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的光影年代 > 第二十三章 一枝独秀(3/6)

我的光影年代 第二十三章 一枝独秀(3/6)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3:31 来源:笔趣阁

保底发行之后,就是溢价参与…

这些东西不是吕潇然一个人说不想参与就能搞定的!

举个例子,即将开拍的《亲爱的》,总成本8000万,橙子负责百分之六十的制作成本,其它的40%分给各大投资方——几位主演都自带公司。

博哥的上海浩瀚影视文化,他占了百分之八的投资份额,也就是640万。

如果他愿意,当然可以自己投资——他愿意相信吕潇然的号召力。

那如果,有人开价3000万买这个投资份额呢?

转手净赚2360万!

电影还没拍呢…前就已经到账了!

你说他卖不卖?

傻子才不卖!

钱不香吗?

现在很多电影项目玩的都是估值,只要中间的参与方自己转手能卖出去,电影做成什么样子,他们根本都不关心。

尤其很多万金融的,参与的逻辑就是炒作,根本没想过要实实在在的做电影…

直接把电影做成一个融资项目,a轮多少钱,b轮卖多少…

一些和片方或者导演关系好的个人,可能在开拍前就拿到了小部分股权,然后转手就卖给下家,自己赚中间的差价,实际的钱都不用出!

所以,资本热钱坏了规矩…

但是,就是有人愿意撒钱…

你能怎么办?

吕潇然的电影项目,就是优质资产,就是有很多买家想参与,你不愿意赚这个钱,有洁癖,但不代表每个人都有洁癖…

保底发行也一样,既然不可能占得所有收益,那就只能参与进去…

都是被资本裹挟的可怜人啊!

……

橙子票务参与发行之后,宋哥直接砸了6000万做前三天的预售,于是,在正式上映前即收获了1亿预售票房!

其背后意味的场次数量不言而喻,在国庆档的起跑枪声响起前就已经锁定了领先位置和无法超越的领先优势。

这一手玩的既霸道又漂亮!

低价票推动排片打开了电影发行上的一个密道,一条捷径——用票补的钱向影院“预购”出每一个影厅的基础上座率,排片场次就此打开,剩下的未出售座位,或是影院自己卖票,或是在线选座用9.9元、19.9元促销卖票。

你说这些违背了正常的竞争…

但它合理合法啊!

而且《心花路放》口碑不算太差…

其实可以看得出来,宁昊试图转型,他知道自己的号召力在哪,也知道自己其实是偏小众的类型片导演,这次做《心花路放》,走的是大众路线…

这部电影跟宁昊之前电影风格明显不同——要么疯狂的黑色幽默,要么被禁。

《心花路放》使用时空错位双叙事结构,一边是耿浩中年危机,遭遇小三,被迫与康小雨离婚,被好基友郝义拉上去大理散心;另一边是文艺大龄女青年在闺蜜结婚后受刺激,被《去大理》这首歌诱导去了大理散心。

故事以爱情的结束为开始,又以爱情的开始作为结束,形成一个宿命的圆环。可谓构思精妙,稍微遗憾的是在两段时空交接的时候情节略微失控。

人物…

都挺有意思的,连客串的雷家音都贡献了金句‘我尼玛’…

除了康小雨,吕潇然实在不喜欢——抛弃了果汁两次的人!

你不喜欢它,干嘛要招惹它?

人耿浩整个人都毁了,都还记得‘果汁还在家呢!’

另外,分手之后穷追猛打不停说“愿你幸福”的,都是傻逼臭流氓。

谁踏马要你祝福啊?

我年轻时候喜欢装纯装文艺,养只小狗狗只为证明自己有爱心,没有男朋友也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听音乐必须正版cd加小众,你想泡我就别装逼,老娘可是正统文艺咖。

可是没几年我就看开了,文艺男吊丝都踏马是大loser,跟高富帅再婚之所以电话通知他只是为了气死前夫。

——我叫康小雨,我为绿茶婊代言。

只能说袁圈牛逼,演的绿茶婊看起来也没那么讨厌!

这个角色为什么选择袁圈?

很简单,因为吕潇然推荐——《白日焰火》之后,吕潇然对袁圈赞不绝口。

是真的在赞不绝口,很少有这么好的演员不在乎人设,你要让章紫怡来演,保准把剧本改一遍…

……

其实,国庆档之前,除了普遍认为的《心花路放》是头部选手,还有一部片子也被很多人看好——《黄金时代》…

说它是《小时代:刺金时代》的反面…

不过吕潇然压根没考把它当成对手,按照大金毛的话:“那就是一部烂的比较含蓄的烂片…好片各有各的好,烂片各有各的烂!”

但是很多影评人批评社会浮躁还有观众没文化…

这就有点装逼过了头——本身的定位就是装逼犯的文艺先锋片,为毛要观众买账?

你拍萧红,观众就得买票?

那咱还有一部《萧红》的人物传记片呢,那片子也没卖到2000万啊!

很多影评人感叹‘像《心花路放》这样三观不正的电影可以卖座,《黄金时代》这种传世佳作却不能卖到钱’,得出结论‘你国电影吃枣药丸!’

微博上很多人骂影评人装逼…

吕潇然最近帮着‘悟空问答’站台,刚好有人邀请他回答《黄金时代》的问题,他就回复了一下:

“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谈一下对《黄金时代》的票房看法!”

“这几年影视行业屡创新高的票房让艺术电影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了,俗一点说,就是太飘了。”

“7000万成本是怎么概念?票房要到两亿才能回本!”

“认真做过影视项目的人,都知道在前期评估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查影片的受众,以及这批受众能带来的票房,据此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制作成本区间。”

“我个人觉得文艺片的受众其实并不多,《狩猎》的票房都没到3亿…”

“而这几年好几部成本6000万以上的文艺片,给我一种“我全都要”的既视感。”

“横向对比一下,《狩猎》的成本是3600万,《白日焰火》成本1800万,《万箭穿心》的成本是450万…”

“就是在北美,前两年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几部文艺片,《南国野兽》成本是1200万美元,《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成本550万美元,《内布拉斯加》的成本900万美元…《黄金时代》的7000万人民币制片成本,在市场更广阔的美国独立电影里,也算不少钱了。”

“反正我是不敢投的!”

“心态摆不正,定位完全错,造就了现在艺术电影和观众互骂的尴尬局面。”

“我觉得艺术电影要重回正轨,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成本重新拉回一个合理的区间,要不然市场和资方的信心迟早会消耗殆尽。”

“我们橙子做文艺片,第一要求就是规划好成本线,除非你的本子写的特别棒,惊为天人,但是说实在的,我还真没见过这种剧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