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的光影年代 > 第八十六章 一家成熟的电影公司(3/5)

剧组解散,吕潇然跟几个演员告别,他得赶紧去上海。

《钢的琴》首映…

橙子方面没有做文艺片的经验,而且,《钢的琴》怎么看也不像大卖的样子,《钢的琴》内部放映,公司所有人一致认定此片绝对算是近些年比较优秀的片子!

但是,实事求是的讲,对影片的气质,大部分人是不大能接受的。

这注定不会是一部雅俗共赏型的作品,不装逼、发自肺腑的喜爱本片而打高分的人恐怕不会很多。

这电影很大概率不会被市场青睐!

曾广贤软磨硬缠,磨了五百万的推广费…

一家成熟的电影制片厂,不能制作商业片,也得承担起引导市场的责任…

而且《钢的琴》入围了戛纳,还有不少内地方面的奖项。

而且海外版权也赚回了成本…

那就按他说的吧!

五百万而已,又不是亏不起!

昨天上映了,首日票房接近120万,尽管已对影评人各种吹嘘,也没卵用…

但是吕潇然还是要帮忙站台的——他是制片人!

……

“导演,你拍戏都这么快吗?”

“…很快吗?”

“一个多月就拍完了!”

吕潇然抬头,看了看张亦:“主要你们演得好,而且剧本我准备了半年,团队也是常备的团队,说实话,我还没怎么用力呢,否则,可能都不用三十天!”

确实是这样,《搜索》拍摄,完全按照剧本还有流程在走,演员也都是实力派,除了糖糖很多时候感觉不到位,另外宁波市政府一路开绿灯…

几乎没有遇到一点麻烦。

“那导演…我走了…”

“张亦!”

“嗯?”

“我这有个剧本,需要一个演技强大的演员,你要不要试试?”

张亦赶紧点头:“我当然愿意!”

“行,我把剧本发给你,但这个戏可能要再等几年才能启动!”

“…没问题,您找我那是看得起我。”

“你是个很好的演员,希望能继续合作!”

剧本当然是《亲爱的》…

跟张亦告别,黄玄过来了。

“你又怎么了?”

“导演,我接了一部电视剧。”

“…什么电视剧?”

“《温州一家人》!”

“…哟,山影制作,孔生导演的作品,不错嘛,这个是年代大戏,好好演!”

“您知道这个戏?”

“哈哈,你以为我们是关起门自己玩的?我们跟内地所有有名的制片人都有业务往来!山影北京分部的侯洪亮、李化冰,我们怎么可能不认识!”

《温州一家人》,高满堂编剧,山影团队倾力打造,非常典型的大正剧。

橙子虽然不做正剧,但是一直跟侯洪亮他们保持不错的联系…

“嗯,我知道了…”

黄玄离开…

吕潇然琢磨起了山影团队…

《琅琊榜》、《伪装者》、《战长沙》几部作品的改编权都被橙子拿下了,但现在还没到挖人的时候,再等等吧!

侯洪亮为什么要离开山影?

14年山东宣传部推动山影上市,侯洪亮本来是钦定的一把手,后来上面空降了晋亮任山影集团总经理,钦定的一把手!

侯洪亮不甘屈居人下,直接辞职,率队创立东阳正午阳光!

山影的三大导演,王文杰、张新建都老了,只有孔生还活跃在一线,孔生走了,大大削弱了山影的制作能力。

这还不是最重要,事实上,从09年开始,山影的作品几乎都是通过侯红亮和李化冰之手发行的,才既叫好又叫座,有收视有口碑!

播出机构认的不是山影这块招牌,而是制片人侯红亮和发行人李化冰,侯李二人走了,山影剧一下子就面临发行困难、成品积压、资金断流的严峻局面,山影的管理层又应对不力,才步步走错,迅速滑坡,四年过去了,山影再也拍不出好剧,招牌不再耀眼,原定的上市计划也搁浅了。

现在他们还在蜜月期呢,挖人,挖个蛋!

……

上海,《钢的琴》首映发布会。

吕潇然脸色有点疲惫,但还是坐在c位,拿着话筒道:

“其实,做这个戏,我们也知道市场很难接受,但是呢,研究市场的都知道,商业性和艺术性,是电影产业的两大支柱,好莱坞的全球推广那么厉害,但他们同样注重独立电影。我们不行,看什么赚钱就一窝蜂的往里扎,看什么类型的片子火了,就不管不顾的跟风,我们不能瘸着一条腿走路…”

“我们要做成熟的电影制片公司,就不能只做赚钱的商业片,还是要考虑艺术性的!”

“并不是说艺术电影要背离市场,要偏离群众,而是指它和主流商业片的侧重不同,更强调电影的艺术性表达——它不一定是少数人的电影,但就它的出发点来说,不是为了“多数人来看”而创作的。艺术电影未必“曲高和寡”,但这个市场,应该给“曲高和寡”的作品一席生存之地。而不是纯粹的任由市场,把所有非大众向的作品,全都驱逐出去。”

“还是希望有观众支持一下《钢的琴》,这是一部好电影!”

台下有记者问:“吕董,听说橙子每年会推出艺术电影?是不是真的?”

“有这方面的考虑,我们主要做小成本的文艺片,毕竟成本太高,我们也亏不起!”

“那多高的成本算低成本呢?”

“不能超过500万,《钢的琴》制片成本就是500万!”

“那你认为,艺术和商业该怎么区分?是故事情节,演员阵容,还是纯粹指票房?”

“都不是,我觉得就两点,一个是否通俗化,一个是否符合大众的观影趣味。像《山楂树之恋》,卖了一亿多,但你能说它不是艺术片么?观众有时候会受到宣传误导,可本质是不变的。”

说了一大段,《钢的琴》的票房还是不怎么理想…

即便吕潇然亲自站台、推广也没有…

没办法,这几年一提文艺片,一堆人就摇头,真的是国内的一些文艺片导演和观众把大众推向了对立面。

一个个拍的什么玩意?

还好意思说观众不懂,市场不好?

文艺片确实有不注重叙事的类型,但这不是拍的烂的理由!

按照市场预测,《钢的琴》最多也就一千万票房出头——最近上映了不少大片,《哈利波特也与死亡圣器》(下)、《蓝精灵》、《夺命深渊》、《美国队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