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四七一章 朕的如画江山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四七一章 朕的如画江山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杨都督当然不会知道,距离自己家直线不足两百米外,一群人正在重复当初叶光辅未竟的事业。

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冯三元?”

杨信疑惑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名字。

“回都督,此人乃是义乌人,和许都一同进京的,他和一群义乌口音的住在安富坊的一处宅子,谎称是进京的商贩,等着开河后返回的。”

孙云鹤说道。

杨信当然不会连查都不查。

第二天他就让许显纯安排人在安富坊盯着,而且还给他们画出了一幅素描的人物像,实际上这幅画像就足够了,锦衣卫早就盯上了许都这伙人,只不过还得确认一下而已,负责盯梢的锦衣卫在看到冯三元后立刻确认,剩下就是更详细的侦查了。

“不过……”

孙云鹤欲言又止。

“说!”

杨信说道。

“回都督,他们居住的宅子是客光先家的。”

孙云鹤咬咬牙说道。

“客光先?”

杨信立刻笑了。

“都督,是否进去搜查?”

孙云鹤小心翼翼地说道。

以他的头脑当然明白,这已经上升到神仙打架了,但锦衣卫北衙本来就是杨都督的手下,从许显纯接管北衙开始,这个机构就是以杨都督为尊,这种情况下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向老大表明忠心。冯三元这伙人肯定有问题,和客光先牵扯起来就更有问题了,但搜查就意味着再次与客家开战,搜出什么东西当然是最好了,搜不出就得面对奉圣夫人的怒火了。

后者最近虽然有点遇冷,但在宫里的地位依旧没有动摇。

皇帝还是离不开她的伺候。

“搜查?不需要,他们还能做什么?到时候奉圣夫人又得去哭,咱们没必要给万岁爷添堵,对了,你带着兄弟们随我送一样东西进宫。”

杨信说道。

说完他直接向外面走去。

此时他是在家中,孙云鹤赶紧跟在后面,带着随行的四个锦衣卫,随杨信到了大门前,两辆四轮马车已经等候在此,紧接着他们一同出门,杨信在前,孙云鹤几个护卫着马车,迅速转往西安门。

到西安门前时候,就看到外面的接待站正有几个人等待,这些是来献宝或者说献与科学有关的书籍,机械,技术,甚至新作物种子,包括新的药方和药材之类。因为越来越多,而天启不可能一个个都亲自接见,已经改成筛选制了,他们到这里投递并接受检查,然后根据所献分类由科学院的几个主事先审核,多少有点价值但不高的,需要授予专利就给专利,不需要授予专利的,给十两银子路费打发走。

真正有价值的引荐给天启。

一般就是宋应星,茅元仪,武之望这些人负责审核。

纯属骗钱的直接赶出去。

这也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纯属骗钱的比例很高,至今还有人拿着那些乱七八糟的杂牌火器来献宝,像什么变形了的神枪之类,这样的赶紧滚蛋,不过因为天启在制造蒸汽机,所以那些真正懂技术的工匠很受重视。

毕竟那些零件得由图纸变成实物,这个必须得靠真正的能工巧匠。

杨信带着马车在守门士兵的行礼中直入西安门,然后转向科学院,迎面就看见武之望走过来,很显然外面等着的都是医学方面的。他现在已经完全沦为科学院医学方面负责人,官衔还是太常寺卿,但实际上事务完全交给少卿,他儿子武献哲知县任期还没满,就被天启直接任命为成都知府,以此来作为给武之望不能继续做封疆大吏的补偿。

武老头其实还是很愿意当官的。

他原本一直做到三边总督,然后因为剿匪不力加部下兵变而引咎自杀。

杨信跟他打了声招呼,然后直接进了科学院,孙云鹤等人继续跟随。

这座科学院规模已经很大。

从惜薪司和大光明殿之间一条专用的廊道开始,向南以兔儿山为中心,分成多个区域,而兔儿山山顶是天文台,架着各种天文仪器,一个恍如大炮般的巨型天文望远镜对着天空,一座巨大的四面钟楼,为整个这一带提供报时。而整个科学院的核心,就是天启专门的工作处,实际上就是原本的旋磨台,被一圈新修的高墙环绕,外面还有一圈墙,实际上是两重墙,中间有侍卫团在甬道巡逻。

再外面还有一圈水面。

有北,东两门。

东门外是一条专用的御道,同样也是封闭的甬道,一直通到皇宫的玄武门。

这是天启日常所走。

而北门则是别人走的。

“兄又带来什么好东西?”

