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流亡医生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升 迁

流亡医生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升 迁

作者:六點一三一九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53 来源:笔趣阁

只不过,令李木没想到的是,杜杲实在是高看了蒙古人的智商。

随着鬼府阴兵白天也出现了,蒙军的大部分将士苦于没什么文化,反倒认为鬼府阴兵吃人吃多了,化成厉鬼不惧阳光。

军心大乱,哗变频生,斩首立威也控制不住的察罕,只好无奈地退军了。

庐州之围一下子就解开了,城中百姓弹冠而庆,到处张灯结彩,庆贺劫后余生。

这日午后,不用打仗管后勤,无所事事的杜庶出了家门,来到庐州城里一家人气最旺的酒楼。

上到二楼,就看到街边临窗,有一头绑逍遥巾的熟面孔,仰躺在护栏边,翘着二郎腿喝酒。

眼见这人无视楼上客人鄙视的目光,肆无顾忌地随意而为,真是放浪形骸、不拘小节。自以为明白对方心中苦楚,杜庶赶忙走过去坐在桌边,安慰道:“李兄,何必呢?也许朝廷封赏的文书还没下来,李兄你不必这么泄气啊。

况且,李兄你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头绑逍遥巾,算怎么回事啊?要是让父亲看见,还不又得教训你。”

杜庶的担忧,又岂是李木所担心的,人间富贵对他来说一文不值。

如今距离庐州之战结束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庐州知州杜杲总结战事,奏请朝廷,一众在庐州拼命的将士也得了封赏。

杜杲的淮西制置副使板正,去掉了个“副”字,继续留任庐州防御蒙古。

统制聂斌率御林军返回京师,作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吕文德平调湖北,去了襄阳协助名将孟珙恢复生产。

李木的义弟王坚作战勇敢、杀敌有功。杜杲也够意思,论功行赏,将王坚这个枪兵直接提到可以统御百人的都头,并向朝廷奏请了个进义校尉。虽然这校尉无品级,但好歹也可以领俸禄了,算是让王坚一步登天入了仕途。

江海原本就是梁县县尉。但是梁县城破没了去处,加上丢了城池也是一罪过。虽有杜杲进言保护,朝廷算他功过相抵,扔到庐江县继续当县尉。

义弟王坚虽然升官了。但与江海一样,被朝廷调走了,居然调到巴蜀前线奋战去了。没了两个兄弟在身侧,孤家寡人的李木,身上梁县马监主簿的官位名存实亡。每天就是无所事事地在庐州城转悠。

杜庶的担忧虽然是杞人忧天,但毕竟也是一番好意。

瞧见杜庶正襟危坐,有了外人也不好继续没正形,李木坐直身子,放下酒杯,听着酒楼内外的喧哗声,感慨地说道:“多谢杜兄挂怀了, 我担心的并不是那些虚荣。如今庐州之战才过去了一个多月,城里无论将士还是百姓,就似乎已经忘了之前的伤痛了。

这一场大战下来。除了庐州城保住了,治下五县全部毁于战火。再加上周边村镇也被鞑狗屠了个干净,这一战我们百姓伤亡就有三、四十万。与这城里喜庆热闹相比,仿佛之前的战事没发生过一样。

偏安一隅、苟延残喘,以我们宋人这样的心态,怎么去对抗鞑狗。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鞑狗退兵,不过是一时军心不稳,待到他们重整旗鼓,再杀过来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李木去梁县做官前。就得罪了太后势力和士人集团,作战功劳被无视,本就在李木的预料中。功名利禄对李木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待在前线杀敌献策就足够了。

只不过。眼见南地宋人,从庙堂到百姓全是消极防守的心态,李木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无处可发的他就只好一醉解千愁了。

被父亲压着,庐州之战结束,什么赏赐都没有的杜庶。其实也是一肚子不满。

本来他是来劝李木的,结果听了李木的抱怨,杜庶也给自己倒上了酒,边喝边说道:“也是啊,每次打仗我都管后勤,打完仗也没奖赏。

我知道爹爹他爱护我,不想我离开他的视线。但是我都这么大了,大丈夫生当乱世,自该像李兄一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天天窝在家里算什么事啊。李兄,你说,我是不是比你还惨啊?”

“哈哈哈,杜兄,你可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杜帅可不是打压你,而是在磨砺你。年轻气盛,一有了功劳,做了大官,可是很容易得意忘形失去自我的。有大帅压着你,你在仕途路上,平步青云绝对比一步登天来得稳健。”

听了杜庶的自怨自艾,颇感好笑的李木,随即体内运转易筋经,扫除一身酒气后,接着说道:“杜兄放心,鞑狗狼子野心,远不是当年辽金的小打小闹。鞑狗横扫欧亚,西征路上,更是灭了无数国家。

南征我们大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咱们宋人与他们鞑狗可是不死不休,杜兄不用怕无仗可打,建功立业的机会多的是。

只不过像现在这样停战的日子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事少碰,多做些恢复生产、整备军事的大事。我等武人勤练武功,操练将士,只待将来战事来时有用武之地,上报江山社稷,下保黎民百姓,但求个问心无愧吧。”

“说得好,好一个问心无愧!”

就在李木和杜庶二人把酒言欢,畅谈天下时,一个身穿青衣直缀,头戴同色方巾的中年文士叫了一声“好”,突然站到李木桌旁,接着说道:“店家客满,二位可愿意拼个位子?”

不像趴在桌上没声息的杜庶一样不胜酒力,内功运转已经酒醒的李木,见这中年文士,年纪约莫四、五十岁,身材高瘦,风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出现得突然又自然,绝非等闲人物。

自己虽然功力大失,但是眼力还在。面前的青衣人明明坐在店中,却感觉不到任何气息,分明光华内敛,功力深不可测,已到返璞归真的境界了。

比对记忆中的样貌,顿时有些明白的李木,倒是不以为意,微笑着说道:“先生尽管落座,只不过我这朋友酒醉说胡话,先生不要介意就是了。”

“不碍事!刚才听小兄弟高论,似乎怀有为国效命的雄心壮志。只不过蒙古人势大,天下已得十之八ba九,金国、西夏以及花剌子模都已经亡于蒙古,我们宋人偏安一隅也是无可奈何。

天下大势已定,螳臂挡车,费力挣扎也是浪费时间,与其征战沙场拼掉性命,不如找个山间林地隐居生活,不问世事岂不逍遥痛快?”

还以为青衣人有什么见解,没想到是这些混账话,身怀逆转乾坤任务的李木,当即脸色一变,站起来大骂道: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生当宋人学了一身武艺,不保家卫国,不除暴安良,说什么丧气话。别以为你是东邪,老子就怕你。”(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