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无限黑暗年代 > 第1074章 造海盐各州贩卖

无限黑暗年代 第1074章 造海盐各州贩卖

作者:翼孤行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9:35 来源:笔趣阁

所谓盐田,指的是蒸发法制取盐的场地,起源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主要是指海盐制取。

传说,炎帝时就教化民众“煮海为盐”;后来,福建考古发掘出土多件煮盐工具,证明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利用海水煮盐。

华夏很久以前就开始废锅灶、建盐田,改蒸煮为日晒,使得制盐工艺不断向前发展。

海水制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太阳能蒸发法(亦称盐田法)、电渗析法和冷冻法。

太阳能蒸发法是很古老的制盐方法,也是仍沿用的普遍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岸边修建多像稻田一样的池子,用来晒盐。

制盐的过程包括纳潮,制卤、结晶、采盐、贮运等步骤。纳潮,就是把含盐量高的海水积存于修好的盐田中。制卤就是让海水的浓度逐渐加大,当水分蒸发到盐田中时,这时的盐水就是卤水,俗称“泡淹”母液。

这种盐水要及时转移到下一个池子--结晶池中。卤水在结晶池中继续蒸,食盐就会渐渐地沉积在池底,形成结晶,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集了。

盐田制盐受环境影响很大,海水的盐度、地理位置、降雨量、蒸发量等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盐的产量。这种方法占用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也比较大,需要加以改进。

虽然这种利用太阳能的盐田制盐法,非常的落后,需要的人力和土地也很多,但在此时此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青州农田尽皆毁于黄巾之乱,如今陈重虽然号召百姓重新种田,也为他们分发了种子和农具,但是要想得到粮食,至少还需要数月的时间。

除此之外,想要在短时间内得到一种可以用来牟利和交换的货物,那就只有海盐了。

生活里,人们做菜的时候都会用盐来做调味品,因此盐之一物虽然看起来非常的不起眼,但是它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后世的盐价格非常便宜,也就几块钱一包,可以说任何人都能买得起,也吃得起,但是在古代,盐的价格却是很贵,一般的平常百姓家也会节约使用,每次做菜只会尽量少放,这样味道虽然寡淡了一些,但总比没有的要好。

除了味道之外,人类如果长时间没有吃盐的话,还会造成身体浮肿,更严重的会使得人头昏,更会发力难以正常劳作。

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这种百姓的必需品也就成为了历朝历代的经济命脉。

如此巨大的利益,每一个朝代的统治者都要插手其中,进而达到完全垄断的目的。

既然不能在民间私自贩卖盐,所有关于盐的贸易都被朝廷给垄断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盐的价格奇高,大多数百姓们很难买得起。

商人逐利,甚至可以不顾一切的去牟利,因此虽然各朝都有严法控制私盐,但总有人甘冒奇险去贩卖私盐。

一般来说,贩卖私盐在每个朝代都是可以处死的大罪,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屡禁不止。

这种对盐的控制由来已久,到了东汉王朝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陈重才将目光锁定在了这比一本万利的生意上。

东莱郡开始大建盐田,此地毗邻东海和渤海,地理环境优秀,实在是个非常适合制造海盐的好地方。

不到一月功夫,就有大量的海盐被做了出来,而此时陈重也开始考虑买家的问题了。

青州附近有冀州、兖州和徐州,只不过除了兖州在大陆腹地外,另外两州也都有临海区域,所以最好的卖家就是占据兖州的曹操了。

原本陈重以为曹操很快就能击败吕布,可是让他很意外的是两军互有胜负,一直在僵持之中。

造成这种结果,其实跟陈重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青州一战,曹军损失过半,耗费的粮草也实在太多,以至于现在都有些粮草不济了,只能暂时停战,去四处寻找粮食。

吕布、张超和张邈那边的情况也是如此,兖州原本的粮草已经被曹操抽空过一次,现在他们也是后继乏力,唯有勉强度日。

这两方人马因为缺粮暂时休战,更加没有购买海盐的资本,所以陈重很快派出几路信使,分别前往冀州、徐州和幽州。

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

得知陈重信使到来后,陶谦看罢了书信后,连忙招麾下大将曹豹,谋臣糜竺,陈登等人商议此事。

徐州战事较少,因此也是东汉十三州较为富裕的一地,而且因为陶谦至今还谨遵朝廷律法,所以境内百姓也早就缺少食盐供应。

此时众人听罢陈重想要用食盐来换取粮草和其他物资之事,太守陶谦这个老好人倒是没有什么异议,但其他诸人却有些不愿。

陈登劝道:“徐州琅琊、东海和广陵各郡都临近海边,要想制取海盐的话,自己动手就行,何必要浪费粮草与那陈重交易呢?”

陈登的这番言语全是被了徐州和陶谦考虑,可惜陶谦至今还对朝廷忠心耿耿,自然不会私自制售海盐,听了他这番话后,立刻面露不悦之色。

“如今天子尚在,我陶谦牧守徐州,岂可坏了朝廷法度,从他人手中购买海盐以解百姓生活所需即可,若要我公然制盐,这却万万不可,元龙也休要再提!”

其实这就是现在各路诸侯的不同之处,陶谦就代表了那些依旧对东汉朝廷忠心之人,而曹操和孙坚,以及陈重等人,自然都完全将朝廷抛于脑后了。

既然陶谦不想自家制造海盐,自己一番好心还被训斥,那陈登也就不再言语。

糜竺在投靠陶谦之前,本就是徐州有名的大富商,此次听闻要跟青州做海盐生意,他可立时精神了起来。

相比于忠厚长者的陶谦,有勇无谋的曹豹,糜竺可深知海盐的利润有多大,当即顺从陶谦心思,主动承担起了两州交易之事。

对于徐州之地,除了十八路诸侯之一的太守陶谦之外,陈重并不认得几个之名人物,但知道前来接洽生意的人竟然是徐州别驾从事糜竺后,他却起了好奇之心,决定亲自见见此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