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三零三章 抄家,我就是要抄家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三零三章 抄家,我就是要抄家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这是耍无赖啊!

一帮未来大明的栋梁……

真是栋梁。

且不说个人品行节操如何,崇祯朝真正的能臣都在这里,陈奇瑜尽管因为风格问题被坑了,但他的才能没有问题,他只是不够杀伐果决而已,换洪承畴估计直接就把李自成和张献忠坑杀在车厢峡了。

这只能说陈奇瑜心不够狠。

而洪承畴不管后来怎样,但才能真没的说。

至少比起圆嘟嘟来要强得多。

而杨嗣昌的确臭名昭著,但必须得承认他的才能,崇祯一辈子做的正确决定不算多,但重用杨嗣昌绝对算是,至于说他后来坑了卢象升,这个属于大明朝官员们的日常操作,大明朝的官员不就是互相坑来坑去,真正精诚团结的反而恍如凤毛麟角一样。

剩下孙传庭,卢象升就不用说了。

而其他几个的确不像他们一样在明末恍如明星,但宋应星这个科学百科全书的作者和茅元仪这个军事百科全书的作者,对于杨信来说反而比名臣的价值要更高一些。

后者没什么名气。

但那只是他的著作过于专业化。

武备志全书两百多万字七百多幅图片,系统介绍了从冷兵器到火器,从野战到防御,从战阵到山川地形,尤其还有珍贵的郑和航海图,可以说对明末为止整个军事体系的全系统记录。虽然他只是一个写书的文人,不是什么军事家,这本刚刚刊行的军事著作和他本人军事水平无关,实际上茅元仪打仗水平一样停留在纸上谈兵级别……

但价值依然可以用无可比拟来形容。

此刻一帮大明未来的栋梁们就那么全都无语地看着杨信。

看着这个无赖!

“我就耍无赖了。”

杨信很坦诚地说道。

“杨都督,您不是帮陛下做了些改革,尤其是海关包税,印花税,遗产税,甚至税监巡视这些都已经施行了吗?”

陈奇瑜小心翼翼地说道。

“还有锦衣卫的那个保释金!”

黄道周没好气地补充。

这个的确已经开始搞得官不聊生了.

“但包税没人包啊!除了天津海关我自己包了,其他各地都没有包的,至于印花税遗产税那就是个意思而已,一年能收多少谁能知道,税监派出去了,但这个效果如何仍旧不好说。再说就算有用,一年多收百十万顶天了,但这百十万完全杯水车薪,辽东一个总兵所部一年消耗都不下百万,大明需要一个能够真正彻底解决财政的办法,而不是这些修修补补的。”

杨信说道。

“杨都督,今日是朋友相聚,有什么请直说。”

洪承畴索性说道。

这些家伙都听出来了,杨都督或者他身后的皇帝,是又想搞什么幺蛾子,今天把他们召集起来,先试探一下反应而已。

他们都是各地的代表了。

卢象升是这一科举子里面最耀眼的明星,本身又是南直隶世家子。

基本上算南直隶的旗帜。

杨嗣昌,洪承畴,陈奇瑜,孙传庭这都是文臣里面目前新星级别,算得上少壮派官员的核心。

而张国维因为拒签大义觉迷录,和徐石麒等人正在成为江浙士子心目中的英雄,至于原本最有号召力的文震孟等人,这时候则丢人现眼了,不过也有声音在说他们其实是忍辱负重来着,毕竟少了他们会让这一科南方举子实力削弱,但不管怎么说张国维这些已经足以成为英雄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了他们不会在关键时刻做叛徒。

而其他人会啊。

至于黄道周……

他其实是叶向高的私人代表。

而茅元仪……

他其实是孙承宗的私人代表。

尽管他是这一科举人,但实际上已经被孙承宗预定为手下。

他因为武备志的刊印,再加上官宦世家的出身,在京城名气很大,不仅仅是孙承宗,王象乾也在招揽他,不过已经被孙承宗这个兵部尚书抢到手,甚至给他预留了一个兵部主事的职务。他的算术第一,实际上已经等于三甲到手,一个赐同进士出身是起码的了,剩下就看他能不能进二甲或者一甲而已,他要是进一甲当然不可能到兵部做主事,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孙承宗特意考过他的八股文,认为他很难进入二甲。

可以说杨信邀请的这些,都是后面有各自背景,甚至可以说是大明文官系统现在和未来少壮派的核心人物。

“这个,让士绅一体纳粮好不好?”

