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一四三章 蛊惑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一四三章 蛊惑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杨信和天启返回皇宫时候,正看见锦衣卫押着王安走过……

“陛下,奴婢愿检举!”

王安不顾一切地高喊着。

锦衣卫对他的逮捕根本不会有任何意外,大明朝的太监们才是真正皇帝可以生杀予夺的人。

别说他了,九千岁不也就崇祯一句话?

“到诏狱里去,把你该说的那些统统说出来,你也是伺候了大行皇帝一辈子的老人,只要老老实实交代谁是你的同伙,朕会饶你一死的。”

天启说道。

然后王安等人被押走。

至于他能不能活命,那就看他懂不懂事了。

不过他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很懂事,事实上他也没有维护其他人的必要。

他又没后代。

而就在此时,远处的一道门内,一个青袍的身影闪过紧接着消失。

杨信和天启互相看了看然后同时露出冷笑。

那里是六科值房所在的地方,但这份圣旨并不能给刑科的给事中们定罪,他们的情况和骆思恭一样,事实上就算王安最后检举,也只能把杨涟和左光斗这几个人抓进诏狱里去,除非杨涟再继续把其他参与的给事中们咬出来,否则天启还是不能动这些人……

他们本来也不是目标。

真正的目标就是李三才。

或者说银子。

天启很清楚户部的财政永远是不足的,他爷爷攒下的家底被他爹一个月散了大半,他不可能再把这笔银子要回来。

包括工部修皇极殿那两百万。

这钱是他爹掏出去的,他这个做儿子无论如何,也都不可能再去找大臣们要回来,尤其是赏赐九边的,哪怕他明知道这一百六十万两恐怕一两也不会到士兵手中,最终去向很可能全都是一级级文武官员的腰包。工部的皇极殿修建款,这个可以先暂停然后挪用到更合适的地方,不过只能部分挪用,因为皇极殿终究还是要重新修建的。

三大殿可是皇帝的脸面。

而目前别说是三大殿,就是皇极门都还是个半废墟,二十五年前的大火几乎烧毁了半个皇宫,别说是三大殿了,就是乾清宫都烧了,而他爷爷算了算需要耗费的巨额资金,最后默默选择了先把同时被烧毁的乾清宫修好。

但这样他就很缺钱了。

正好杨信给他送上了一个发横财的好机会。

“但光抄家也不行,这种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关键还得把税收,尤其是海外贸易的税收控制起来,这种税收无论加多少,都不会影响国内,因为无论咱们卖的蔗糖,茶叶,瓷器是什么价格,欧洲那些商人都得要,他们根本没有别的地方可采购。而且他们在欧洲出售的价格,实际上都得咱们大明的十倍甚至几十倍,估计几百倍都有可能,随便咱们一个漂亮点的盘子,在他们那里都得周围用黄金围起来,把盘子放在中间。”

杨信说道。

这时候欧洲没有东南亚和加勒比的蔗糖产地。

没有一鸦后才偷去的茶叶。

没有麻哥脑残泄露出去的瓷器技术。

有的只是南欧的丝绸产业,但后者和大明的仍旧不是一个级别。

可以说完全就是大明的卖方市场,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给出口加税?国内商业加税肯定会有副作用,至少也是逼着商人转嫁给底层消费者,但给出口加税就不一样了,对国内百姓完全没有任何影响,也不会因此导致出口减少。那些欧洲商船都是用人命换来的旅程,哥德堡号从瑞典到中国一趟贸易,中途死了三分之一的船员,这样高的死亡率才完成一趟贸易,那些欧洲商人才不会因为大明关税提高而不买呢!

不买大明的他们还能买谁的?

在杨信对天启的蛊惑中,两人重新回到乾清宫,依然是进了刚刚被天启当做居住办公场所的弘德殿,很快小太监就给他们拿来需要的资料,然后出现在天启面前的,就是大明目前广州和月港两座海关收入。

“六万两!”

天启深吸一口气说道。

好吧,大明两大海关官方收入就这些。

广东四万,福建两万多点,更重要的是这笔钱根本就到不了天启的手中,因为它被两省截留做军饷了。

到京城的就是个数字。

其实还有浙江的,那个更少而且也被地方截留。

“所有人都在贪,地方官员在贪,驻军将领在贪,提督的中官在贪,还有藩王们的手下在利用特权免税,地方士绅勾结海盗走私,海上贸易每年流入白银最少也得一千万,朝廷得到的就这点。”

杨信说道。

一千万两应该是起码的。

海外流入大明的白银数量很难有确切数字,毕竟大部分其实是走私的,但能把美洲白银通过菲律宾抽空到部分西班牙人要求放弃这块殖民地,甚至西班牙政府对菲律宾严防死守,以堵住美洲白银直接流入大明的口子,那么这个流入量无疑是很恐怖的。但不流入大明,转而流入欧洲的,结果最后也是绝大多数流入了大明,毕竟他们还是最终得来买大明的货物,这还不算倭国流入的,可怜的倭国同样得往大明送白银啊!

