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的光影年代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咖一日行》(下)(5/5)

“你对电影这么悲观?”

“…不是悲观,是事实,好莱坞正在努力的学习如何拍让中国观众喜欢的电影,他们又有巨大的工业背景作为基础,一旦他们学会了,那我们这些中国电影人怎么办?”

“《地心引力》…”

吕潇然摇了摇头:“《地心引力》幕后团队60%都是老外,能全球发行也是环球的能力,跟我们关系不大的。当然,这部电影给我们锻炼了一万多人!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独立开发很多科幻项目…”

顿了顿,吕潇然接着道:“其实,我们在美国的发行公司,华狮,发行华语片,最多只能做到500家影院上映…”

“为什么呢?”

“…因为华语电影在北美属于边缘题材,市场很小的!”

“但我听说这次的《火星救援》会全球同步上映?”

“科幻题材嘛,全球都能看懂,发行公司,我们也找了环球…”

……

聊到了《火星救援》幕后拍摄,吕潇然说了大实话:“其实,我不太懂技术,也不太懂cg,我会一直逼着他们,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走…”

“那他们怎么回答?”

“他们经常会说太难了…但没有说不可能,所以,我们都在进步。”

“他们说你一年拍三部戏?”

“…不是,我是同时筹备三到五部戏,然后挑选最成熟的那个先拍,等到这个项目完成,马上另一个也成熟了,那就接着拍…”

鲁喻:“不累吗?”

吕潇然想了想,然后道:“…有时候会觉得很累,觉得没有必要这么拼,我已经赚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但人生在世,总要有点追求嘛…不能仅仅只为了赚钱,这个时代这么好,我也想在电影史上留下我的名字!我这个人很枯燥的,我个人不抽烟不喝酒,所以对于一群人出去吃吃喝喝的事情感觉特别没意思,除了拍电影,我好像也没有其他爱好,所以,就一直拍咯!”

鲁喻忽然换了个话题:“你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对电影有责任?”

吕潇然回忆了一下,然后道:“应该是拍《源代码》的时候,其实那时候,我还有另一个选择,继续拍一部犯罪题材…但是,《源代码》拍摄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这个项目必须要我来做,我不做的话,国内电影人没人会做…”

“我还以为是《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是在那之后,当时公司上市了,我也有钱了,可以调动更多的一些资源,然后就想到了一个太空救援题材!”

“《地心引力》很成功啊,我们所有人都认为你会做去好莱坞…”

“…我做《地心引力》某种意义上也算是铺路,培养人才,本来的目的就是打造国产科幻基础,所以,我是不可能去美国发展的!”

“你怎么评价你的性格?”

“…有点幼稚,有时候看到一些事情,我会忍不住跳出来说两句,不够成熟。所以,他们不让我发微博了!”

“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互联网世界很极端,无论你的初心是好是坏,无论你的水平高低,上了网,最终都只有两个标签可供选择,要么极左,要么极右,比方说上次的华师大事件,舆论一边倒的踩华师大,其实,只要稍加分析,就知道这个事就是宣传方自作主张,我不应该参与几乎一面倒的舆论,尤其是发表自己的看似中立的言论,如果要发表的话,最好不要带任何身份标签,否则就会被归类!”

顺便补充了一句:“以前我觉得越是在舆论涌动的时候,越要发声,发声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后来看的书多了,越明白沉默是金的道理!”

“所以,你是悲观主义者?”

“…也不算,我有一种不安全感,就是在事情很顺利的时候,我会整个人不安起来…”

鲁喻点了点头:“李鞍也说过一样的话!”

“是吗?居安思危吧…”

鲁喻点了点头,然后问:“你觉得自己在电影方面算天才吗?”

吕潇然毫不犹豫摇头:“我不算,我可能有点天赋,但更多是努力、学习,我在拍《湄公河行动》的时候跟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学了很多关于电影构图方面的东西,以前这些我只有一点点感觉,不太懂的!”

“真的吗?”

名言来了…

“真的,我真算不上天才!”

“那你觉得在世的、去世的电影大师,谁算得上天才?”

“…库布里克肯定是天才,张一谋导演也算,香港的王佳卫、徐克都很天才,李胺也是天才导演!”

……

鲁喻又换了个话题:“你怎么看现在的影评?”

吕潇然端起杯子抿了一口,想了想才道:“当下的人们更喜欢“负分粗滚”的暴力差评模式,不止中国,全球的电影网站都这样。”

“我之前跟马丁·斯科塞斯聊过这个话题,他说他很怀念上世纪70年代,观众还有影评人还能相对客观评判一部电影,那个时候,人们会拿你做事的目标来衡量你做事的结果,评判标准是客观上它应该怎样,而不是主观上评论者自己想要看到什么。”

“时代变了,你在评分网站看到的大量的粗暴差评,往往是因为电影和观众的个体预期以及生命体验出现落差。”

“所以,现在拍电影,如果是以市场为目标的,就必须要注意观众的共情能力,你不能拍一些自我陶醉的电影…”

“你很重视观众的口碑?”

“当然,我主要拍的是大型的商业片,跟市场对接的,没有观众买账的话,我还拍什么电影呢?”

“李鞍说他每拍一部电影,都是不自信的状态,你是吗?”

“…我还好,因为我一直拍华语片,我对观众的审美把握的还挺准的。而且我的电影,大家都会带着审视的目光去看,要求比较严谨,所以,我对每一部片子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话语权…”

“那这部《火星救援》?”

毕竟是宣传《火星救援》,所以肯定会提到这部戏…

“…这次也算是一次新的尝试,其实拍太空题材,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怎么讲?”

“太空题材的电影在画面上有自己的优势,在你给出足够真实的外星场景之后,再加上一个合格的故事,就足够震撼大多数人,因为我们对宇宙都是很向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