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五零三章 天意,这是天意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五零三章 天意,这是天意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41 来源:笔趣阁

孔有德就这样正式成为杨都督的爪牙。

他打仗还是可以的。

至于原本历史上的角色,这个就没必要计较了,他估计已经没有机会为咱大清效力了,实际上以后就连咱大清还会不会再有都很难说,毕竟人家野猪皮目前的国号还是金。

至于大金承奉天命抚育列国英明汗……

好吧,这是野猪皮目前内部的正式称号,而且据说他这个称号从万历四十四年时候就有了,待在赫图阿拉那间地主家大宅子里,他居然能给自己想出这么夸张的称号,的确颇有点猴子称大王的意思。至于他和林丹汗的结盟,这个就随他们去吧,他们这一连串勾结完成,估计也得九月了,也就是想在秋天出来能抢多少算多少,以便渡过接下来的冬天。

孙承宗那里只要有准备就行。

这时候辽东辽西各地真如铜墙铁壁般,大城市全部修缮后附加三角炮台,小的堡垒全部棱堡化,重要的如奉集堡之类包砖棱堡,不重要的小型军屯则是普通夯土棱堡。

所有棱堡全都有大炮。

不差钱。

一年砸五百多万两呢。

而且孙承宗和陈于阶那里,自己也都能够铸造大炮,都是铁芯铜炮,甚至还有熟铁芯生铁炮,后者已经相当廉价,唯一的问题是笨重,但用于城市防御就没什么大不了了。实际上明朝这种复合型炮管的铸造,从嘉靖年间就开始了,都是用熟铁锻造内膛,说白了就是熟铁裹着铁棒锻打,类似枪管的制造,然后在尾部加上一个同样锻造的尾巴,剩下就是在模子里浇生铁或铜,最终做成一个完整的炮身。

其实到一鸦后都是这种铸造方式。

这个和杨信不一样,杨信纯粹是不计成本,通过对青铜的精炼调整铜锡比例制造炮铜,并且对炮膛进行初步加工来提高性能。

他的炮的确好。

可因为价格问题,已经基本上被主流抛弃了。

之前是因为大家都很烂,所以他的炮虽然贵但好用才被采用。

当然,他的价格和最初那些相比其实差不了多少,但后者主要是虚头太高,而随着黄克缵和徐光启两代工部尚书都是重视技术,再加上大量民间商人投入这个行业,火炮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也在不断下降,这样他的那些虽然大家承认性能好,但价格的确降不下来的火炮,就必然会被抛弃了。

这时候连水师自己的战舰都采购澳门产的铜铁复合炮。

葛沽工厂的火炮只是在陆军野战炮这个领域,暂时还没有能竞争的,毕竟野战炮的关键还是尽量要轻一些。

而他的炮是同级别最轻的。

同样因为火炮越来越廉价,如今辽东别说要塞级别了,就是普通的小型棱堡上都有了大量的火炮,反正价格也不贵,甚至金台吉那里,都从陈于阶手中采购了大量火炮,他的叶赫城同样也修建了棱堡。

说到底大明的钢铁产量比欧洲高太多。

如果野猪皮和林丹汗愿意用他们的脑袋,去撞这个堪称铜墙铁壁的防御体系就随便吧,就算他们加上硕垒,真来个二十万铁骑也没事,反正孙承宗肯定能够守到杨都督赶到,而杨都督赶到,那就是野猪皮的末日了。

既然这样杨信就不管了,先等着消息吧。

命令北洋水师的通讯舰在牛庄候命就行,这时候的通讯舰已经进化到飞剪首了,从牛庄到这里用不了几天。

紧接着他的大军出瓜洲闸……

“念往昔……”

杨都督甩开折扇。

“河间侯,您不会别的诗词吗?”

高弘图无语地说道。

“呃,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进入长江,看着江南烟雨就会想起这首词,每次我看到这江南的花花世界,就会想到如果在这里搞一下屠城会是什么样子,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愤相续!”

杨信毫不在意地摇着折扇说道。

对面京口闸处密密麻麻无数船只聚集,金山寺处可见无数人头攒动。

这是来迎接杨都督……

不对,这是来阻止杨都督进京口闸的。

要说目前大明对杨都督仇恨最深的城市进行排名,前三里面肯定有镇江,甚至说不定都能争第一,原本镇江府那些失去土地的士绅们,目前全都聚集在镇江城内,可怜原本整个镇江府,如今就剩下这座城市,镇江城南十里外,就是红巾军的控制区了。

丹阳,金坛,及丹徒本地失去土地的,统统都聚集在镇江。

毕竟这里还是府城。

镇江府还没裁撤,他们的科举考试,户籍管理,统统还是在镇江府,包括各县的知县也在这里,就跟南朝的那些侨置郡县一样,丹阳知县,金坛知县,统统都拥挤在丹徒城里,包括县教谕这些也在。反正没钱捞了,就靠朝廷那点死工资活着,一个个活得生不如死,天天凑在一起以诅咒杨信为乐趣,据说他们还嚣张地出版了一本诗集。

就是把骂杨信的诗词凑在一起,顺便再加上些怀念过去美好生活的。

还大赚一笔。

这本诗集目前江南士绅几乎人手一本呢!