这个时代就是全世界都在竞赛一样往大明送银子。

不要都不行。

不要人家就是通过走私也要送过来。

但结果大明皇帝每年收到的关税就这么点。

六万多一点。

当然,实际上不只是这些,万历的税监也不是一点作用没有,他也就是被这个数字气得,才把他的税监撒出去,实际上他给广州税监的任务是二十万,但提督粤税太监并不只控制关税,这是一个广东的商税总数。就这还造成一连串的民变,而且他的税监也没用,这些太监给他十两估计自己至少贪墨五十两,唯一的用处就是多多少少给他也捞点残羹剩饭……

真是残羹剩饭。

大明皇帝或者说明朝政府,在海外贸易中就是吃点残羹剩饭。

而且就这税监也已经被泰昌撤了。

“杀?”

天启恶狠狠地说。

“没用,杀完一批换上还一样。”

杨信说道。

天启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

“办法有三个。

第一,将出口贸易交给几个特许的商号,海关税收直接不用管多少了,这些特许商号每年必须交多少银子,交不出就换人,另外朝廷需要银子时候让他们捐献,不捐献就直接抄家,但他们只要听话就可以保证富贵。

第二,就是多开海关,沿海开它一溜海关,然后在地方选择豪强家族,直接将海关承包给他们,然后每年他们向朝廷交固定数量的关税。当然,有承包期,到期之后再议他们该交多少,另外准许他们自己组建缉私队,包括在海上缉私,总之他们只要能弄到咱们要的数量,其他随他们便。

第三,学成祖皇帝,设立陛下控制的贸易公司,就像英国荷兰等国的东印度公司一样,单独设立南洋公司和北洋公司,南洋公司控制台湾以南贸易,北洋公司控制以北的贸易。民间禁止出海贸易,所有出海贸易必须通过这两大公司来进行,两大公司自己可以拥有战舰和小规模的军队,可以在贸易范围自行决定该如何行事。包括和欧洲这些公司一样,在海外某个地方进行战争,占领某个地方作为贸易据点,当然,所有收益都归陛下。

这三条哪一条都能改变目前情况。

哪一条都能让陛下从海上贸易中获取更多利益。”

杨信说道。

当然,哪一条天启目前都没能力实施。

其实第一条,也就是咱大清的十三行法最容易,但可惜大明皇帝没有内务府没有作为异族征服者的广州将军,天启根本控制不了广州和福建,他如果这样做人家大不了重新开始走私。事实上现在也在大规模走私,如果指定十三行的话大不了更大规模走私,咱大清能玩是因为杀过一茬后,那里的士绅对驻防将军们还有足够的畏惧。

但现在闽粤两省士绅畏惧个屁啊!

惹火了信不信再玩倭寇,跟你们来个一拍两散。

准确说目前广州就有十三行,当然,其实是三十六行,在无法真正控制地方的情况下,三十六行变十三行改变不了什么。

最多走私商再多点。

第二条对他来说最现实,也是唯一有能力实施的,但问题是大明的海外贸易集中在广州和月港,其他地方就算开关,那一开始也未必有人过去,不过也可以试一下,比如把松江也开关,最好北方也搞个登州海关。这一条的最大好处,是把麻烦转嫁出去,天启就收承包费,剩下那些包税的士绅自己解决,哪怕斗也是他们斗。是养雇佣军缉私还是内部协商解决利益分配,这些都不关天启的事,反正走私的其实也是他们,现在给他们转正的机会,而且还会给他们官爵让他们可以刻在墓碑上光宗耀祖。

当然,这样会造成沿海豪强化。

但这个问题可以用多开几处海关来解决。

第三条就不可能了。

那样天启会提前落水的,实际上现在他就已经有落水的危险了。

“哪一条最容易。”

天启说道。

这些对他的年龄来说还有点难度。

杨信一副深思熟虑的表情……

“第二条吧,我觉得第二条还现实点,至少陛下不用承担太多危险,而且还可以裁减不少没什么用的水师和官员。”

他说道。

当然,第二条还可以顺便给他自己捞一笔。

比如说弄个天津海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