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民间山野怪谈 > 第六十六章 通阴婆

民间山野怪谈 第六十六章 通阴婆

作者:潘海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6:19 来源:笔趣阁

那个村民见我问到李神婆,不由立即点头说,自然认识。同时,他也好奇的打量起我,问我是哪个村的,说李神婆在破四旧时被关了十几年,大部份像我这年纪的人都不知道有她这么个人了,怎么我会知道李神婆这么一个人。

也对,李神婆被抓走时我那时也不过是个啥事不懂的小孩子,按理来说的确不会知道有这么个人,他的好奇也不为过。

我笑了笑说:“我是陈村的,就是你们李村的隔壁,所以小时候听说过李神婆这个人。听说李神婆以前被抓了,现在放出来了,她现在可还在家?”

那个老叔点了点头,随后惊讶道:“小伙子你怎么突然问起她来,难道你遇上啥邪门事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难办喽,如今李神婆虽然在家,但是却不再给人看事喽!”

看来这位老叔是以为我找李神婆解灾呢,不过突然听到李神婆不给人看事了,我倒是很好奇,于是问道:“为啥不给人看事了,她以前不是常替人消灾解难的么,挺好的一个人呀?”

我说的并没有错,李神婆的确是挺好的一个人。能解灾看事,晓得阴阳,所以平时常为附近的穷苦百姓看事解灾,谁家有啥问题,找他解决准没错。而且还能过阴问事,比如给死去的亲人带个话呀,或者请她把死去的亲人喊上来之类的,都能搞得定。这在以前的陈家镇这片地方可是出了名的,就连胡子土匪也要惧她几分。而且她乐意助人,经常是免费给附近的穷苦百姓排忧解难。

就是这么一位神婆,却又只有一点毛病,那就是脾气倔,他如果要是看不惯你这个人,你说出花来,或是给上金元宝来她也不会帮。而且她还极度的孤僻,基本上是不与人交往。据说他一天经常是从白天到晚上都一个人,也无儿无女的,平时就连出门都少得很。有人看见过他曾经自己自言自语,后来大家知道了她的能力,这才知道她自言自语是跟鬼打交道呢,懂“过阴”术,于是她又多了个外号,叫做“通阴婆”。这个称呼并没有任何贬低的成分,而是形容她能和鬼打交道,神通广大的意思。

虽然李神婆脾气比较古怪,但是平常乐于助人的心性却摆在了那儿,十里八村无人不晓的,这样一个好人,如今怎么可能不帮人了呢?

我好奇的望着眼前这位李村的大叔,大叔叹了口气说:“大家也不晓得是咋回事,反正自从她从县城放回来后,就一直呆在家里,说是耳朵聋了,眼睛也瞎了,很是可怜的一个人。起初村里有人见她回来了,就去找她看事,结果被李神婆给赶了回来,刚开始大家还只是以为李神婆不想给他看事,可是后来又有村民去找她,结果通通被赶出了门,而且嘴里还骂个没停,说自己没有法力了,通不了灵了,叫大家以后别再去找她了。”

听到这话,我惊讶的嘴巴都张大了,心说李神婆咋变了个人似的呢?这完全不是之前李神婆的风格嘛,因为以前的她可是个热心肠,不可能见死不救的。

不过我转念一想,似乎又想通了一点,要知道她是为啥被红卫兵抓起来,被平白无故关了十几年的?不就是因为当年这些本地人给她扣了一顶牛鬼蛇神的大帽子么?不就是当年本地人把她抓起来三天一小斗,五天一大斗的么?那年月,完全就忘记了以往的恩情,转瞬间就把她当成了人民的公敌,灭之而后快。

你说,如今李神婆还会愿意帮你你么?想起这些,就好像想起了十几二十年前我和爷爷的遭遇,被村民们五花大绑着,押到村里大礼堂批斗的情景,想起了被大家关在又臭又湿的牛棚里的日子,心里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遥想当年,若不是爷爷苦求着老支书将我保了下来,或许我也就是如李神婆一样的命运了,当年就会被当成小神棍被批斗来批斗去的,如今能不能活下来都还两说着呢。想到这里,我到是挺感激爷爷与老支书的,是他们二人救下了我。

当然,抛开往日的陈年旧恨,或许李神婆没有记恨于大家。但是想起以往的那起运动,破除迷信,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立四新。千千万万的红卫兵们举起了“铁扫帚”把她五花大绑,又关又斗的,你想想,刚刚从这场灾难中解放出来的李神婆,她还会敢帮大家解灾看事么?

所以,想到这些因素,我倒是觉得李神婆不再帮人解灾看事很正常了,说明她心里如明镜似的。

这时,那个大叔接着说:“不给大家看事解灾也就算了,可是大家看到她又聋又瞎的怪可怜的,所以村民们想送的柴米油盐给她,可是她也不领情,通通给扔了出来。唉,总之,小伙子如果你是想找她看事的话,就算了吧,你就算是找她,也会被赶出来的。”

听完大叔的话,我微笑着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心里却想着,改日一定得去李村找李神婆,因为当年她跟我爷爷被关在一块,如今只有她才或许知道我爷爷的消息了。当然,我是不担心她会把我给赶出来的,因为我只要告诉她我是陈国栋的孙子,相信她还是会卖爷爷一个面子的。当然,就算她要赶我出来,这李村我也还是得去一趟。

心里这般计较着,接着我又和那村民聊了会儿天,无非就是聊聊家乡如今怎么样了,是否村村通了路,是否还靠山吃山,年轻人是否都出城赚钱了。

那位大叔也十分的健谈,他告诉我,山里哪会有什么变化呀,别说你才出去没几年,就是过个百年回来也还不就那样子。

我想想也对,无论政策怎么样变,也很难改变到这个穷乡僻壤的深山里来,这里的人注定了靠山吃山,这里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奢望,所以他们自给自足,靠着几亩粮田过着小日子。有时我倒是觉得他们很幸福,不用像城里人想那么多,心不大,便容易知足,知足的人才能长乐,难道不是这样么?

不过,他也告诉我,如今村里的年轻人的确都出门到城里去找事了,山里只留下一些老人与小孩。不过,这些年轻人却每年出去也带不回几个钱来,都编成顺口溜儿了,说“打工打工,越打越空”,表露着这些外出打工者们的无尽苦楚与无奈。

聊着聊着,车便到了陈家镇,陈家镇依旧没怎么变,街道还是那样的街道,不大不小,只是少了些许土坯房,比离开时多了一些砖瓦房,看来改革开放了也还是有人先致富的。

下了车,我一抬眼就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个人虽然时隔十数年未见,但是却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常在电话中联系的老支书。

此时,老支书倒没有认出我来,还在往车门处瞅着。(首发磨铁)老支书真的老了,头发全白,满脸皱纹,年纪有快八十岁了吧,但是却腰不驼,看上去还挺精神的一老头儿。

看到他,我就好像看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亲人,不过我也的确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长辈。因为在当年批斗时是他力排众难的救了我,而且在爷爷被抓进大牢后,还是他每月背着粮食送给我,让我不至于饿死。

我默默的望着他,走了过去,喊了一句:“老支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