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四一二章 桀纣之君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四一二章 桀纣之君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41 来源:笔趣阁

可怜的顾巡抚,就这样被这帮家伙的不要脸气吐血了。

但吐血也没用。

他的围剿还是以惨败告终,无论哪个方向都是惨败,哪怕没有杨信出现也一样,无论哪个方向,官军无非都是拼凑的卫所军,士绅的团练,他们在红巾军面前不堪一击……

后者的确没什么训练。

可拿长矛冲锋需要什么训练?有不怕死的勇气就行了。

官军无非就是些三眼铳,神枪鸟铳和弗朗机,这些东西射程有限装填费时,临阵哪怕步兵迎面冲也根本打不了几下,而那些被分田地搞得浑身热血沸腾的红巾军,根本就是死战不退,管你什么火器,这边就是密密麻麻的长矛怼过去。鸟铳那几十米的瞄准射程,基本上打一枪拉倒,就算会轮射也没用,打死一百个红巾军对面还有一千个在潮水般涌来,一片长矛的锋刃直接怼。

当然,这都是理想状态。

实际上官军的标准战术是稀里糊涂向对面打一枪,然后在红巾军的呐喊声中掉头就跑。

甚至还有投降的。

更夸张还有直接战场倒戈的。

唯一真正进行战斗的,也就是卢象升三个叔叔率领的宜兴团练,他这三个原本历史上战死沙场的叔叔雇佣的不是农民,而是从牛头山的煤窑里雇了一堆矿工。

卢家是张渚的。

就是杨丰来自的太华山下。

翻过几座山头就是牛头山煤矿这个浙江主要煤矿。

这时候已经一堆小煤窑。

然后卢家很清楚宜兴的佃户们肯定会战场倒戈,所以干脆雇矿工,最终这些矿工真正战斗了一下,但也仅仅是一下而已,面对仿佛淹没美军的志愿军一样的红巾军,矿工能做的也是逃跑。实际上别说他们,这时候就是杨信的荡寇军上,也未必能顶得住这些狂化般的农民,荡寇军也没有后者的气势,毕竟荡寇军要交租,而杨信承诺的是直接分地。

虽然他就是一说而已。

最终顾起元的五路围剿惨败,而且还被红巾军趁机杀过锡澄运河夺取江阴。

准确说是被迎进去的。

杨信没准备攻占江阴,但问题是江阴百姓等不及了,就在登陆江阴的漕运军溃败后,江阴百姓毫不犹豫地打开城门,然后竖起红巾军的红色三角旗。

既然这样杨信也就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了。

实际上不只是江阴。

就连宜兴都差一点拿下,要不是卢家兄弟还算能打,宜兴那边起兵响应的老百姓都就打开县城了,即便这样卢家兄弟也被打得退回县城龟缩防御,不过算起来他们也算是这场大战中官军方面难得的亮点。

而就在顾起远惨败的第二天,天启的圣旨送到南京。

“这让我如何是好!”

刚刚视察灾区回来的杨都督,看着手中圣旨颇为无奈地说。

他其实经常回来。

武进距离南京无非一百公里,以他的能力,基本上两个时辰就能从那里跑到这里,无非就是先骑着马狂奔到马精疲力尽,然后再换成他自己接着跑。这也是外界对他是杨丰说法充满怀疑的原因,因为他经常在南京短暂露面,他对外的说法就是在各地微服私访,调查受灾情况。

“呃,诸位不想说什么吗?”

他紧接着说道。

他面前坐着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南京守备常胤绪,镇守太监李明道,凤阳总督兼漕运总督吕兆熊。

后者是邢台人。

红巾军占领武进等于卡断漕运。

因为无论运河还是直接出海的锡澄运河如今都被红巾军控制。

但一帮大员们全闭嘴。

圣旨内容很简单,以杨信总督江南江北军务,全权处置常州之变,务必在开春前解决,绝对不能影响开春后的漕运,灾民为奸人所惑,想来也是饥寒所迫,若无大罪则尽量以招抚为主。且朝廷精锐尽在辽东,西南初定尚需驻军镇压,并无可用之兵救援江南,常州财赋重地,漕运枢纽,一旦兵连祸结则天下扰动,尽量能抚则抚。

总之就是权力交给杨信。

而且要杨信尽量以招降安抚为原则。

这下子全明白了。

皇帝也有份,就算皇帝之前没同谋,之后杨信也跟他商量好了,君臣俩再次唱双簧呢,这对昏君奸臣越来越不往好草赶了。

他们玩的很好啊!