杨信说道。

整个暖阁里面瞬间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在面面相觑,很显然这个刺激有点大。

“我现在不需要你们做出回答,你们可以都回去仔细想想,总之大明目前这个样子是肯定不行的。

我们必须得做出改变。

要么动宗室这一块,要么动士绅这一块。

反正农民不能继续压榨了,再榨也榨不出东西了,目前能动的要么宗室要么士绅。

如果谁都不能动,那我就只好搞歪门邪道。

我和我大爷就一个原则,陛下那里的银子不能缺了,无论是军费还是三大殿的修建,宫里的用度,赈济各地灾民,这些需要的时候必须有银子,没有银子陛下就得惟我们是问。我们不想被陛下降罪,就只能搞歪门邪道,抄家,锦衣卫的保释金,各地税监对贪官污吏的检举,这些统统都是选择,实在逼急了就像上次拿夹棍对付盐商,或者在辽阳这样的,也是在选项范围内的。

你们可以说我们是坏人。

说我们爷俩恶贯满盈也好,十恶不赦也罢!

但需要这样时候我们还是要这样做的,不这样就是我们爷俩倒霉。”

杨信说道。

他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逼着文官对付宗室。

宗室这个累赘必须想办法减轻,俸禄无所谓,本来就是拖欠成惯例,赐田这个可以不动,赐田数量是有标准的,这个都是定额的,此外宗室还有一个很大的消耗是给他们盖房子,新的封爵都得朝廷给他们盖房子,这个是肯定可以想办法削减的。

还有真正的重头戏就是赐田以外宗室的田产,而这里面真正的大头是士绅诡寄的。

这个必须动。

当然,这个不需要杨信操心。

他需要的只是不断给文官压力。

说到底大明目前的情况谁都知道必须得改革,无非就是动哪一块,宗室,工商业士绅,土地士绅,农民,割谁的肉?原本历史上天启朝的恶斗本质就是这么回事,九千岁知道割农民的很危险,所以他和支持他的土地士绅把刀子对准了东林党的工商业士绅。然后双方恶斗一场,最终以九千岁失败告终,刀子变成了对准土地士绅,但土地士绅很干脆地踢向农民……

毕竟他们也不能自己受损失。

而农民是最容易欺负的。

最终结果就是农民逼急了和他们来个一拍两散。

但现在杨信以武力硬生生在农民这边竖起一道墙,维持着目前这个已经快到临界点的底线,然后逼得外面这些牛鬼蛇神另外想办法,要么动工商业士绅要么动土地士绅,如果你们都不想自己受损失,那就合起伙来去欺负剩下那个。宗室相对来讲还是好欺负一些的,只要文官敢这么干,那杨信绝对会支持,并且在后面推波助澜,但如果工商业士绅和土地士绅做不到,那就别怪他时不时跑出去抄家了。

反正他得给皇帝把银子弄来。

而且不能动农民的。

另外也不能从军队身上克扣,这个倒是没什么问题,毕竟这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其实也一样靠着军队和辽东的战争捞钱。

动这方面实际上是动官员们自己的。

这样就剩下工商业士绅,土地士绅,宗室三家。

他们怎么恶斗就不关杨信的事了,他只负责在后面不断施压,一个个被抄家的官员士绅,会让他们最终别无选择的。

“好了,这个话题到此为止,诸位可以回去想想,总之我是不急的,你们想不出办法无非就是我继续抄家,咱们大明朝有钱人还是很多的,一年抄十个八个也就差不多了,想来你们也不会回去想个十几二十年。”

杨信说道。

然后一片鄙视的目光,

“来人,上菜,如今天寒地冻也没什么好招待诸位的,今天刚杀了一口猪,猪肉炖粉条还是管够的。”

杨信说道。

然后黄镇赶紧带人过来摆上饭桌之类,并且端上了一堆硬菜。

说猪肉炖粉条就猪肉炖粉条,再上一堆玉米饼子,拔丝地瓜,还有目前给矿山苦力吃的鱼罐头之类,在那些吃惯山珍海味精致菜肴的家伙愕然目光中,迅速堆满了桌子。

话说杨都督的请客还是很有气魄的。

也就在这时候,风尘仆仆的杨寰急匆匆推开门走了进来。

“叔父,陛下召您立刻进京。”

他说道。

“何事?”

刚刚摘下一个小黄瓜的杨信说道。

“朝鲜有变,李珲投降建奴,大臣李贵等人拥立绫阳君李,奉仁穆大妃意图反正,遭建奴与李珲联手击败,目前率领残部南逃全州,并遣使求救,内阁诸位阁老皆赞成出兵,陛下召叔父回京商议。”

杨寰说道。

“呃,这朝鲜倒是还有忠义之士啊。”

杨信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