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五九零章 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五九零章 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清流关。

“瀛国公九千九百岁!”

停下车子站在路边的滁州民兵谭升看着远处的巨象,一脸激动地挥舞右手高喊着。

那金光闪闪的形象就是他眼中的神灵……

赐予他一切的神灵。

作为一个原本的佃户,过去他一家五口耕种十五亩地,需要每年交出超过七成的收获给地方官员和地主,剩下的连吃顿干饭都是奢望,平常时节每天也就两顿稀的,再加上瓜菜之类糊口。稍有收成不好,一家人就得靠野菜甚至草根树皮渡日,为了交税还得去借高利贷,也就是靠着南京近还能偶尔做些零活补贴家用,但一年到头也就是饿不死而已。

而且世世代代如此。

他从记事起,他爷爷时候就是这样,他爹时候也是这样,到了他还是这样,他儿子肯定也是这样。

没有任何奔头。

就像在一片漆黑的深渊里,看不到一丝光明的活着。

日子就是一代代在苦水中泡着。

一代代在饥寒中苦熬着。

就连吃块肉都能成为很久忘不了的美好回忆。

然而……

瀛国公来了。

他的天空突然就一片阳光了。

原本每年夺走他至少六成收获的地主被抄家了,他至今还清楚记得那曾经让他仰望畏惧的身影,是如何佝偻着腰,在原本奴仆的鞭打中,喊着自己有罪在大街上走过的。

原本的贪官污吏也没有了。

什么田赋,丁银,徭役折银,什么火耗,乱七八糟苛捐杂税,可以说所有那些让他喘不动气的枷锁一道也没有了,他终于可以自由的呼吸。他从此不用再用自己的血汗供养那些寄生虫,不用自己吃糠咽菜,把粮食送到别人手中,不用全家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在冬天瑟瑟发抖。

这个身影恍如他一次次祈求的神灵般赐予了他渴望的一切。

然而……

现在另一些人却要重新把他推入过去的深渊。

他必须保卫自己的好日子。

他必须跟随这个身影,跟随着这个救星,为他自己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而战,尽管他不是打仗的士兵,但他仍旧找到了为这场大战出力的方式……

“你是支前的民兵?”

那个金色身影说道。

“回,回瀛国公,小的是滁州民兵一,一旅二营支前一队的。”

谭升结结巴巴地说道。

说话间他就要跪下。

“不用跪,以后除了天地君亲师之外都不用跪,这大明的君乃是京城的皇帝陛下,杨某虽然被奸臣诬陷为造反作乱,但自问对陛下忠心耿耿,你们要是跪我,岂不是给了那些奸臣把柄!”

那声音说道。

谭升吓得赶紧起身。

“这快要麦收了,早去早回,别耽误了麦收!”

那声音说道。

“回瀛国公,小的推着车子一天能走五十里,到凤阳来回也就半月,耽误不了麦收,再说就算回来晚些,家中父母妻儿都在,有他们足够。瀛国公率领大军去淮北杀敌,让小的继续过好日子,小的就是一同拿起刀枪上战场也是应该,如今只是送军需而已,算不上什么!”

谭升说道。

“说的好,此战乃人民之战,你们要保卫的不是哪个皇帝的江山,你们要保卫的,是自己和自己子孙后代的好日子。

拿着这个!”

那声音说道。

紧接着那金色身影低下头,将手伸向他的头顶,不过因为这头大象太高,谭升肯定够不着,好在旁边同伴托了他一把,他抓住大象身上的绳子才够到并接过一个银钱……

准确说不是银钱。

而是一个约一两重的银牌,上面雕着字,不过他是不认识的。

“给他们一人一块!”

那声音说道。

紧接着有人捧着一箱这种银牌走过来给其他民兵发放。

“这是给你们留做纪念的。”

杨信看着这些正在翻看银牌的民兵们说道。

这花不了几个钱。

总共也就动员了十几万民兵,十几万两银子而已,但却能够真正激励起士气,这些民兵很重要,因为他不能使用运河运输物资,毕竟扬州控制在朝廷手中。所以他的物资运输只能走两条路,一是裕溪河,巢湖,西淝河,经合肥的东肥河水运,这条运输线刚刚经过了庐州府及凤阳府十几万民兵两个月的疏浚,基本上已经可以在这个季节维持稳定通航。