天启颇为期待地看着杨信身后的马车。

“乐安公主!”

杨信向他身旁的少女行礼说道。

后者赶紧还礼。

这是西李的那个女儿,天启的小妹妹,这时候也已经十四岁,长得倒是颇有几分她妈模样,当然,现在还只是大萝莉,跟小草关系很好。

“陛下,您的热气球做好了。”

杨信紧接着对天启说道。

“快,拿出来试一试!”

天启立刻兴奋地说道。

杨信身后孙云鹤等人赶紧从马车里面把一样样东西抬出,在杨信的指导下迅速把热气球的球体铺开,这个就堪称巨大了,另一辆马车上则是一个吊篮,用竹子编起来的,而且使用了铁制骨架。上面的炉子也是单独的,三部分由杨信带着他们亲自组装起来,很快一个巨大的热气球完成,然后杨信点燃炉子,随着鲸油的火焰熊熊燃烧,巨大的热气球逐渐鼓了起来。

天启迫不及待要进去。

“陛下,得先试一试。”

杨信赶紧拦住他。

然后他朝孙云鹤使了个眼色,后者毫不犹豫地进去,杨信随即也进了篮子。

热气球冉冉升起。

不过这还是系留气球。

热气球下面有绳子,一直栓到旋磨台的石头栏杆上,要不然弄回来太麻烦了。

在下面一片仰望的目光中,杨信和孙云鹤乘坐的吊篮越升越高,很快就已经升到了十几丈,然后被下面的绳子拉住,在半空中随风飘向城墙方向,不过因为风力小,很快就稳在了半空中。

“拉下去!”

杨信在上面喊道。

同时他关上了炉子。

下面的锦衣卫和侍卫拽着绳子,迅速把他们拉回到了地面。

“陛下,没什么问题,可以乘坐。”

杨信说道。

天启毫不犹豫地进了吊篮。

“你们,带着侍卫跟随。”

杨信对孙云鹤说道。

后者至今还在哆嗦着。

皇帝陛下的胆量明显比他强,随着杨信重新点燃火炉,下面割断绳索,热气球再次冉冉剩下,天空中立刻响起皇帝陛下兴奋地吼声,而下面恢复过来的孙云鹤带着锦衣卫和侍卫,连同天启的专用马车迅速出门,这时候热气球已经开始随风飘出了城墙。

“陛下,用这个!”

吊篮里的杨信说道。

天启这才发现,吊篮边上还有一架望远镜,而且还是双筒的。

他立刻趴在望远镜上,紧接着将视野调整向下,这时候他们已经升到超过两百米高,而这早已经超过了整个京城的制高点,也就是兔儿山的高度,后者说是高五十丈,但实际也就百米左右,古代没有技术测量这样的山体垂直高度。可以说天启第一次在这样高度欣赏自己的都城,因为风很小,热气球飘动很慢,位置才刚刚越过城墙,下面整个京城在他眼前铺展,从东到西一览无余。

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脚下。

甚至连城墙外的旷野,他都能够通过望远镜清晰地看见。

“这就是朕的如画江山啊!”

他感慨地说道。

不过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这时候是正月,整个京城一片灰色,就连外面的旷野都是灰色的,尤其是望远镜所对的西城区,绝大多数都是平民,京城豪门集中在北城区和东城区,尤其是紧挨着皇宫的几个坊,西城区尤其是从杨信的咸宜坊向南的西南部分,就完全属于低端人口居住区。

要不然怎么会把火药库放在这一带。

“百姓日子并不好啊!”

天启说道。

他的望远镜正对着街道上,老百姓的衣着看得很清楚。

必须得明白,大明的北方一直很穷,南北有着本质的区别,北方粮食亩产一石算是上等田,普遍就在六七斗,这样的亩产指望丰衣足食几乎不可能,京城就是靠漕运养活,离开漕运根本活不下去。元末因为南方供应断绝,这座城市饿死数十万,靠着张士诚送了一批粮食才苟延残喘下去,没有张士诚的粮食,元顺帝早就弃城跑路了。

这样的城市富裕不了,就是勉强维持。

尤其是城内多数都是军户,而这些军户生活更差,可以说此刻展现在天启面前的绝对不是清明上河图,他看不到他的如画江山,也就比清末那些老照片略微强一些罢了。

他眼前看不到明亮鲜艳的色彩。

他的视野只有灰色。

奄奄垂暮的灰色。

“陛下,不如您找一户人家,看看他们家中日常如何?”

杨信扶着望远镜,在吊篮的晃动中,悄然将天启的视野对准了下面一片住宅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