轻声道:“我家从昌平搬来,在荥阳没有任何基业。我父亲又是个极骄傲的人,恐怕也不愿意总依靠舅父的帮助。

所以,我想帮我父亲弄些家业来。”

郑镜思闻听。不禁笑了。

“这有何难,我郑家虽说不上是巨富之家,但数百年来也小有家业。

等这次从广武山回来,我会帮文宣讨要些田地,或许不多,但几百顷良田当不成问题。”

就算杨守文不说。日后只要他改姓郑,老郑家也会给予杨承烈补偿。

这在郑镜思看来,算不得事情。

哪知道,杨守文却连连摆手,正色道:“廿九叔误会了,我不需要田地,相信我父亲也不会要。有道是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怎可取嗟来之食?要产业,我们会靠自己动手。我只是想打听一下,这荥阳可有什么酿酒的匠人,最好懂得如何酿酒。

不瞒廿九叔,我此前与幽州都督薛讷有了约定,只要酿出美酒,可以在幽州贩卖。

只是我不懂酿酒,也不知道该如何建造窖池。荥阳乃千年古城,能叫得出名字的酒,不下百种。这么多酒,我相信不可能都会生意兴隆。若是有那不擅经营,但是却懂得酿酒的匠人,还请廿九叔推荐。人,要老实可靠,若有密法,我自当出高价。”

郑镜思闻听,顿时愣住了。

月光下,他看着杨守文那张充满了自信的面庞,越发觉得父亲的决定实在是太厉害了。

薛讷是谁?

那是名门贵胄子弟中的杰出人才,甚至连李靖李药师的孙子,而今的奉宸卫大将军李元芳都无法相比。他刚才出任幽州都督,杨守文就得了薛讷的重视?这样郑镜思也不仅感慨。如此人物,郑家只需稍作培养,他日必然能够出将入相。

要知道,在这官场之上,人脉甚至比才情更重要。

“这件事,我应了。”

郑镜思脸上的笑容越发浓郁,连连点头。

杨守文越出色,郑家中兴的可能就越大;就算他不肯改姓,凭三姐这个关系,也能让郑家获益。

“我记得城东十五里的龙泉镇,就有一个酿酒的高手。

那人名叫鹿未玖,酿出的酒甚至比汜水春还好。只是那家伙太古板,而且性子暴躁,以至于得罪了汜水春,其佳酿难出龙泉镇。我吃过他的酒,确是好酒……若大郎觉得可以,等咱们从广武山回来,我就让他来找你。到时候,你可以考校一番。”

“可以吗?”

杨守文顿时露出兴奋之色。

只要能解决酿酒的问题,凭借蒸馏器这个大杀器,就能够轻松解决他面临的困境。

只是,郑镜思答应的如此爽快,让杨守文这心里多多少少有些疑惑。

自南北朝以来,似这种手艺出色的匠人,大都会被世家门阀所控制。郑镜思这么爽快就把人找来,是不是有所求呢?

不过,杨守文心里怀疑,却没在脸上表露出来。

郑镜思道:“这很简单,大郎不必担心。”

“如此,我便谢过廿九叔。”

郑镜思在城外也有别院,而且距离这村庄不远。

在回去的路上,郑虔突然开口:“爹爹,是不是有求于兕子哥哥?”

“为什么这么说?”

郑镜思一愣,困惑看着郑虔。

却见郑虔小鼻子一皱,一脸鄙视的表情,“兕子哥哥才开口,你便答应了……我今日在听人讲《左传》时,说道:将求于人,则先下之。父亲,你表现的太明显了,就连我都看出你有事情,更不要说兕子哥哥,他一定已看出了你是别有目的。”

郑虔这番话,说的可是一点都不客气。

不过郑镜思却露出了惊喜之色,非但不生前,反而一把将郑虔抱起来。

“我儿竟听得懂《左传》吗?”

似郑虔这个年纪,一般来说还处于启蒙阶段。

反正在郑镜思的记忆中,他也是到十二岁,才开始由三姐教授《千字文》。十五岁算是正式接触经典。至于开始学习左传,已经是二十岁左右的事情了……这个学习的过程,适用于大部分人。聪明一点的,说不定会在十岁开始学习千字文。

可是郑虔才八岁,他竟然能听得懂左传里的故事?

这孩子,莫非和杨大郎一样,也是个奇才吗?

哪知道,郑虔却是一脸嫌弃道:“爹爹太小看孩儿了,孩儿或许比不得兕子哥哥那边文采出众,可是《左传》又有什么难懂的?不过我听可以,让我读,却认不得许多字。”

这已经足够了,足够了!

郑镜思,抱着郑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