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三四一章 反杨联盟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三四一章 反杨联盟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马士达路也和他的船队就这样停留澳门,他们既没有在这里采购那些需要交重税的货物,也没试图强行离开。

就是在那里和杨信耗着。

期间他倒是经常去广州,估计是寻求盟友的支持。

但那些和他们算是盟友的广州士绅,在经过了杨信的折腾后,这时候也都没有了对抗杨都督的勇气,对于马士达路也只能是爱莫能助了,而同样也得算是盟友的闽商也对此无可奈何,而且这时候漳州和泉州士绅,也正在合伙筹划组建股份公司承包漳州海关。

他们也害怕。

杨信祸害完广州下一个肯定是他们。

如果广州士绅组建股份公司,从杨信手中接过广州海关,那么明年他和他的这些爪牙指定移师金门。

这可以说毫无悬念。

然后就像在广东一样堵住金门两边拦路收费。

漳州和泉州士绅敢反抗,他也就会像在广州一样杀上门,再制造事端敲诈勒索,最后在士绅们的哭声中满载而归。

那么绝对不能给他这个上门的机会。

而想把他阻挡在自己家门外,唯一的办法就是承包海关。

掏银子就掏银子吧!

至少海关的承包费是有标准的,而杨信上门那就不知道得掏多少了。

现在闽粤士绅也理解了防火防盗防杨信这句话的深刻内涵,那真就可以说是斑斑血泪啊!

最终马士达路也就这样徒劳地努力着。

不仅仅是他。

走私商也在徒劳地努力着。

自从虎门的交战之后,珠江口走私商们试图强行闯关的事情越来越多,甚至还有过几次交战。

他们也不是傻子。

杨信的规矩看似规范了海关,给了他们合法贸易的权力,但大明的事情从来不是规矩的问题,规矩定的再合理也没用,看起来海关整理好了,以后交税就是合法贸易。

可真这样吗?

不给那些官老爷们打点试试?

你就是合法贸易,不上供人家一样有办法搞死你。

最终结果就是杨信那里的税交了,该给官老爷们的孝敬也不能少。

那些走私商都是聪明人,他们很清楚大明官员们的节操,人家想捞钱总会找到办法逼着他们掏银子的,大明的合法贸易从来没有合法可言,过去那些真正守法弄到船引的合法商人,还不是一样得靠走私违禁品牟利?相反对于这些走私商来说,真正纯粹玩走私,各自凭着本事反而更痛快些,这才是走私商仇恨杨都督的原因。

他们不是反对杨都督的税率,他们也知道这是让他们由海盗变成合法商人。

但是……

这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

变成合法商人以后,他们还是得靠非法赚钱。

所以走私商们也要反抗,这些家伙本来就全是亡命徒,在需要的情况下他们才不在乎拼命呢,而且这些家伙说是海寇,实际上在自己的家乡都有亲人和宗族做后盾,在为了宗族利益的情况下,他们也敢拼命,他们都不怕死,都敢在海上谋生了哪有怕死的,所以他们是真敢和杨信拼命。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根本拼不过杨都督。

这样在杨都督到来的最初混乱过后,这片海洋上各个利益方,全都开始被迫寻找应对手段,甚至已经开始形成一个反杨同盟。

当然,杨信没兴趣关心这个,事实上他此行的目的已经快成功了。

他的目的只是逼广东士绅包税。

当广东士绅包税后,他们会自己逐步摸索出合理的制度,没有什么改革是制定一个制度然后就一下子全解决了,改革只是逼迫利益各方接受一个原则,给他们一个必须遵守的框架。然后剩下的他们自己解决,包税商,海商,外国人,地方官员和军队等等,所有人在这个必须遵守的框架内,去互相妥协,最终建立一个新的平衡。

杨信给他们的原则就是必须包税。

必须每年上缴至少四十万的税,这个原则必须遵守。

那么在包税,必须每年交四十万这个原则下,所有这些利益方如何重新建立一个平衡,制定一个各方接受的制度,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他们总会找到这个平衡的,毕竟生意终究得做下去。四十万必须得掏,不掏就是杨信这个祸害上门搅局,那时候掏的更多,所以最终就是这四十万该谁掏,广州士绅,走私的闽商,欧洲商人,谁给这四十万买单。

