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四二六章 太子殿下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四二六章 太子殿下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41 来源:笔趣阁

黄澍死了就死了吧,追捕凶手的事情交给应天府。

这又不是锦衣卫的案子。

这属于地方的刑事案件,锦衣卫不可能管这种事情,所以这凶手注定是抓不到了,至于杨都督当天就启程返回京城,他是乘驿马在驿站不断换马狂奔,仅仅五天后到达京城,然后直奔皇宫……

“你回来了!”

天启很感慨地拍着杨信的肩膀说道。

旁边客氏表情尴尬。

倒是张嫣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

皇后殿下也不是当年那个多少有点畏畏缩缩的小女生了,现在她也已经算是杨信定义中的成年人,甚至在皇宫的恶斗中锻炼的气质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至少她的头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单纯,杨信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她也清楚的很,而皇帝的表情意味着什么她同样也很清楚。

“这位就是太子殿下?”

杨信说话间看着旁边婴儿车里的小孩,这个婴儿车还是方汀兰送给张嫣的。

她俩关系目前很密切。

对于方汀兰来说,反正已经得罪客氏了,这种得罪也不是拍客氏马屁能够挽回的,既然这样干脆和张嫣公然做朋友,杨家还不至于怕客氏。

“河间侯一路辛苦。”

张嫣很温婉地说道。

“皇后殿下,臣那里还有些婴儿护理的方子,回头交给拙荆,到时候皇后殿下可以召她过来。”

杨信说道。

“河间侯还懂这个?”

客氏在一旁说道。

“奉圣夫人,婴儿最怕的也就是些传染病,陛下用显微镜也看过,咱们说话时候呼出的气,唾沫,这些里面全都有细菌,大人身体抵抗这些东西的能力强,小孩弱的多,这样就需要尽心保护。像太子目前年龄,尽量少接触外人,除了皇后和日常照顾的人之外,其他人见太子最好戴上专门的口罩,如果要接触太子殿下,最好用医院的酒精洗手。”

杨信说道。

既然已经这样了,那这个孩子就必须尽量保住了,虽然酒精洗手的确有点夸张,但戴口罩真有必要,这年头谁知道哪个人身上会带着哪种乱七八糟病菌。

口罩至少能阻挡一部分。

“对,朕看过那酒精杀菌,酒精擦过之后,那些原本活动的东西立刻就死了。”

天启立刻很有精神地说道。

客氏很深沉地一笑。

旁边九千岁继续保持着微笑。

“这次叫兄回来,其实主要是三王就藩的事。”

天启紧接着说道。

“这些是陛下家事,臣不应该插嘴的。”

杨信说道。

这件事的确最近闹得很大,天启那三个叔叔其实都不小了,桂惠瑞三王都三十多,按理说藩王成年之后就可以就藩,但他们三个一直拖着,说白了其实就是没钱。他们就藩得给他们在封地盖房子,划藩地,这三人一个衡阳,一个荆州,一个汉中,都得给他们在当地盖王府,之前朝廷哪有银子,这两年开始稍微宽裕,天启开始考虑让他们滚蛋了。

他们的王府已经动工。

原本历史上桂惠两座王府就花了整整四十五万,不过这一次预计不会超过三十万的,毕竟在经过了三大殿的修建后,钢筋水泥目前的成本已经很低,甚至就连民间也已经越来越多使用。尤其是用水泥修建石拱桥,这正在成为北方各地修桥补路的善良士绅最热衷的,毕竟用这些水泥是捧九千岁的场。

“你我兄弟,无需顾虑这个,那些文臣还不是一样说三道四?”

天启说道。

他其实就是随便找个理由。

他总不能说叫杨信回来,是为了测试杨信是不是忠心吧?

“这样的话,臣倒是有个提议,臣一直觉得,咱们的封藩制度对于朝廷来说并不合适,从无锡的民兵区陛下也看到了,这些地方实际上粮食产量并不低,甚至可以说很高,苏州钱家一家收租九十万石啊。朝廷一年给诸王每家算起来也不过多则十万少则几万两,真算起来不如江浙一个稍大些士绅,而且还让朝廷财政紧张,既然如此为何不干脆给他们地呢?

