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六一一章 阉党在行动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六一一章 阉党在行动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41 来源:笔趣阁

“他这是来铺路?”

黄克缵离开后,汪秘书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谈不上,就是来试探一下而已。”

杨信说道。

黄老头就是代表福建士绅来试探镇南王的野心到哪里了。

话说这种时候要说都相信镇南王还是忠臣,那未免也太天真了些,他现在的控制区甚至超过了朱元璋当年,军事实力明显超过了朝廷,上次他要是一鼓作气这时候也就差不多兵临京城了。

那么士绅们就得考虑一下未来该如何面对这个……

这个军阀了。

反正这时候也就能用军阀来形容他了。

别的地方可以观望,但福建士绅没资格观望,无论是从陆地上还是海上,杨信都已经掐住了他们,如果接下来杨信没兴趣北上,那么想扩张的话他们首当其冲。但要说福建士绅为自己的田地做好血战到底的准备,这个同样有些夸张了,福建士绅的首领就是沿海那些,他们的财富并不是土地而是海外的贸易。而内陆因为福建特殊的情况,并没有类似于苏松那些田产几十万上百万的超级地主,他们根本不具备这种条件,就是山间一片片小块平地上的中小地主。

为了那几百千把亩地,最后打一场几乎毫无胜算的仗,这个似乎有点不太明智。

再说也没钱。

有钱的沿海士绅不加入,内陆那些小地主根本打不起仗,这种情况下福建士绅真得很想试探一下,看看能不能寻找一条好的出路。

这就是黄克缵路过南京的目的。

而且杨信给了他满意的答案,所以接下来福建士绅会懂事的。

“心思都不纯洁了!”

杨信说道。

说白了福建士绅们就是开始考虑抛弃朱家的可能了,未来如果真有杨信谋朝篡位的一天,他们会在必要时候喜迎王师,向着新君山呼万岁,只要新君对他们别太苛刻,能够满足他们的一些要求就行。

而且不只是福建,恐怕这时候已经有很多地方士绅这样想了。

比如广东士绅。

这些年历次倒杨行动,广东士绅全都采取观望,虽然有南洋水师镇压和南洋公司利益联系的缘故,但同样跟广东士绅对天启的忠心大打折扣有关。说到底他们并不在乎皇帝是姓什么的,只要别动他们的利益,最低不能动他们的核心利益,而闽粤两省士绅的核心利益早就不是土地。至少珠三角士绅们,最重要的财富已经变成工商业,而内陆山区的确以农业和种植业为主,但问题是他们也和福建一样,因为地形缘故很难有超级大地主,就是以中小地主为主。

中小地主没钱抵抗。

沿海真正掌握财富的大地主不愿意为了已经不是财富根本的土地,冒失败后失去一切的风险。

中小地主掌握的财富又不足以抵抗。

那么在已知杨信肯定会鼓励工商业,尤其是鼓励海外贸易和开拓的情况下,以这个为核心利益的闽粤士绅开始考虑必要时候踢开天启,接受他的可能就很正常了。说到底他们对老朱家又没什么忠心,尤其是现在天启也明显开始惦记他们,这个小皇帝展露爪牙后,似乎并不比杨信可爱。而且天启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需要养活,而且都是贪官污吏,但杨信身后利益集团更小,而且目前看也更加廉洁……

至少他身后没有一群太监。

没有一堆藩王。

没有一家家世袭勋贵。

总之,扣除他分地这一点,杨信其实对士绅们来说,比天启要更可爱的多,但加上分地,这就让士绅们无从取舍了。

唉,他们也很茫然。

“我也很茫然啊!”

镇南王一脸怅惘地说道。

而就在此时,两千里外的京城一座府邸的花园中。

“九千岁怎么说?”

魏广微看着走进凉亭的冯铨,一脸期待地说道。

其他人也在看着冯铨。

这里面都是阉党,九千岁身边拍马屁最积极的。

不过顾秉谦已经告老回家了,反正他家的地也被分了,再闹下去也没用了,而这段时间京城暗潮汹涌,他一把年纪了,也不敢再待下去。天启的改革又与他无关,他家在杨信控制区,留下来说不定被卷进斗争漩涡老命不保,这种老狐狸都很精明。最近朝中其实还有不少辞职的,老狐狸也不只一两个,正好从南方赶回来一堆闲人无处安置,九千岁对这些主动辞职腾地方的一概准,而且都象征性加个奖励性质的虚官。

顾秉谦还加了少师呢!

