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民间山野怪谈 > 第三百一十章 孟婆

民间山野怪谈 第三百一十章 孟婆

作者:潘海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6:19 来源:笔趣阁

看着桥神重新跳入了忘川河中,我很是不解,心中更加的疑惑了,桥神不是要我跳入河中换取他的重生吗?怎么他却没有重生,反而还跳回了河中做他的落水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所谓的千年之约都是假的?难道我刚才没有跳入河中?难道这一切都是我的幻想?

我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若说这一切都是幻境的话,那么先前忘川河中那成千上万的阴魂又怎么会消失不见了呢。

就在我紧皱着眉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这时背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小伙子,快来喝碗孟婆汤吧,喝了孟婆汤一切都不用再去想了。”

我回头一看,在身后几步开外的路边坐着一个人,一个老婆婆。这我还婆婆看上去**十岁的年纪,满头发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身粗布衣服十分的古旧,看上去倒像是一个老叫花子似的。

在老婆婆的身旁放着一个木桶,手中拿着一个小木勺及一个水碗,刚才在背后对我喊话的就是她!

一看到这个老婆婆,我脑海中就冒出了一个名字:孟婆!

民间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黄泉路上忘川河,忘川河上奈何桥,奈何桥过望乡台,望乡台边孟婆坐。这说的就是阴曹地府,入口之处的情景。人死后要先过鬼门关,再经黄泉路,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由忘川河划之为分界。忘川河上有奈何桥,过了桥就是望乡台,望乡台是人死之后,喝孟婆汤前,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有诗记“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说的就是望乡台。而孟婆就在望乡台下,给要去投胎的阴阴魂熬孟婆汤。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里,孟婆是地府中专司掌管将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关于孟婆的由来,民间出现最多的通常有三种说法:

一说鸿蒙初开,世间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间即所谓的阳世,地即为阴曹地府。三界划定,无论天上地下,神仙阴官,俱都各司其职。孟婆从三界分开时便已在世上,她本为天界的一个散官。后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无数,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来到了阴曹地府的忘川河边,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将世人放不下的思绪炼化成了孟婆汤让阴魂喝下,便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典籍里,颇有中国传统思想中“人死如云散”,“一死百了”,“莫记已死之人恩怨”之类的意味。

二说所谓的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眼见长城之下尸骸无数,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尸骨。为了能忘记这些痛苦万分的记忆,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记记忆的孟婆汤。后来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动地,就免了她的轮回之苦。让她在奈何桥畔熬制孟婆汤,让参与轮回的阴魂们忘记前世的一切。即所谓:“前世已了,今生善恶唯本心所念。”之意。这一说从元朝开始广为流传,到明清时期多见于文人笔记之中,亦是至今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三是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驱忘台。

但不管是哪一种传说,孟婆都是地府中替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常年守在奈何桥头。要去投胎转世的阴魂,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不得投生转世。凡是喝过孟婆汤的人就会忘却今生今世所有的牵绊,了无牵挂地进入轮回道开始了下一世的轮回。

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

有人说,孟婆汤是用忘川河中的河水熬成的汤,也有的人说,孟婆汤是其实就是活着的人一生所流的泪。

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爱。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在他们离开人间,走上轮回之道的时候,让他们喝下去,忘却活着时的爱恨情愁,干干净净,重新进入六道,或为仙,或为人,或为畜。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的。因为这一生,总会有爱过的人不想忘却。孟婆会告诉他:你为她一生所流的泪都熬成了这碗汤,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对她的爱。来的人眼中最后的一抹记忆便是他今生挚爱的人,喝下汤,眼里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婴儿般清彻。

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你可以不喝孟婆汤,那便须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你或许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她,她看不见你。千年之中,你看见她走过一遍又一遍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你盼她不喝孟婆汤,又怕她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

千年之后若心念不灭,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去寻前生最爱的人。但是,就算你真的能在忘川河里等待千年,但是当你带着记忆重回人间寻找你曾经的爱人时,或许对方却已经不再爱你了,因为他并不会记得你。如此这般,倒还不如喝下那碗孟婆汤,放下一切来得轻松自在。

此时,我自然知道眼下这位一定就是孟婆了,而他手中那个水碗之中装的,显然就是能够让人忘掉一切的孟婆汤。

孟婆见我回头看她,于是就对我们招手道:“小伙子,过来吧,喝下这碗孟婆汤,就不会再有苦恼与悲伤了。”

我一听,急忙摇头表示不愿意喝,同时问道:“您老就是孟婆对吧?”

“是的,老身就是孟婆,在此为你们准备轮回之汤,喝过这汤,你们就可以安心上路喽!”孟婆说道。

我说:“孟婆,我并不是去投胎的,我是送这位朋友去投胎的。”

孟婆很好奇的打量着我,说:“投胎也好,送人也罢,喝下这碗孟婆汤,你也就不会有苦恼了。人世间有太多的苦恼与忧愁,倒不如忘掉一切,无欲无求。”

我说:“人活在世上,若无欲无求,无喜无悲,这又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呢?所以,您老还是将这汤留给要投胎的生魂吧,我倒是免了吧!”

孟婆倒并没有逼我喝她的孟婆汤,只是笑了笑,随后便招呼其它经过她面前的阴魂。

在孟婆的身后,有一座高台,有十几米多高,看上去看是一座阁楼,当然,其实它是一栋石亭。高高一个石台,发出阵阵阴光,坐卧路转之势,上可回头瞻望,石台上写三个赤红大字:望乡台。

是的,这便是轮回路上的望乡台。老话说,一到望乡台,远望家乡回不来。走到了望乡台,几乎就没有还魂的可能了。这望乡台是南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体恤众生不愿死亡、惦念家中亲人的真情实意,发愿而成。让亡故的灵魂,站在望乡台上最后的看一眼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

据说站上了望乡台,能看到阳世的家宅,看到亲朋好友,看到了自己已经死亡的肉身躺在那里。

此时的望乡台上站满了鬼魂,个个泪流满面,伤心欲绝。

有些阴魂直接喝完孟婆汤就继续前行了,这些阴魂多是在阴间等待了数十年乃到数百年之久的,所以他们已经看不到自己阳世的家了。而更多的阴魂则都会先登上望乡台,看在这一世最后一眼自己的家人朋友,然后才会放下一切,甘心喝下孟婆汤。

这时,李善人也登上了望乡台,见他上了望乡台,于是我也跟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