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381章 中流砥柱

帝国争霸 第381章 中流砥柱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码头旁边,正在舾装的两艘巍峨巨献,就是“行省”级的一号舰与三号舰,在下水的时候就已经命名为“浦”号与“鲁”号。刺州造船厂建造的二号舰与四号舰,被命名为“闽”号与“粤”号。

舾装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看上去似乎随时都能出海。

对这种在设计阶段就突破了条约限制,全面按照“综合建造成本”来衡量,具有革命意义的大型航母,白止战是再熟悉不过,因为在大战爆发之前,他就以军方顾问的身份加入了设计团队。

跟“帝都”级相比,“行省”级在设计时只强调了一个性能指标:航空战斗力。

持续十多年的舰队演习,让帝国海军对航母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衡量航母性能的唯一标准,就是航空战斗力。

通俗一点,也可以说成是舰载机的出动率。

为了达到目的,帝国海军用了一个最为简单粗暴的办法:增加吨位与扩大尺寸。

要说,这其实是帝国海军的一大优势。

虽然帝国海军也是两洋作战,在东望洋迎接狭夷海军与纽兰海军挑战,在夕落洋上对付布兰皇家海军,但是不会受到望夕运河船闸的尺寸限制,也不用担心战舰的吃水太深没法通过夕梵运河的航道。

在设计航母等主力舰的时候,帝国海军几乎不受尺寸与吨位限制。

布兰皇家海军还稍微好一点,纽兰海军就没这么自由了,其主力舰的长与宽都要小于望夕运河船闸的内部尺寸。

正是如此,纽兰联邦才自掏腰包,在望夕运河上建造新的大尺寸船闸。

在新船闸建成之前,纽兰海军没法建造更大的战舰。

不然的话,黑尔不会在开战之前专程去运河视察船闸的施工情况。

设计“行省”级的时候,帝国海军就认定,大战会在其建成服役之前爆发。

只要进入战争状态,吨位与造价都不再是问题。

总而言之,“行省”级足够的大。

在外观上,“行省”级比“帝都”级大了一圈,乍一看像把“帝都”级放大了20%。

抛开尺寸,两者在细节上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当然,同样有很多区别。

虽然在总体设计上,“行省”级继承与延续了“帝都”级的血统,其实就是通过增加吨位解决“帝都”级上存在的问题,但是由量变所导致的质变,让“行省”级成了一种崭新的后条约型航母。

最大的变化就是舰载机的出动率。

在设计的时候,“帝都”级采用“龙江”级的标准,在全甲板状态时一次出动4到5个中队,也就是32到40架舰载机,两次全甲板攻击的间隔时间为两个小时,出动两波后至少保留1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

这个指标决定了帝国航母的最大攻击能力。

在此之前的所有战斗中,“龙江”级与“帝都”级发起全力攻击,一次出动的舰载机都没超过40架,一般在35架左右。

就是受此限制,使得帝国海军一直保持双航母特混舰队。

“行省”级的航空作战能力,理论上比“帝都”级提高30%左右,在全甲板状态下,一次能出动40到50架舰载机,在用一个半小时进行准备之后,就能够再次以全甲板状态发起攻击。

一次出动40到50架舰载机,意味着“行省”级具备单独作战的能力。

在理论上,一支有6个中队,总共48架舰载机的攻击机群,在除掉2个中队的护航战斗机之后,剩下的32架轰炸机与鱼雷机,足以给予一支中等规模舰队里面的两艘航母致命一击。

要说的话,“行省”级的设计就是围绕着这个指标进行。

因为舰载机只能够在飞行甲板上加油装弹,所以飞行甲板的面积,直接决定了一次能够出动的舰载机数量。

在实际使用中,帝国海军还早就发现,扩大飞行甲板的宽度比增加飞行甲板的长度更有意义。

结果,飞行甲板的宽度在“帝都”级的基础之上扩大了三分之一,达到了44.5米。

全甲板出动的时候,能够在后部停机区多摆一列舰载机,仍然交错排列的话,由2 3变为3 4。

仅此一项,最多能增加13架。

因为飞行甲板延长,起飞待命区增了两排位置,所以理论上,一次最多能出动50架舰载机。

通常情况,第一排与最后一排各空出一个机位,总共也就48架。

在理论上,“行省”级最多能在飞行甲板上系留80架舰载机,即便腾出舰首起飞区,也能系留56架。这个数量不是随便设置的,是在以全甲板状态出动后,还能保留8架防空战斗机。

关键,还有一个半小时的再准备时间。

“帝都”级至少要2个小时才能完成全甲板攻击的准备工作,而“龙江”级往往得等待150分钟。

“行省”级能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在设计的时候下足了功夫。

首先就是,采用大尺寸的侧舷升降机,能够同时运送两架舰载机,把提升舰载机的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采用大型升降机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提高了回收舰载机的效率。

其次是增设4处综合补给站,能够同时为更多的舰载机进行补给作业,缩短了舰载机加油装弹的时间。

为了提高补给作业效率,设计人员采纳海军提出的建议,把补给站的位置由升降机附近改到甲板边缘。只不过,这主要是为安全考虑,确保在紧急时刻,能够把存在安全隐患的舰载机推离航母。

此外还有,采用了性能更好的弹射器。

其实,类似的改进还有很多。

比如在舰岛的前后,以及左舷升降机前方,设了六处检修站,使得普通维护工作能在飞行甲板上进行。关键是,舰载机并非每次出动之后都要进行全面维护,在战斗中就更加不可能了。

通过这一系列改进,“行省”级的航空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整个大战中,“行省”级的舰载机出动率都算得上是首屈一指,而且是后条约时代的标杆。

当然,“行省”级本来就是帝国海军的“理想型”航母。

在三年前,新历97年最后一天,“浦”号在浦州造船厂开工那天,白止战等帝国海军将领就对其寄予厚望。

当时,人人都认为,战争最快要到新历100年才会爆发。

按当时的设想,“行省”级将是帝国海军在战争初期碾压对手的头号主力,克敌制胜的法宝。

虽然大战提前爆发,“行省”级没赶上前期的激战,但是现在到来也正是时候。

在接下来跟强大的纽兰海军,还有并不弱小的布兰皇家海军的决战中,“行省”级必将是帝国海军的中流砥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