剩下为首的就是魏广微,他也是阁臣,建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

号称外魏公。

不过目前九千岁身边最受宠的反而是冯铨,被缪昌期荼毒过的小冯,如今已经是礼部侍郎,文渊阁大学士,三十岁的阁臣啊!

小冯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才能是得承认的。

那也是福临爱臣啊!

此刻剩下在坐的还有王永光,崔呈秀,他这些年反而在九千岁身边进步缓慢,主要是孙承宗掌控兵部,他始终夺不了权,那些将领也罢各地督抚也罢,人家只认孙承宗,他算个屁啊,老老实实做右侍郎,左侍郎都轮不到他,还有王绍徽,霍维华,薛贞等十几个,都是阉党核心。

在他们的注目中,冯铨阴沉着脸缓缓摇了摇头。

魏广微颓然坐下。

霍维华恨恨地一拍桌子。

其他一帮全都面色阴郁……

“九千岁的意思,圣意已决,这两件事无论如何都必须办。

而且九千岁手中已经有了不少东西,他还点了道冲公的名,说道冲公家中良田十万亩就才交一万亩的田赋,一品有万亩免税已经是万岁施恩,但八万亩不交税就有些过分了。以前的事就算了,如今万岁爷遇上难关,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得帮着万岁爷,交税而已,一亩地也就那几升,只要圣眷还在,那这点又算得了什么?”

冯铨说道。

“九千岁这是听哪个造谣,我家何曾有如此多田地!”

魏广微恍如被凭空污了清白般争辩着。

“还有徳纯兄,九千岁说你家人去年一年走私河东盐三万引,这也太不成样子了,河东一年也不过才产一百来万引,以前他也就不追究了,但你得回去准备一万两银子,算是献给陛下以助国用的,以后盐法改革后该交的税还是得交。”

冯铨对薛贞说道。

“这是诬陷,这是有人故意诬陷,九千岁怎么连这都信?我韩城薛家又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这么大的走私哪敢啊!”

薛贞欲哭无泪地说道。

话说他这话有点亏心,韩城薛家可是头号世家,光这时候就四个进士任官,还有一个原本历史上的首辅薛国观在刑科当都给事中。至于走私点河东盐,话说他都九千岁亲信,阉党核心了,走私几万引私盐算个屁,河东盐池周围这几个地方的簪缨世族哪个不贩私盐?一年官方一百多万引盐,行销一百五十个州县,这么大一块肥肉当然不可能放过,要不然跟着九千岁混顶着阉党骂名是为什么?

“诸位,我只是转达九千岁之意,有没有冤枉,也就不必提了。”

冯铨说道。

他此刻心情也很不好。

他冯家也是一堆隐田,话说他爹就已经是布政使……

原本历史上他爹传说因为害怕建奴弃官逃跑,所以被撤职挨了板子回去气死,不过这个说法有点诡异,因为他爹当时是河南右布政使,野猪皮攻辽沈时候才逃跑的,这明显有点夸张,他在河南居然因为野猪皮打下辽阳就逃跑准备避地吴越。

这未雨绸缪也有点早了。

但不管原本历史上这个说法到底是真是假,但这时候他爹没有,而且一直在河南当布政使。

冯家父子两代一个布政使一个内阁大学士啊!

家里几万亩隐田算个屁!

“怎么就非得闹到如此?咱们跟着九千岁鞍前马后,忠心耿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九千岁怎么就听信这些谗言?”

魏广微哀叹道。

“诸位,这次陛下是铁了心,清丈宗室田产只是个引子,今年查完明年就是各地全部清丈,而且准备从杨信那里借人,免得有人做手脚。九千岁的意思,就是咱们这些自己人家有什么隐田的,今年都赶紧自己私下报官交税,别到时候查出来不好看,陛下准备要找几个杀一儆百。

至于盐也是如此。

今年年底前新的盐法必行,这是万岁爷的最后期限。

而且就是跟着杨信学,但所有盐户产盐恢复旧制,把盐交给盐场然后换粮食,杨家会把南方米运到长芦各处盐场仓库备着,九千岁说粮食有的是,不够直接从杨家仓库调用。

盐商只能找盐场支盐,盐税全部加到场价里。

河东盐场也一样。

另外巡盐御史撤销,各地盐运司撤销,只保留各处盐场大使,长芦盐区由杨家庄户组建缉私队,有贩私盐者就地处决。另外河东盐池设禁垣总兵,同样从杨信处调一营骑兵巡逻禁垣,有走私者格杀勿论。

诸位,咱们好日子到头了!”

冯铨面色凝重地说道。

(两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