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二八二章 阉狗奸臣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二八二章 阉狗奸臣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这个好!”

九千岁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很显然他已经瞬间想到后果了,这明显对北方士子有利,别的不说北方士子会骑马的比例肯定远超南方,尤其是江浙那些在秦淮河上泡虚了的,要让他们骑马射箭肯定落后于北方。

北方人出鼎甲的几率立刻大幅增加。

北方士子都会支持。

而西北,辽东这些地方士子更会欢呼的。

他们几乎可以说稳拿这前十,要知道辽东都司辖区平均起来,一科都未必能出一个进士,实际上明朝近三百年,辽东就出了二十几个进士,不如南直隶零头的零头,常州一个科举世家估计都能赶上整个辽东出的。同样的还有甘肃或者说陕西行都司辖区这种边陲之地,如果用这种方式他们几乎可以说每年稳拿这十个殿试资格。

这样的考核标准肯定很低,而这些地方的士子多多少少都会骑射。

三甲也是进士啊。

而作为这项改革的主导者,他和杨信这对阉狗奸臣立刻会获得这些地方的士子感激,他们依靠这种方式考中进士后,天然就是阉党一一份子,九千岁随便操纵一下他们就能获得重用。

这些人以后将坚定地跟着九千岁。

不得不说杨信就是狡计百出,只要他一回来他大爷心情就会好很多,而且更重要的是……

“那些士子不会再闹吧?”

天启说道。

“不怕!”

九千岁和杨信异口同声地说道。

“万岁爷,奴婢可以保证,至少一半士子会欢呼陛下圣明的,像辽东,陕西这些地方士子,估计会对陛下感激涕零,辽东一科未必有一个进士,这下子一科最少得两三个,不仅仅是他们,整个辽东都会欢呼陛下圣明的!”

九千岁笑着说道。

“那就让内阁拟旨吧,正好这些士子差不多都到了!”

天启说道。

九千岁立刻脸色有些变了。

杨信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既然这样九千岁也就不再给皇上添麻烦了。

“陛下,您不是还要问守诚冶铁的事吗?”

九千岁迅速换上皇帝最喜欢的话题。

“对,差点忘了!”

天启立刻精神一振。

“守诚兄,之前一个冶铁的工匠提出一种炼精钢的办法,炼出的钢甚至超过最好的苏钢,他说可以用最好的矿石先用木炭冶炼生铁,然后再炼出熟铁并反复锻打,之后切成块熔炼,这样就可以出精钢了。只是试验时候却出现了几个比较麻烦的事情,把这些锻铁融成铁水得猛火,哪怕使用焦炭也很难把锻铁块完全熔化成铁水,另外还有就是烧到一定程度后,原本融铜的罐受不了。”

他说道。

实际上这时候小皇帝都快不在乎修皇极殿了。

相反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成了他最热衷的,说白了他并不是一个热衷于搞大工程的,皇极殿的修建对他来说,最大的乐趣反而是发现一个个难题,然后亲自动手去解决这个难题。

就像拆家的熊孩子一样。

“第一个是鼓风的问题,之前我讲过空气的构成,燃烧必须要氧气,吹进去的氧气越多,燃烧越猛烈,相应的温度上升越高。”

杨信说道。

“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已经使用了水排鼓风还是不行。”

天启说道。

“那就建蓄热室。”

杨信说道。

“蓄热室?”

小皇帝愕然道。

“把吹进去的空气首先加热,咱们用水排直接吹的空气是冷的,吹进去越多越影响炉火温度,那就把空气先加热再吹进去!”

杨信说着拿过纸笔把蓄热室的原理画出来。

天启立刻明白了。

“至于第二个需要换石墨坩埚,也就是在普通的甘土融铜罐里中加入石墨,另外铁料熔化前先渗碳,冶炼时候封闭坩埚,完全熔炼成钢水后,去掉表面漂浮的杂质就差不多了。”

杨信说道。

把石墨坩埚如何制作教给小皇帝,剩下就让他自己玩吧。

成功了就是坩埚钢,不成功就当哄皇帝开心,反正皇极殿的柱子所用的锻铁筋也已经造出来了,一个河间冶铁作坊主重金从芜湖绑来几个苏钢工匠,然后用武安一带运过去的铁矿石,最终冶炼出堪比苏钢的地条钢。甚至还超过苏钢,实际上还是熟铁,但武安的矿石低硫低磷,比苏钢用的大冶矿石好,然后反复锻打最终成型为一条条钢棍,并且在锻打到最后硬生生砸出螺纹,虽然和现代钢筋仍旧有差距,但却完全满足立柱的要求。

