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二二四章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几乎就在杨信说话的同时,那人突然拿出了火折子,紧接着抽出了隐藏在身上的引信……

“石佛口的兄弟们……”

他一手火折子一手引信疯狂地吼叫着。

然而这话还没喊完,杨信骤然间出现在他面前,这个刚刚抽出引信的家伙愣了一下,不过还是以极快速度点燃了引信,但下一刻杨信的大脚就出现在了他胸前,几乎瞬间他的胸口就瘪了进去,整个人恍如被狂奔的战马撞上般倒飞出去。

这可是杨信全力。

这家伙恍如一枚发射出去的臼炮开花弹般,带着引信燃烧的烟迹,瞬间飞出了城门洞。

然后化作一团烈焰……

“趴下!”

还保持侧踢动作的杨信大吼一声急忙趴在地上。

然后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凶猛撞击他的耳膜,爆炸的气浪带着硝烟和尘埃在他头顶汹涌而过,当他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就连原本向开的两扇城门都被爆炸的气浪关闭,他以最快速度起身向后看去……

好吧,衍圣公早趴下了!

危险面前衍圣公总是表现出一种堪比杨信的反应速度。

后面的荡寇军倒是有几个被气浪给冲的倒下。

不过没什么伤亡。

如果是在城门洞爆炸,那肯定会造成严重伤亡,连杨信自己都少不了要吃点苦头,但一脚踹出门洞以外爆炸就没什么大不了了,这样级别的黑火药爆炸只要不是在狭小空间里,很难有太大杀伤力。杨信若无其事地站起身拍了拍身上尘埃,而后面衍圣公也哆哆嗦嗦地撑起身,不过终究还是没能站起来,只是瘫坐在地上,直到后面的士兵上前把他扶起,另外几个士兵则上前推开关闭的城门。

“衍圣公,你不会真受伤了吧?”

杨信说道。

“我不走了,我哪儿也不去了,我要回曲阜,我要回曲阜!”

衍圣公的精神终于崩溃了。

“哈,这可由不得你!”

杨信说道。

紧接着他示意那些士兵架起衍圣公继续跟着他走进城。

走出城门洞他才发现,门里面已经伤亡惨重,之前那个绿袍官应该原本就是在门洞旁,结果直接承受爆炸力量,被炸得都两半了,另外还有几具死尸倒在地上,两旁原本收税的一处官署被炸塌,一个青袍官在废墟里伸着手不断惨叫。

头顶上同样一片混乱。

如果是城门洞的爆炸,那么外面根本不会被波及,但被踹进来的凌空爆炸,那威力就这样几乎全部被城的人承受了。

甚至就连城楼上的瓦都被炸掉了不少。

上面的人一片哀嚎。

“接管扬州各门!”

他头也不回地对黄三说道。

这是闻香教余孽啊……

当然,是真是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也不一定是假的,因为至今也没抓住实际上的教主王好贤,而原本历史上他就是在扬州被抓住的,也就是说闻香教的势力早就渗透到这座城市,弄不好王家在这里还有隐秘的产业。以王家积攒的财富,再加上商业网络,肯定少不了在这座城市经营一个据点,不过这个人喊话时候带着山西口音,而这里却同样也是晋商大本营。

虽然这里是扬州。

但在历史上留下很多传奇的扬州盐商其实没有扬州人。

明朝,尤其是明朝前期和中期,控制扬州盐业的是晋商,明朝后期也就是现在徽州商人开始崛起。

整个明末这座城市就是晋商与徽商明争暗斗。

但晋商依旧实力强大。

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被咱大清的血洗结束。

然后就是徽商的天下了。

而如果是晋商指使的,那么就有可能与野猪皮有关系了,因为北方向野猪皮供应粮食的走私商,都是以扬州的晋商为后台。

总之很复杂。

但杨佥事从来都没有查案的习惯。

他的习惯是把所有认为可能的主谋全部抓起来弄死,查案这种明显需要浪费精力的事情他是懒得去做的。

“提督老爷,咱们人手不够啊,小的以前来过这里,这里向外的城门足有十几座呢,要不咱们回去再叫些兄弟?”

黄三小心翼翼地说。

这可不是无锡城,无锡实际上就四个门,当然不算水门。

而扬州仅仅向外的就十个城门,三百荡寇军是无论如何都控制不过来的,不过此时召集人也晚了,毕竟从无锡到这里,差不多也得两天时间。

“不用!”