而杨都督接下来继续在澳门和广州间两头跑。

一边在广州以他那种凶残的方式训练新军……

甚至在训练中还累死好几个,但因为他的军饷是实实在在一分不差,而且所有士兵大米饭鱼罐头管饱,所以尽管在训练中有猝死危险,但那些士兵依旧老老实实忍受他的折磨。

毕竟这样的待遇从未有过。

正因为他的凶残,短短半个月这些新军就已经把城墙上的绕圈跑进了八十分钟内,这就算是正常人的水平,之前的俩小时除了经常吃不饱营养不良,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从来没进行过这样的训练。

毕竟那也是十二点六公里。

没有经过任何长跑训练的人,突然这样跑撑不住是很正常的。

但只要经过适当训练,那么一个营养水平正常的普通人,跑进一个半小时内是最起码的。

当然,这是普通人。

而杨信的荡寇军是一个小时内及格。

而那些南方荡寇军,也就是那些充当翻译的前棚民,跑完这一圈通常只需要四十多分钟,哪怕全副武装也就是七十多分钟而已。

不过目前杨都督只训练新军跑步和队列。

每天都得跑,每天必须在城墙上跑一圈,跑完再训练队列,他在广州就由他亲自监督,他不在广州就由那一个营的荡寇军负责,后者明显对这项工作非常的热爱,拿着皮鞭和军棍欺负那些新军,对于这些从这个阶段走出来的荡寇军来说简直快乐的就像上头一样。

至于其他训练暂时不用。

这些士兵绝大多数都处于长期营养不良状态,广东士兵抢米就是他们,而且从不训练导致纪律全无,这样的士兵训练什么战术都白搭,别说火绳枪了给他们拉大栓都没用。所以先训练三个月的体能和纪律再说,什么时候能把城墙上十二公里跑进一小时内了,能够排列整齐跑起来不乱套了,什么时候再训练他们长矛和火绳枪。

骑兵暂时不需要

广东战场不会遭遇真正的大队骑兵。

而目前的实际上莫里斯方阵体系遇上小股骑兵完全能应付。

而杨都督回到澳门就是改装战舰。

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兵工厂,被他以违法为理由强行没收,然后变成了他自己的工厂,让那些绝大多数都是广东人的工匠铸造三十二磅短重炮,同时给那些巡洋舰改装滑轨炮架。

就是一个方形木台。

但这个木台前面连在船体,后面小轮子可以扇形移动,大炮底座卡在木台中间的卡槽内,两边都有绳索拉住,开炮之后沿着卡槽后坐,最后被木台和绳索共同阻挡住。说白了就是这种炮口径太大,发射药多后坐力大,但因为炮管太短本身重量不足,无法抵消这样大的后坐力,单纯过去的炮架和绳索已经拉不住它了,必须在下面加一个限制的力量。

要不然一开炮它自己就倒飞出去了。

但这个滑轨炮架本身技术上没什么高端的,就是一块大木头和一堆生铁铸件而已。

不要小看澳门这座兵工厂。

这是可以说整个远东,最大也是最先进的火炮工厂。

原本历史上葡萄牙脱离西班牙时候,为了支持布拉干萨王朝的若昂四世复国大业,澳门的葡萄牙人一次性向他赠送两百门大炮,全都在这座工厂铸造,由此可见这座工厂的实力。而杨信控制之后,所有其他业务全停止,然后把所有力量都投入到短重炮的铸造,然后开始一艘艘巡洋舰改装,每艘都是在甲板上首尾各一门,可以在超过一百八十度范围射击,确保侧舷同时开火。

其他火炮不变。

毕竟他的船太小,这样就已经堪比蚊子船了。

有这些改装的战舰,杨都督就完全控制这片海洋了。

而且不只是这些巡洋舰,他这段时间也在澳门建造了不少新船,这些船为了适应民需要,全都是排桨蜈蚣船,虽然不能装大型的火炮,但杨寰之前的战斗提醒了杨信,他完全可以把这些蜈蚣船变成火箭船。英国人最初制造康格里夫火箭就是海军用的,这种东西装到蜈蚣船上还是很吓人,如果集中多艘蜈蚣船火箭齐射,或者前面装上倒钩之类攻击船帆,那对于软帆船来说真的很致命。

一艘火箭船不够,二十艘火箭船靠近到一百米齐射,估计就是一艘真正的战列舰也得先躲开再说。

不说能不能打中。

那火箭齐射是真吓人。

总之在解决了广州事件后,杨都督就这样全部精力投入到他的新军训练和战舰的改造中,而忙碌中的杨都督,丝毫不知道一场大战已经迫在眉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