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映景之作——“冀河”级战列巡洋舰

帝国争霸 映景之作——“冀河”级战列巡洋舰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帝国海军的首级战列巡洋舰,在诞生前就备受争议,也广为引人关注。

众所周知,“战列巡洋舰”这种战舰,其实是颇富传奇色彩的费希尔在担任第一海务大臣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准确说是布兰皇家海军的战略需求,力排众议搞出来的一种牺牲防护换取速度的战舰。

用费希尔的话来说,速度就是最好的防御手段。

其实,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期内,外界都错误理解了这种强大的战舰。

因为造价高得离谱,装甲防护又十分糟糕,生存能力也备受质疑,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提交申请,肯定拿不到拨款,所以申请拨款的时候,费希尔耍了个小花招,按照吨位将其归为主力舰。

这下,什么都说得通了。

虽然造价依然高得吓人,差不多是同时期战列舰的两倍,但是这种既能在大洋深处追逐敌人的巡洋舰,又能列队跟敌人的战列舰进行决战,属于什么都能干的全能主力舰。那么造价贵一点,又有何妨呢?

可见,大部分人都没有认清战列巡洋舰的本质。

哪怕在前面加上了“战列”二字,其本质依然是巡洋舰,因此严格说起来,不过就是超大号的巡洋舰。

其实,这也正是费希尔发展战列巡洋舰的初衷。

弄出一种能战胜除战列舰之外的任何一种战舰的超级巡洋舰,对付敌国巡洋舰,保护布兰王国在夕落洋与梵炎洋上,漫长而且分散的海运航线,如果与强敌交战,还能当作袭击舰使用。

拿来充当与顶替主力舰?

不过是一个宣传的噱头罢了。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是认清了战列巡洋舰的本质,在最初几年,帝国海军对这种战舰没有在半点兴趣。

道理也很简单:帝国没有那么漫长的海运航线需要保护,而且帝国对海运的依赖程度并不是很高,也从来没有要去封锁与切断其他国家海运航线的战略计划,更别说用这种方式来战胜敌国。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是海陆双相强国。

此外,还不能忽视梁夏帝国的发家史。

虽然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帝国,但是按崛起时间计算的话,梁夏帝国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新兴强国。严格说起来,在宪改之后,梁夏帝国才基本上达到列强的水准。布兰王国建造战列巡洋舰的那一年,宪改才过去三十多年。才短短三代人的时间,梁夏帝国的“霸权”根本就算不上牢固。

跟西方列强比,梁夏帝国的海外利益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集中在炎海周边的西东望洋地区与梵炎洋周边的偏远地带。

此外,梁夏帝国主要通过结盟等方式,跟其他受到西方列强敌视的老牌帝国进行合作来获取、维护与扩张自身利益。

最典型的,就是跟忒尔帝国的全方位伙伴关系。

正是如此,在主要活动区域,核心势力范围内,帝国海军能够轻易获得维护海权的基本手段,比如要塞级海军基地。

广泛,而且紧密衔接的海外基地,成了帝国海军对外扩张的一大特色。

那么,需要为保护海运航线而担忧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面,帝国海军所做的,其实就是在各主要海外领地修建要塞式海军基地,并且派驻一支足够强大的地方舰队,确保在战争时期能为强大的主力舰队提供保障与支持。

依靠这些基地,足够保护帝国的海外利益。

此外,仅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些所谓的“海外利益”其实是在实现政治、安全与外交目的的过程中所造成的负担。

说得直接一点,更多的是在付出,而不是获取。

如此一来,在战争时期,帝国更应该抛弃这些负担,哪还有理由耗费巨资建造保护这些负担的战舰呢?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耐心等了好几年。

在这几年当中,布兰皇家海军先后造了三艘“无敌”级与三艘“不倦”级,其第三种战列巡洋舰,也就是“狮”级也已开始设计。布兰皇家海军的死敌,迅速崛起的迢曼海军在完成了最后一艘大型装甲巡洋舰的建造之后,也在短短的两年之内,启动了两级三艘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工作。当时有情报现实,因为经济与贸易等方面的矛盾,跟帝国离心离德的狭夷皇国都动了心思,打算花重金从布兰王国订购战列巡洋舰,用来保护两条长度超过一万千米的海运航线。

其实,关键是最后一条。

狭夷皇国打算购买战列巡洋舰的情报,着实刺激了帝国海军。

再怎么样,也不能被曾经的属国比下去吧!

帝国新历69年初,春节过后的二月下旬,帝国论议两院通过了一项特殊预算,在该财年度为海军提供一百五十万金元专项拨款,由海军司令部发出招标书,正式启动代号“甲型乙类”的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如果能够在财年度内完成,还将拨付三百五十万用来启动建造工作。

可见,这是真的着急了!

其实,这也跟当时的大背景有关。

虽然没有多少人愿意谈论战争的事情,但是到帝国新历69年初,已经没多少人怀疑和平的珍贵性了。

一系列的国际事件,特别是两大集团,由布兰王国、洛克共和国与骆沙帝国为主的同盟集团,以及由梁夏帝国、迢曼帝国与忒尔帝国为核心的协约集团,基本上固定成型,大战肯定是无法避免。

再不加强军备,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所幸,帝国海军是早有准备。

虽然帝国海军对战列巡洋舰并不感冒,但是对“快速主力舰”却很有兴趣,或者说正对胃口。

关键就是,如果能够切实的保护海运航线,或许就能让“负资产”变成“正资产”。

为此,在布兰王国等列强大刀阔斧的建造战列巡洋舰的时候,帝国海军一直在资助几家规模较大的舰船设计院,让其研究有没有建造“防护型快速主力舰”的可能性,以及存在哪些方面的技术难题。