就是运输量小。

毕竟不可能像运河一样通行几百料的大船。

这条在大运河诞生前,南北水运的重要动脉,本身水量就有限,也就是十几吨级别,甚至水位低的时候还得用牛拖行,承载不了类似于大运河的运输量。

哪怕疏浚也没用。

天然条件就这样,再疏浚也没法改变这一点。

所以从浦口到凤阳的这条陆路交通就很重要了,尽管凤阳屯垦区本地有一部分军工产能,但真正的工业基地还是南京。尤其是粮食之类更是必须从这一带北运,凤阳屯垦区虽然能够提供部分粮食,但这片屯垦区毕竟不是天津那样的,本身粮食产量就有限,无法为这样一支庞大军团提供足够的粮食。

所以只能从南京这边北运。

靠的就是支前队。

南京,宁国府,滁州,和州,甚至昭义市,所有能调动的民兵全部动用,十几万人推着小车,拉着大车,赶着驴车之类,将一车车粮食和弹药从浦口运输到凤阳。而凤阳各地的民兵则调动起来,在沿途负责维护修缮道路,确保这条相当于大明国道的大路畅通无阻。

这是真正的人民战争。

没有人有怨言,甚至这些民兵都自己带着干粮,他们很清楚这场大战意味着什么,刚刚开始看到幸福生活希望的他们,会拼尽全力来帮助杨都督打败敌人……

虽然敌人是朝廷的大军。

但这不重要。

这支大军的目的是来恢复过去,让他们重新回到过去的苦难中,那么这就是他们的敌人。

“以后你们可以拿着这个,对你们儿孙说,是你们为他们保住了好日子,这场胜利也有你们的份,是你们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杨信说道。

“谢瀛国公!”

谭升激动地说道。

“不要谢我,这是你们应得的。”

杨信说道。

说完他重新催动了大象,在他后面谭升一脸郑重地找个麻线,穿在银牌的孔里,然后挂在了自己脖子上,其他那些民兵也跟着学,他们挂起银牌重新推起小车,跟在行军的士兵两旁一边说着话一边继续向前。

“主公,主公民心所向啊!”

李自成回头看着这些人,然后抬起头低声说道。

这就意有所指了。

实际上靖难军里面,大部分军官都已经心思不纯了,他们跟着瀛国公走到这一步,已经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而他们想要得到富贵,那么就必须让脚下这条路走到一个终点,只不过现在还没到时候而已。

但试探一下瀛国公的想法,这个已经可以做了。

“不要胡说,这不是我民心所向,而是我所做的事乃民心所向。”

杨信义正言辞地说道。

李自成赶紧闭嘴,话说瀛国公还是如此忠心,这样忠臣令人尊敬,很显然还需要继续努力,努力让这个忠臣走上反贼的道路。

“什么时候陕北也能如此!”

张献忠怅惘地说道。

他其实也就一说,这个家伙在无锡驻扎期间,早就已经娶妻,而且他老婆肚子都大了,据说已经去信让他爹也干脆别在陕北了,直接来江南跟着他享福,估计他爹已经启程。类似他这种的还有很多,比如罗汝才同样在南京娶了老婆,这些老土匪们又不傻,有江南这样的好地方,谁还愿意回陕北吃风沙?

他们都收入可观……

罗汝才可是旅长,光军饷一个月就二十两,这还不算各种补贴,实际上他一年能拿超过五百两,足够在这里让一家老小过好日子,而且都是靖难军的中层军官,未来可以说前途无量,不可能还惦记着回陕北。

“快了!”

杨信说道。

这些人的确失去回陕北动力,但原本荡寇军中,仍旧还有很大一部分惦记着老家,比如刘国能就一直惦记打回陕北去。

另外李锦也想。

“等这一仗打完,把江浙安顿好,我就带着你们回陕北,那时候陕北的士绅要是敢反抗,这江浙十几万大军就是你们的后盾。”

杨信说道。

“可咱们回陕北得走朝廷地盘,要是朝廷不让走怎么办?”

李自成小心翼翼地说道。

“谁敢不让走就灭了谁,谁敢不让走咱们就直接在他们那里打土豪分田地,要是全都不让走,那咱们就一路打土豪分田地到陕北,我倒要看看谁有这种胆量。

我这个人言出必践,我答应了要让江浙人民过上好日子,那么就算皇帝阻拦我也要履行承诺,哪怕违抗圣旨,哪怕与朝廷开战,同样我既然答应你们,要带着你们去陕北让乡亲们过好日子,那么一样会履行承诺。

谁阻拦也没用。

谁阻拦就灭了谁。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杨信说道。

“属下誓死追随主公!”

两大反贼立刻行礼齐声高喊。

(两章,但下一章晚点,原本写了的,我觉得不好,重写,一到星期六连我外甥都来,和我儿子一起疯,女儿还得要电脑,一天都被闹的头昏脑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