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民间山野怪谈 > 第六十七章 顶仙

民间山野怪谈 第六十七章 顶仙

作者:潘海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7:09 来源:笔趣阁

一喊出这话,我眼泪都快出来了,不知为何,我心里会突然间这般波动,或许是因为在外边受到了委屈,如今见到了亲人长辈,所以在外装出来的坚强就彻底的瓦解了吧。

老支书此时也终于是认出了我,指着我说:“二狗子,真的是真呀,一晃这么些年都长这么大了!”

说着这话,他也迎了上来,满脸的欣喜。

是啊,都这么多年没见了,当初我离开时也就是刚刚十六七岁,如今我都二十老几快奔三十的人了,这变化自然很大,他一眼没有认出我来也十分正常。

见了面自然就少不了一番稀寒问暖,问着对方过得怎么样,问着对方都在忙些什么?当然,老支书还问我有没有找上媳妇。

在外飘泊这么些年,心里的苦楚自然不少,不过见到亲人时却说不出口,只能告诉老支书,我在外面过得一直挺好,吃的好,睡的也好。

老支书咧着嘴地拍着我的肩膀说,二狗子,咱们村可就你最能干了,小小年纪就敢出去外头闯,如今也算是半个城里人喽。

对于一直在山里呆着的人来讲,城里的确是美好的,是充满着财富与权力的地方,能在城里呆上十数年的人,他们也自然觉得很有本事了。我嘿嘿笑了笑,不想去否认什么,因为不想让他知道我其实混得很差,不想让他知道我在城里就是一个为了一日三餐苟活的江湖先生,至今混得一无所有。

陈家镇离陈村还有十几里路,至从上回发生人头标记牌那时起,村里就没有再修过路了,所以一直到现今,村里都还没有一条可以通车的道路。当然,也并不是因为怕那处人头标记牌,毕竟路可以从别的路线修,主要是后来不是大集体的时代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家也就没那么齐心,上面政府也不会管你个小山村的死活,所以这路自然就难修喽。

老支书今天赶着一辆马车来的,行李往马车上一扔,跳上马车,就这样与老支书边说边聊的往村里赶。

回到村里时已经半下午了,村民们见到我回来了也都十分的热情,都围了过来打招呼,问着我在外头的情况,个个都是满脸的向往神情,以为我在外头混得是多么的好,以为外头是多么美好的世界。

我回家里带了好多行李,当然,多是一些村里头比较难吃到的水果之类的,每家分一点,大家也都挺开心的。虽然爷爷当年是因为他们五花大绑给抓起来的,但是如今想想也不恨他们了,毕竟在当时的运动风潮中,谁都尽量跟我们这种人划清关系,正常人是不敢像老支书那样做的,正所谓大势所驱!

当晚,我住在了老支书的家里,因为我的那栋老屋早就不能住人了,十数年未有人住,瓦片掉落了大半,破旧的土墙上也被雨水冲出了许多沟渠,看上去虽还不至于倒塌,但却也一时无法居住了。

接下来的一两天,我就在家里修房子了,同时也有几位村民来帮忙,正所谓人多为量大,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第三天就搬进了自己的家里。

住在老屋里,脑子里满是小时候和爷爷在一起的回忆,那时候的我很幸福很开心,只想着快点长大。不过如今虽然长大了,但是烦恼却也多了,也没有从前那么开心了,如今想要再回到从前那是不可能了。

一个人坐在饭桌前吃着饭,如嚼蜡一般难吃,别人回家是团聚,我回家依旧孤零零一人,反而比身在外面时更加难过。

当晚,随便吃了几口饭,便倒头就睡,躺在床上思绪良多。我决定明日就去李村,去找李神婆打听爷爷的下落。

同时,心里也在想着杨晴。不知道此时的她是否睡了,是否在伤心,是否在恨我。

一晚上都没有睡好,次日一早我昏昏沉沉的就跑到了邻村的李村,来到了李神婆的家。

李神婆的房子很破旧,看上去比我现在刚修好的老屋还要差,矮矮的土坯房满是裂缝,屋梁和门窗也是黑乎乎的,给人一种极为贫寒的感觉。

此时已经是半上午了,艳阳高照,可是李神婆的家里却死静死静的,大门虚掩着,看上去就好像还未起床似的。要知道在农村,除非是晚上,要么家家户户都是大门敞开着的,就算是上山下地的干活去了,白天这大门也不会关上。这个习俗,就是现如今也有很多山里依旧如此。

我站在李神婆家的大门外,冲着屋里喊了一句:李婆婆在家么?

里头无声无息,毫无回应,我心里叹了口气,心想今儿是否出门没看时辰,瞎白跑一趟了。

心里这般想着,于是我就准备离去,打算下午再来看看。结果就在我转身的时候,身后虚掩着的大门却突然“吱呀”一声响了起来,我转头一看,只见那大门此时已经打开了,接着一个穿着脏兮兮黑棉袄的老婆子出现在了门口。

说实话,突然间见到这个老婆婆,我心里着实惊了一跳,因为她长的真的太吓人了,整个披头散发的样子,就好像半年没有洗过头似的,满脸的皱折,长得却是骨瘦如柴,两眼深陷下去翻着一对白眼珠子,如果是在大晚上突然见碰到这个老婆婆,非得把人吓死不可,还会以为自己撞见鬼了呢。

当然,就算是大白天里,突然间出现在小孩子面前,也足矣把小孩吓哭。不过,虽然乍一看到时心里诧异她的这般凄惨模样,但是心里却明白眼前这位婆婆应当就是我要找的李神婆不假了。

李神婆将门打开,却并没有说话,而是翻着一双白眼珠子动了动去,一双瞎眼就好像在打量着我似的。

虽然她如今瞎了,但是我还是礼貌的对她作了个晚辈揖,问道:“您是李婆婆么?弟子……”

话还没说完,李神婆却打断了我,面无表情的丢下一句“进来吧!”,然后便转身进了屋。

见到这般情形,我顿时就愣住了,心说难道村民们说的不是真的,村民们不是说李神婆不会轻易见人了么,怎么这回我这话都没说完,她就让我见屋了呢?

带着心里一点点疑惑,于是我急忙跟进了屋。屋里很简陋,就几把脏兮兮的木椅子及一张老旧的八仙桌摆在客厅里,客厅的上方是一张供桌,供桌上摆着香炉烛台,一块写着“常太奶之神位”,看来供着的是一位仙家了。

据说李神婆之所以能识阴阳、懂神通,是因为他顶了仙,请了师傅,所以能看事、瞧病。所谓顶仙,这是阴阳行当里的一种叫法,也叫请师傅,意思就是说他被仙家附了身,所以这才有了神通本事。请“师傅”其实不难,经人指点黄纸一烧,响头一磕,就看师傅看的上看不上你了,只要请到了,手艺自然有了。当然也有“师傅”自己找上门的,至于为什么,说法就太多了,主要看“师傅”的心情。

说起“师傅”,行当里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请“师傅”的,借“师傅”的神通耍手艺,“师傅”的神通大,徒弟的手艺自然也好,“师傅”拿不住邪,徒弟也要跟着倒霉。这些顶仙的“师傅”一般都是一些地仙,比如常太奶、黄大仙、黄太奶之类的,当然,也有人请的师傅是鬼,总之,不管你请的师傅是仙是鬼,都不是你自个儿的手艺本事,而是靠师傅发功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