就是造价极高。

因为这是做柱子的,而皇极殿柱子十几米高。

这东西必须和柱子高度加地下部分一样长,所以废品率极高,一根这样的锻铁筋花三百两,照这个价格再加上其他钢筋和水泥,还有人工,皇极殿七十二根大柱得五十万。

当然,这是九千岁那里的价格。

至于质量绝对没问题,这种东西谁敢造假是诛九族的。

不过因为这些钢筋产量低,目前还在备料中,估计明年春天就可以正式开工修建了,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带动了大明基建一步跨越到钢筋水泥时代。而九千岁给天启建设的水泥厂产量稳步增长,还没用来修皇极殿,就已经因为对糯米汁的替代作用,被工部开始用于长城的修缮。

甚至民间都有购买的。

这是一个重要收获。

不要以为修城墙包砖的糯米汁不起眼,西昌古城墙修复,不足一千米的一段城墙包砖,用掉了五十吨糯米,换目前的单位七百石,可以让一百个成年男人吃一年。

不足一千米的一段。

像京城这样内外包砖的光糯米就得消耗上万人一年口粮。

现在有水泥就可以省下这些粮食了。

而且还养活了大批工人,山东旱灾的流民多数都被雇佣,两万多工人靠着水泥厂吃饭,虽然吃的并不是很饱,但原本衣食无着的他们,现在有了吃饭的地方就用不着为活命而造反了。实际上杨信在天津产的地瓜,都被他大爷买去给这些工人吃了,当然不是直接煮地瓜,而是做成地瓜煎饼,这种新粮食已经引起这些灾民关注。

另外还有海鱼罐头。

地瓜煎饼加死人辣死人的劣质海鱼罐头灾民都说好。

因为挖矿还搞出一点风波……

京城最近的水泥原料在哪儿?

天启的祖坟呗!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天启才不在乎呢!

他又不是直接挖他祖坟,不就是隔着十里路吗,该挖就挖!

总之水泥业正在因为皇极殿工程的带动,成为大明经济崭新的发展点,也就是缺少机械,粉碎之类全部使用人力,所以产量提高缓慢,而且包装也必须使用木桶,这个同样需要大量人力。但也正因为这一点,成为了解决灾民问题的重要手段,哪怕女人和小孩都被雇佣,毕竟拿个小锤敲熟料这种简单的工作是个人就能干。

用石磨磨粉对于那些女人更不值一提。

正是因为这座水泥厂,原本会造成严重不安定因素的饥民聚集问题,几乎无声无息地解决。

有多少都不怕。

现在九千岁就怕干活的人不够。

毕竟水泥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光长城的修缮就能让这座水泥厂供应到天荒地老。

至于成本……

那一桶水泥多少钱还不是他自己说了算。

乾清门外。

“你如何让内阁拟旨?方阁老已经不管事了,他就等万岁爷准他辞职了。”

九千岁问道。

这时候已经天黑,天启并没有今天召见贡使。

本来也没有当天召见的,皇帝召见这种贡使可没那么简单,后者必须得做一些准备,尤其是得演礼,实际上具体哪天召见从没标准,不过考虑到这些人还得入冬前赶回去,所以天启会尽快的,没有意外明天就差不多了。

但这个科举加骑射的考核想在内阁顺利通过可不容易。

内阁剩下可全是南方人。

“首先,得由衍圣公上奏提议。”

杨信说道。

他始终都忘不了衍圣公啊!

“这个好说,我让人五百里加急去给他送信,他不会拒绝的。”

九千岁说道。

衍圣公早就破罐子破摔了。

孔胤植两个月前在南京完成岳庙修建,然后黯然离开这座城市,据说走的时候受到热情欢送,甚至都被人投掷秽物,虽然凭良心说他真没做过什么,但杨信走后无处发泄怒火的江南士绅,只能拿他当做出气筒了。

还有人编他的小册子呢!

总之他在声名狼藉中结束了南京之行返回曲阜。

然后闭门谢客,准备用时间抚平心灵的创伤,然后杨信还不放过他。

而此举虽然会导致南方士子的仇恨,但他本来就在南方声名狼藉,这样却可以在北方挽回一点声誉,所以这份奏折他肯定会写的。

“那就可以了。”

杨信说道。

“至于内阁那边,我们可以邀请他们去参观一下诏狱。”

他紧接着一脸邪恶的笑容说道。

“参观诏狱?让他们去参观那里,岂不是更激怒他们?”

九千岁疑惑地说道。

“是的,他们会被激怒,但他们同时会感到恐惧,那里就像一张已经张开的血盆大口,随时可以把更多人吞进去。”

杨信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