故此臣的建议是干脆给三王实土。”

杨信说道。

目前这些藩王收入主要有两部分。

一是俸禄。

每年根据各家领俸禄的人数给多少银子,最多的是楚藩总共加起来十万两,其他多数都是几万,但常年拖欠而且拖成惯例。

就像上次靖江王那个手下找杨信要的。

二是赐田。

这个数目不等,原本历史上天启给他三个叔叔一家三万顷,也就是三百万亩,但实际上没括出来,最后只有每家一百万,这个数字不算夸张,毕竟董大师这样的同样田产一百万亩。现在湖广这些地方良田都在士绅手中,括六百万亩完全不可能,这些赐田也是收租,但有的自己收有的地方官代收,不过理论上地租不高。北方甚至还有一亩地五升的,这个是皇帝钦定,但实际上种地的不可能这么快乐,因为那些藩王不可能自己收,都是让手下人过去收,这些人难道会不加上自己捞的?

不过好处是免其他税。

所以总的来说种藩王的赐田并不比种士绅的差,甚至应该说略好。

理论上就这两样。

但实际还有三,也就是自己兼并的。

但这个不合法。

如果朝廷清查的话,这些土地是不算他们的,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兼并的,就是士绅诡寄的,毕竟他们的地不交税。

至于剩下赏赐的盐引之类不是常态,通常是拖欠俸禄的补偿,而且说藩王盐引扰乱盐税就夸张了,大明真正扰乱盐税的不是藩王手里那些盐引而是私盐。还有就是些自己收商税的权力,但那个也不是定例,毕竟皇帝都收商税很艰难,更何况是这些除了招牌没别的的藩王,而固定的合法收入就是俸禄再加上赐田。

“但土从何来?”

九千岁说道。

“卫所。”

杨信笑着说道。

“卫所既有地也有人,这些卫所兵早已经不能打仗了,只是维持一个军户的身份而已,其他与民无异,甚至还不如民。

臣之前在凤阳的垦荒陛下也都看到了,那里不是养不活人,凤阳臣的垦荒地最高亩产一样到三石,总共垦荒到现在三十万亩,去年向臣出售各种余粮达到十万石。连凤阳这种军户大量逃亡之处都如此,其他地方更不用说了,就连陈于阶在辽东这种号称不长庄稼的地方,亩产高粱都能达到一石。

桂王就藩衡阳,惠王荆州,全都是水田区,湖广水田亩产三石以上的也有的是,荆州甚至能超过五石,瑞王汉中,汉中的地同样也是亩产两石以上的,既然这样就近把卫所的土地给他们就是了。

地给他们。

原本军户除籍为民改为民兵。

一切依照民兵例,不同的是无锡民兵将地租给陛下,藩地上的民兵将地租给藩王,他们还是归陛下管。”

他紧接着说道。

天启和九千岁立刻明白了,这不是什么藩地,纯粹就是换马甲的卫所改革。

军户民兵化。

但这对朝廷的确有利。

朝廷或者说天启,不用再为每年给他这些叔叔银子头疼了,这些家伙在京城一样每年花他大笔银子,他们都有养赡田,几十万亩,实际上就是从税收中扣出给他们。就藩后暂时倒不用太多,毕竟他们才两辈没有多少人口,不会像楚藩那样一年就得十万两的,这样如果给他们一块实土就比给他们银子强多了。

桂惠二王那里不用说,他们的封地在湖广。

那是真正富庶的土地。

然后把所有军户土地给他们,但军户仍然租种,每年两成或者三成地租给他们。

军户会欢迎的。

因为过去他们交给更多,而且他们还得承担很多义务,但这样改为民兵后其他就不用管了。

民兵不是军籍而是民籍。

当然,有欢迎的就有不欢迎的。

卫所将领不欢迎。

因为他们就是把军户当农奴把卫所土地当私产的,一旦划给这些藩王他们就全没了,但卫所将领没有能力反抗,毕竟他们敢反抗,手下那些军户就把他们收拾了,而且文官也不会帮他们。

但是……

“卫所如今没有这么多地啊!”

天启说道。

“陛下,您如今首要的难道不是让三王就藩?

他们目前只有父子两代,三处藩地原本都各有一个卫,那就先把这三个卫的辖区给他们,一个卫目前十几万亩总是有的,加上辖区的荒地开垦出来,二十万亩以上不成问题,就算每亩收五斗租还十万石呢。

至于赐田另外算。

不过臣以为这些地方也很难括出多少田,一家百万亩内最合理,但这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而以卫为封地可以立刻过去,至于这三个卫撤销以后地方上的驻防那个就不用考虑了,有这三个卫和没有没什么区别。之前在战场上卫所兵面对红巾军都是一触即溃,打仗连农民都比不上,投降红巾军的比与他们交战的还多。

再说有臣在无需顾虑这些。”

杨信说道。

他的意思是说有我在你不用怕你叔叔造反。

“这个朕先考虑一下。”

天启犹豫一下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