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唐坑王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现场作诗

大唐坑王 第一百三十二章 现场作诗

作者:吉日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53:39 来源:笔趣阁

定鼎门有东、中、西三个门道,中间一门平时封闭不开,只供皇帝车驾出入。北边正对的,是皇城的正门端门,两门之间数里长的大道叫定鼎门大街。与三个门道对应的,是定鼎门街分成的三股道路,中间的一股是御道,专供帝王车驾通行的道路。

御道两边的两条道路是官吏和百姓行走的道路,是神都洛阳城内最宏伟最宽敞的主道,号称洛阳城中的第一街,洛阳百姓则称它为天街权要和显贵也多聚于此。。

大街两边临街的建筑,一律都是重檐,屋檐至少也得双层,并饰以丹粉。为美化街道环境,定鼎门大街两侧各有四行樱桃、石榴、榆树、柳树、槐柳,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国景象。?0?2

天街西侧一个茶坊二楼的雅间内,卢小闲和冯曼焦急的等待着。

不一会,杨思引着一个女子进入雅间。

冯曼打量着眼前的女子,只见她素衣淡容,宽大裙幅逶迤身后,优雅华贵。墨玉般的青丝,简单地绾个飞仙髻,几枚饱满圆润的珍珠随意点缀发间,让乌云般的秀发,更显柔亮润泽。美眸顾盼间华彩流溢,红唇间漾着清淡浅笑,最吸引人的是眉心有一朵怒放的红梅!

女子虽然没有穿宫装,但冯曼从她的气质以及额前的红梅妆上,猜出面前之人必定是上官婉儿。

卢小闲上前向上官婉儿施礼:“卢某见过上官尚宫!”

上官婉儿回了礼,瞅着冯曼打趣着卢小闲:“卢大才子,也不向我介绍介绍你金屋藏娇的佳人?”

卢小闲赶忙向上官婉儿介绍了冯曼。

“原来是冯刺史的千金!”上官婉儿肃然起敬,朝着冯曼点点头,“令尊的事情我听说了,冯小姐一定要沉住气,终会有拨云见日那一天的!”

听了上官婉儿的话,卢小闲有些惊诧,以上官婉儿的阅历,初次见面按理说不该在冯曼面前说这话的。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她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后来,她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这才摆脱了奴婢的身份。冯曼此时面临的情形,与当年的上官婉何其相似,所以才会脱口而出了这句话。

上官婉儿所说,让冯曼不由眼睛一红,连道谢都忘了。

“冯小姐,如果你不嫌弃,今后我们就以姐妹相称吧!”上官婉儿主动对冯曼说。

“这敢情好!”卢小闲在一旁拍手道。

若上官婉儿与冯曼结为姐妹,冯曼想去宫里看望冯元一,上官婉儿怎么可能不帮忙。

上官婉儿冰雪聪明,怎会不知卢小闲的心思,她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

几人坐定后,上官婉儿取出一张绢纸,递给卢小闲:“这是你作的诗?”

卢小闲接过一看,正是自己昨天让杨思交给上官婉的那张绢纸。

他点点头,脸不红心不跳的说:“没错,是我作的诗!”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上官婉儿吟诵完后,笑了笑,“对女人的观察力,果然无出卢公子左右者!”

卢小闲心中腹诽:这是王昌龄的诗,我只是拿来用用,什么观察力,和我有什么关系!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上官婉儿又吟完下一首,不禁感慨,“论起写诗来,我不得不佩服卢公子!”

听了上官婉儿的话,卢小闲不禁有些飘飘然,俨然已经忘了那些诗都是剽窃的。

还没在空中飘多久,上官婉儿的一句话又将卢小闲打落在地:“虽然卢公子的诗不错,但都是提前作好的,万一有人捉刀,这就不妙了!所以,我想请卢公子现场作首诗!”

卢小闲的眉头拧成了麻花,这个上官婉儿太贼了,居然想出让自己现场作诗的主意,这下岂不是要露馅了?

见卢小闲这副模样,上官婉儿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卢公子能现场作出好诗,你的忙我帮定了。如果作不出来,别说帮忙了,我保证你终身都见不到他!”

这是威胁,加赶鸭子上架,再加放在火上烤,而且还没有选择的余地。

狠,上官婉儿真够狠的!

心中虽然咬牙切齿,但卢小闲面上却没有任何变化,就算被烤死,也不能被吓死,他微微一笑:“好啊!”