杨信丧心病狂地打着我不是杨信的牌子,摇身一变成了杨丰,然后鼓动灾民造反清洗士绅,把士绅清洗干净了,皇帝再出面让他作为钦差大臣去招抚,这贼喊捉贼玩的真好。现在武进一带士绅全完了,逃出来的也丢失了所有地契卖身契借据,没逃出来的据说已经被迫害死,甚至连女眷都被分了。

杨信去招抚完了,那些原本的佃户农奴们肯定堂而皇之地变成民兵,然后他们得到了土地,对皇帝感激涕零死心塌地,皇帝由原本一亩地收一两斗的税,变成了收近一石的地租。

整个武进几百万亩良田,统统就这样到了皇帝手中。

他们是皆大欢喜了。

可武进那些士绅的冤魂死不瞑目啊!

这是什么皇帝?

桀纣之君。

这是什么大臣?

祸国殃民。

说什么?

没什么可说的!

“杨都督,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老夫官印在此,老夫羞于尔等同列!”

陈道亨从怀里掏出印盒,毫不客气地拍在杨信面前,说完起身昂然地离开了,他之所以过来,就是还抱着最后一丝幻想,如果天启的圣旨是调动大军严厉镇压,那么就是说皇帝并不知情,天启是清白的。但这道圣旨彻底浇灭了他的一切幻想,可怜他还想着皇帝不至于昏庸至此,现在一看完全无可救药,桀纣之君,只有桀纣之君才能干出这种事情。

与民争利?

这哪是与民争利这么简单,这完全就是土匪杀人越货啊。

弄死了无数家修桥补路的耆老乡贤,诗书传家的名门,然后将他们祖祖辈辈留下的土地收入囊中,这和土匪杀人越货有什么区别?一个皇帝做出这种事情,还有什么资格君临天下为万民之主?这不是偶尔抄家,这是毫无理由地掠夺,清洗。

丧心病狂啊!

自认为正人君子的陈道亨虽然无法改变什么,但不与这些混蛋同列还是能做到的。

“呃,陈公火气有些大啊!”

杨都督说道。

其他几个人继续以沉默应对。

他的原形早已经暴露,无论李实和那些将领如何不承认,他就是杨丰已经是事实。

“杨都督,均贫富,等贵贱,打土豪,分田地,大手笔啊,只是下官很好奇,都督就不怕别人效仿?这火烧起来想灭可不容易,您还是小心一些吧,杨都督似乎一样家大业大,您就不怕有朝一日引火烧身?”

吕兆熊似笑非笑地说道。

“吕公,你这话很莫名其妙啊,不就是几句口号嘛,喊喊而已,谁会把它当真?

至于常州那边,就冲着顾巡抚的围剿,你觉得朝廷得调动多少大军耗费多少钱粮,才能把那些红巾军清剿干净?

再说这事出有因,据我所知是武进士绅最先鼓动百姓围攻锦衣卫才引发民变,这才给那个杨丰以可趁之机,要说这罪责,倒是武进这些士绅咎由自取,若他们不先鼓动百姓围攻锦衣卫,又怎会引火烧身?话说吕公这个词倒是用的颇为形象,李公公,你说呢?”

杨信说道。

“对,对,都督说的都对!”

李明道赶紧表态。

杨信满意地点了点头。

“至于百姓,自然还是要安抚,这也是陛下仁慈,咱们做臣子的照着陛下的话做就行了。

杨某明日亲自去走一趟。

看看能不能晓谕那些乱民,让他们放下武器,话说如今已经快要出正月了,这开春漕运就开始了,这可是万万耽误不得,若是继续打下去,耽误了漕运,那京城可要饿肚子,九边将士可要饿肚子了。”

他紧接着说道。

吕兆熊冷笑一声,同样站起身拂袖而去。

事已至此还能怎样?

如果顾起元能夺回常州,自然可以无视圣旨,就直接对常州这些大逆不道乱民进行镇压,可问题是顾起元被人家打得惨败。虽然他们那边是因为杨信,但其他各路是实实在在被红巾军打败的,说到底还是得用实力来说话的,打不过人家什么都白搭。天启就是不调兵,杨信就是不出动,估计他们能放红巾军打进苏州,这种情况下只能牺牲武进士绅,再说他们已经完了。

没必要为一群死人做太多。

再说杨信已经表明态度,他就是要这一小块地方,他不准备向别的地方伸手,既然这样也就这样吧,说到底武进士绅也是咎由自取,你们惹谁不好非要惹这个恶贼,他是什么人你们心里没点数吗?

打他脸打得挺快活。

现在被他灭门也是咎由自取。

“这还是饱读圣贤书的,一点大局都不懂,还不如咱们这些粗人。”

杨都督鄙视地说。

他对面常胤绪尴尬地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