杨信笑了笑。

他用目光向那名跟随的锦衣卫示意了一下。

后者立刻解下一直背在背上的一个铁皮筒,然后拉出里面的引信,将这个铁皮筒上的两个支架撑开,并直接插在铺路的石板缝隙,紧接着掏出火折子点燃引信。下一刻伴随后面喷射的火焰,一枚火箭呼啸飞出,拖着火焰直冲天空,转眼间在天空炸开并化作了一团红色的烟雾。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杨信笑着说道。

下一刻在前方一处宅院大门处,大批身穿红色军服的士兵举着同样的丈八长矛涌出,紧接着在门前列阵,然后直接跑向这边。

而就在同时,这条直通向前的大街两旁无数这样的士兵出现。

好吧,他就带三百荡寇军兵临扬州的原因很简单。

这座城市已经有三千荡寇军了。

一个半月前他的三千荡寇军就已经南下,而且是伪装成商人,他们用了一个月时间步行到达扬州,然后同样以商人身份进入这座城市。而挹江门内是扬州新城,也就是把原本的商业区用城墙圈起来,这里拥挤着来自几乎整个大明的无数客商,无数等待开河的船工,雇工,私盐贩子,人口来源之复杂堪比现代都市的城中村。

三千人隐藏在这样几十万人里面还不是恍如撒入沙漠的沙子?

根本不会有人知道的。

包括他们的武器也随便往里运,这座城市每天无数物资进出,别说是几件本来就合法的冷兵器,就是大炮其实也能轻松运进来。

杨信给他们的命令很简单,就是看到红色信号弹之后,立刻向着信号弹所在处集结。

原本是以备不时之需的。

并不是杨信早就布局想要对扬州下手。

而是这座城市是这一带最适合隐藏一支军队的。

他一个半月前五百里加急调来的,怎么可能想到今天,而是他感觉一千五百荡寇军终究有点少,使用起来不够灵活,故此调了这三千人秘密南下,然后隐藏在这座最适合隐藏的城市等待召唤。只不过今天他自己亲临扬州,那些听到消息的士兵知道要动手,所以早就在各自营长队长带领下,在各自隐藏处武装待命,爆炸发生后就知道该出来,但严格的纪律约束下还在等信号弹而已。

信号弹一升起,所有已经在待命的士兵立刻涌出。

不光是这条街上的,实际上这时候整个扬州城内,到处都在有一队队荡寇军涌出向着这边汇聚。

“大帅!”

率领这三千荡寇军的旅长何坤带着最近的一个营走到杨信面前。

北方的荡寇军依然是营为单位,但需要多个营联合行动时候,杨信会任命一个旅长指挥,但仍旧不是常设职位,毕竟他跟天启说挖完河就把这支荡寇军解散的,那样就没必要搞得太正规。

至于大帅……

这个实际上在明朝可以称呼总兵。

但不是所有总兵,而是镇守总兵,明朝总兵分镇守总兵,比如说宣府,辽东,蓟镇之类总兵,还有是使职差遣总兵,也就是带着军队执行作战任务,比如目前辽东的那堆总兵。这里面镇守总兵可以称大帅,而且几乎已经成了惯例,但差遣总兵不能称大帅了,至于杨信不是总兵,但他的都督佥事已经是总兵级别,手下喜欢称呼他大帅这个也没人能说什么。

说到底就是个尊称而已。

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更何况杨信也算位高权重。

毕竟他大爷都九千岁了。

他就才区区一个大帅而已算得了什么?

“很好,带着兄弟们封锁所有向外的城门,从现在起只准进不准出,除非是我同意了否则就是扬州知府也不行,谁敢不听的就直接动手,一共十座向外的城门,一座三百兄弟,黄三,你们依旧带着炮队跟我。”

杨信满意地说道。

何坤立刻掉头迎着后面赶来的那些营长,迅速分派各自的任务。

他们这些人要说长途行军的确不如黄三这些,但纪律化程度远超后者,随着一个个营长到达,然后迅速领到自己的任务,各自带领部下直奔各处城门,集结起来的他们一队队整齐的跑步前进,立刻在重新稳定了的扬州城内引发新一轮的混乱。

至于杨信……

他带着黄三等人推着大炮直奔小东门。

扬州是新旧两城,中间还有两座控制东西的城门。

小东门就是离他最近的,占据小东门然后再沿城墙过去控制大东门,整个扬州城所有城门全都在他控制下,先关门再玩别的,话说这座城市连闻香教的逆党都出现了,那这个问题很严重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