说话的同时,卢小闲心中暗暗祈祷:老天爷保佑,但愿上官婉儿不要出的太难的题,不然自己肯定要出糗了。

“那好我先出个情景,请卢公子即兴作诗一首,如何?”上官婉儿开始做起考官来了。

“没问题!”卢小闲神色自若。

上官婉瞅了一眼冯曼,对卢小闲道:“就以你和冯小姐之间的感情为题,请卢公子作首诗!”

卢小闲一听便乐了,当初冯曼在潘州拒绝了卢小闲,那天晚上,卢小闲就从记忆中搜寻过一首贴切的古诗来自嘲,现在正好拿来派上用场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0?2。”卢小闲朗朗将这首诗吟出。

果然是出口成章,上官婉儿心中暗自赞叹。不过,这诗中的意境,让人有些无奈。

她下意识的看了冯曼一眼:这么有才华的人,她怎么会看不上呢?

冯曼也听出卢小闲诗中的意思,她想也没想,便回应道:“小春天气暖风赊,日照江南处士家,催得腊梅先迸蕊,素心人对素心花。”

冯曼是大家族的千金,从小对诗文便不陌生,她的诗肯定不是剽窃,虽然比不上那些大诗人,但也逊色不了多少。

卢小闲忍不住瞅了冯曼一眼,他从冯曼回应的诗中听出了一丝别的意味:难道她已经看破红尘,要去修道?

自大唐成立以来,女子入道修行已渐成风尚。当年,就连太平公主也作为女冠,入道进行过修行。

冯曼真有这样的想法?

上官婉儿当然也听出了冯曼的想法,屋内的氛围有些不对。她四下打量了一番,站起身来来到窗前,打开窗户向下望去。

正巧见到大街上有两位富家公子并排骑着马,缓缓前行。富家公子的身后,还跟着不少家丁仆人。

上官婉儿脸上露出笑意,她转过身来:“卢公子,请移步过来!”

卢小闲到了窗前,上官婉儿指着大街上那两位公子的背影,笑着说:“请卢公子以此为景,再作一首诗吧!”

见了窗外的情景,卢小闲不由又乐了,这个他还真会。

为了不引起上官婉儿怀疑心和好奇心,卢小闲装假绞尽脑汁的在思考。

过了好半晌,卢小闲这才张口缓缓诵道:“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双行长安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赫。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猛虎落陷阱,壮士时屈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这首《君马黄》是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古诗,意在阐明人与人之间相交,无论贵贱,贵在急难。全诗一气呵成,抑扬有致,一波三折,跌宕生姿,语言活泼明快,格调清新自然,体现了豪放的风格。

李白真正做这首诗,要在几十年之后,所以卢小闲毫不客气将它据为己有。

听了卢小闲吟的诗,上官婉儿不由愣住了。

这首诗不仅紧贴情景,而且内涵丰富,前四句比喻身份虽不同,但心意却可以不隔,为“相知在急难”作铺垫;“共作”六句言双方俱显达时,能同游同乐,同显赫,同富贵;末四句言人之相知贵在急人之难,道出诗的主旨。

上官婉儿是懂诗之人,不用问,这是一首难得的好诗,这下她真的服气了,这可是经过检验的真功夫。

杨思也是懂诗之人,在一旁看的心痒,也忍不住道:“我也出个情景,卢兄弟可否再做一首?”

卢小闲心中暗暗叫苦,要再做一首,岂不是真要露馅了?

此刻容不得卢小闲有半点退路,他只能一脸淡然道:“杨兄,请出题!”

杨思顺着窗户指着定鼎门大街,对卢小闲说:“洛阳城繁华无比,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尽显大周太平盛世。卢兄弟,你就以安居乐业为题做首诗吧!”

卢小闲心中暗骂:杨思这厮真不是东西,出这么刁钻的题,关键时刻坏我的事!

卢小闲没想起哪首诗是歌颂安居乐业的,正准备认输,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他想起了另外一首诗,也顾不得切不切题,便直接吟道:“安心凝眸冷风雪,居山伴水暖人间;乐天悦地知龙脉,业火红莲铸宝剑。”

杨思听了不由一愣:卢小闲做的这诗,似乎和安居乐业没什么太大关系。

还是上官婉儿冰雪聪明,一脸惊喜道:“卢公子,你这是首藏头诗?”

杨思这才反应过来,他竖起了大拇指:“果然是首藏头诗,卢兄弟大才,我服了!”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这首藏头诗,不管是上官婉儿,还是杨思,谁也无话可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