研究的结果是,肯定能建造,关键就是帝国海军未必买得起。

结果就是,从新历64年到69年,足足研究了五年,都没研究出一个能让海军接受的结果来。

其实,也就是在这五年里面,帝国海军完成了技术积累。

虽然以当时的技术,根本造不出帝国海军理想之中的快速战列舰,但是像燃油锅炉与蒸汽轮机构成的先进动力系统,350毫米四十五倍径身管的大口径舰炮,表面渗碳装甲钢等新设备与技术的出现,为建造战列巡洋舰提供了巨大帮助,也让帝国海军以极高的起点加入了这场军备竞赛。

当年,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也就在帝国海军拿到拨款后数月,布兰皇家海军第三级战列巡洋舰的首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狮”号在德文波特海军船厂开工。几乎在同一个月,帝国海军获得了由情报机构送来的“狮”级的设计图。

与之前的两级,也就是“无敌”级与“不倦”级比,“狮”级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四座双联装装炮炮塔全部沿战舰的中线布置,从而有效提高了侧舷火力,还增强了开火时的稳定性。

只是,也并非尽善尽美。

为了提高中弹后的生存能力,避免被一枚炮弹摧毁整套动力系统,“狮”级把第三座主炮炮塔放在二号与三号烟囱之间,用主炮弹药库隔开前后锅炉舱,并且在该部位设置了横向隔断。

这样的设计有用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正是如此,帝国的舰船设计院提前对“狮”级的缺陷进行了总结,然后开始设计帝国海军的第一种战列巡洋舰。

因为时间相当紧迫,所以在当年年底,帝国海军就草草的走完了招标流程,选择了刺州舰船设计院的方案。在完善细节设计之后,帝国海军在新历70年二月初,准确说是在春节前批准了刺州舰船设计院递交的完整方案。此后按照招标时做的约定,分别跟刺州造船厂与浦州造船厂签署了各采购一艘的建造合同。

因为带有实验性质,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只建造两艘。

跟“狮”级比,该舰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了“2加2”的主炮炮塔布局,把位于舰体中部的第三座主炮炮塔挪到了尾部。只是为了充分利用长度超过两百米的舰体,还得控制战舰的重心高度,也就只能拉开两座尾部主炮炮塔的间隔距离,并且把两座炮塔都置于首甲板之上。

由此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因为被四号炮塔遮挡,所以三号炮塔的两门主炮无法向正后方开火,其实是无法进行直射。哪怕是进行跨越射击,也会对四号主炮炮塔顶部的瞄准镜产生干扰。

其实,这个设计特点也证明,该舰并没有参照“虎”号,实际的情况恰好相反。

受到军备竞赛刺激,而且帝国海军已经明确提出会建造更多的战列巡洋舰,所以两艘战列巡洋舰都在当年年底下水,而且在新历71年的4月30日同时完工,在同一天交付给帝国海军。

当时,在为两艘战舰命名的时候,还闹出了一段小插曲。

按照传统,帝国海军的主力舰由皇帝御赐舰名,而且一般使用先皇的年号,或者是重要皇室成员的头衔与名讳,或者是为帝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先烈,或者是历史名人,而这些名称有鲜明的皇室色彩。

这两艘战舰是主力舰吗?

当时,帝国海军总司令没有奏请御赐舰名。

照这么说,应该归入巡洋舰行列,按巡洋舰的命名原则,也就是用某座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大城市的名字来命名。

可是,这根本说不过去。

在建造的时候,帝国海军是按照主力舰的标准申请经费,论议两院同样是按照主力舰的标准拨款。

现在,造出来的却是一艘巡洋舰,怎么说得通?

那些从不嫌事小的记者,肯定不会在乎这两艘战舰有多么的巨大,而且通过报纸获得新闻的民众,肯定不会去实地考察。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司令部出台了临时的战舰命名规章,用帝国境内主要河流为战列巡洋舰命名。

毫无疑问,首先采用的肯定是从帝都郊外流过,跟护城河相连的冀河。

按照南北交替原则,第二艘用帝国南部地区流经行省最多的河流,也就是桂江。

对这两艘战舰,帝国海军是相当满意。

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27500吨

满载排水量:32500吨

总长:215.5米

水线长度:205米

型宽:28.2米

吃水:8.5米

定员:880人

动力

锅炉:24台燃油锅炉

主机:4台蒸汽轮机

功率:90000轴马力

推进:4轴4桨

航速:29节

燃油:3500吨

续航力:5000海里/12节

武备

主炮:8门350毫米/l45型(4x2)

副炮:16门130毫米/l35型(16x1)

高射炮:4门100毫米/ l40型(4x1)

防护

主装甲带:250~100毫米

装甲隔舱:120~80毫米

甲板:75~50毫米

炮塔:250毫米(正面)

炮座:200~100毫米

司令塔:250~200毫米

主要性能指标,全面超越了“狮”级!

正是如此,在“冀河”号与“桂江”号服役后,帝国海军一下拥有了全世界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

“冀河”级的强大,归根结底其实是率先采用燃油锅炉。

只是,“冀河”级也并非尽善尽美,比如舰尾两座主炮炮塔的布局方式就饱受诟病,还有在当时已经落伍的四十五倍径350毫米舰炮。也正是如此,在“冀河”级下水的那年,帝国海军就启动了下一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并且明确提到了,必须解决“冀河”级上的缺陷。

有趣的是,在要不要建造更多战列巡洋舰的问题上,帝国足足犹豫了两年。

也就在此期间,两艘“冀河”级形成了战斗力,而且在两次舰队演习,以及在海外领地的日常巡逻中,展现出了其他任何一种战舰都不具备的能力,可以说是速度与火力的完美结合体。

至于防护,和平时期谁会在乎呢?

正是“冀河”级的出色表现,让帝国海军认识到了战列巡洋舰的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