总之搞得就像那些流亡人士一样。

而杨信在扬州逗留期间,这些士绅就已经完成串联,甚至包括部分同样惨遭迫害的句容,武进等地士绅,一起在京口闸布下铜墙铁壁,阻挡这个奸臣,防止他进入运河继续去迫害其他地方的乡贤士绅们。当然,主要是他们背后的赞助商要求的,虽然理论上兵部给杨信的命令的确是去江西,但只要用脑子想想就知道孙承宗是管不住杨信的。

不就是钱粮嘛。

在昭义市有的是。

今年麦收昭义市又上交了一百多万石麦子,这些麦子至今还存在丹阳,而且据说很大一部分还磨成了面粉,这个正好对荡寇军口味,这一百多万石足够这一万多人吃好几年,而且昭义市还有杨家的罐头厂,兵工厂,基本上一切需要的都有,杨信才不会被钱粮什么的控制住呢!

别说就才一万多人马,就是在昭义市征召几万大军都没问题。

所以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河间侯,您要去哪里?”

高弘图一脸警惕地看着杨信说道。

他感觉自己脚下的船头正在转向,原本出瓜洲闸后向西的船头,正在缓慢地向南调整……

“怎么回事?”

杨都督摇着折扇说道。

“回叔父,退潮了,咱们的船顶不动江水!”

杨寰说道。

“啊,那就随便吧!”

杨信说道。

“河间侯,兵部严令必须去江西。”

高弘图毫不犹豫地抗议。

“研文兄,这不是我不想去,退潮这个谁也没办法,你大概不知道这京口是有潮汐的,如今退潮加上逆流,没有顺风没法向上游的,不信你去让那些水兵转舵试试。”

杨信说道。

“叔父,此刻逆流,江水加退潮很急,硬转舵容易翻船。”

杨寰抗议道。

“啊,那就不要转了。”

杨信说道。

高弘图立刻傻眼了,他在甲板上前后跑着,不知所措地看着下面正在退潮中的江水,而本来就是逆流,再加上赶上退潮,下面的江水流速很快,风向不利也降下了帆,没有任何动力的船头被水流推着,不可阻挡地转向南,很快船头就已经对着了南岸。而且还在不断转向,高弘图愕然地看着金山寺的高塔进入自己的视野,然后是京口闸,然后是镇江城,原本出瓜洲闸后应该向西的船,就这样在江水推动下斜插京口闸。

而后面全部打开的瓜洲闸处,一艘艘同样满载士兵的船也一样,随着涌出的河水顺流而下进入长江,然后被江水推着跟随他们奔向京口。

“这是天意,天意不可违!”

杨信摇着折扇煞有介事地说道。

而此刻金山寺聚集的人群一片骚动,同时慈寿塔上伸出一面旗帜,紧接着那些拥挤在京口闸前的大小船只就向着闸口汇聚,迅速将闸口堵得恍如海啸后的垃圾带般,彻底封锁这个江南运河的入口。

下一刻金山上一道硝烟升起,紧接着炮弹落入江面空旷处。

“这是何意?”

杨信愕然道。

“礼炮,欢迎都督驾临江南!”

高弘图没好气地说道。

他现在已经没法改变什么了,不过杨信终究还是得进京口闸,人家这边堵死京口闸他还是进不去。

“镇江士绅太客气了,还礼!”

杨信说道。

他前面甲板上一门臼炮旁边炮手打开弹药箱,从里面取出一枚堪称巨大的带着木制弹托的炮弹,打开炮弹上的蜡封木塞,旁边士兵从小盒子里取出一个带着刻度和螺纹的木头锥管递给他。椎管上面就像烟卷一样露出一截纸卷,那炮手迅速在最上的刻度线上打孔让将锥管插入并拧住,紧接着接过点火杆,看了看杨都督。

后者点了点头。

那炮手立刻将火绳杵进了点火孔。

伴随着火焰和硝烟的喷射而出,一枚拖着小尾巴的炮弹冲天而起。

所有人都抬起头,仰望这枚肉眼可见的炮弹,然后它骤然化作一团爆炸的火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